孫守鵬
【關鍵詞】 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打造;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8—0059—0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提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倍n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優化課堂教學,讓課堂煥發出無限的生命活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那么,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煥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呢?
一、要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
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
例如,教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鄰居周奶奶家里的三角形鏡子不小心打碎了,需要重新配一塊,請你說說哪一塊比較符合?問題提出后,學生們十分感興趣,紛紛議論,連平時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實踐證明,這樣教學,學生的主體性很好地發揮了,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了學習之中來,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要注意有效性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提問,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通過設計目的性問題,能了解被提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分析能力。提問應有針對性,且在適當的時間進行。比如,在課前提出與上節課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可幫助學生復習數學知識,鞏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也可以講完一節內容后進行提問,檢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后,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進行分析,然后再鼓勵學生回答,了解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情況。
三、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1. 數學概念生動化,數學內容具體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都喜歡照著課本解釋數學概念,或是喜歡列舉一個數學領域的例子給學生詮釋數學概念,這樣做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數學概念不像語文概念那樣通過描述就可以理解,又不像美術作品那樣靠視覺去欣賞,更不可能像體育項目那樣可以親身去體會。要想把數學概念變得通俗易懂,就要把數學概念放到生活中去,把數學概念生活化。如,列舉生活中的例子,把數學概念生動具體化,讓學生產生興趣。
2. 探索新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新的學習方式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同學間的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把所學知識內化,豐富原有知識結構。合作探究學習,可以使學生明確各自的責任,幫助學生更快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有效的交流,還可以增進同學間的感情,幫助學生樹立團隊意識;通過深入的探究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性格,面對實際問題可以通過分析和交流,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可以通過動畫、色彩、聲音等方式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如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原本抽象難懂的數學問題直觀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但也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甚至把學生束縛在設計好的課件中,這樣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多媒體課件代替不了教師的分析和講解,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將多媒體課件與教師的講解有機結合起來。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焦點,是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0分鐘內的學習效率,教師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環節,提高自身的教學智慧,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從而在教育教學中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