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霞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興趣 興趣的激發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起點,是學生學好習的良好的開端。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
一、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
1、興趣的轉化
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他們對于許多新鮮的事物都感到好奇、有趣,從而他們就開始愿意接觸、認識和掌握它們。我們就要學會利用小學生這種好奇的心理特點,向好的方面進行引導他們,使他們主動積極的進入到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去。但是,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從直接興趣向間接興趣逐漸轉化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學會靈活運用小學生學習興趣的轉化,使他們對于事物的興趣逐漸由事物本身轉向他們對學習的某些目的和需要。
2、中心興趣的缺乏
現在家庭條件好了,父母開始給許多的小學生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其中,那種藝術類輔導班各種各樣的進行報名學習,小學生今天想學鋼琴,明天想學跳舞,后天想學畫畫。小學生的興趣不斷地變化,很難形成一個中心的興趣。因此,需要教師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培養和引導學生形成中心興趣,然后再圍繞中心興趣擴大興趣范圍,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否則,可能會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從而影響最終學習。
3、興趣的弱穩定性
小學生的興趣穩定性比較差,受偶然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表現為興趣來得快,去得也快。例如上面所說的報輔導班進行學習一樣,興趣沒有穩定性,別人學習什么有時候自己就學習什么,有點盲目從眾。因此,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弱穩定性。
二、培養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興趣培養,其次,學習興趣的培養還與學校的日常管理分不開。
(一)建立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生活絕大多數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不同的教學模式將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因此,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要求教師學會營造民主、和諧、開放、輕松的課堂氣氛,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各種有意思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習的過程對大多數小學生來說都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創設有意思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引入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看短片等一系列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于課堂。使得學生們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得到充分展示。
2、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備好了課,還要抓住學生的心里活動特征,考慮到每個小朋友的個體差異,從實際情況出發,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取其所長,棄其糟粕,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持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3、多對孩子笑一笑,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給學生愛,用耐心細致的教學方式與相處模式來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展現教師的外在美。以廣泛的興趣,高雅的情趣,洋溢的才華來打動學生,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這是教師的內在美。小學生的世界很美好,他們認為哪個老師好,有親和力,他們就會不自主的喜歡她們,進而愛上這門學科,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4、多用鼓勵的方式評價學生,讓學生的興趣永不褪色
傳統的評價體系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這種否定是評價,沒有發揮評價的激勵和發展功能,很多學生都在這種評價方式中充當了失敗的角色,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因此,我們必須改變評價觀,建立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
(二)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教師要以趣激趣,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有了興趣,自然而然的學生就能夠積極、主動、創造性的發展。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首先,教師應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其次,教師要相信任何學生都具有潛在的才能,平等待人;最后,教師也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從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要發揮情感教育作用
教師的情感投入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變被動為主動學習的良方。教師只有用“愛”的甘露去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這樣學生才會心甘情愿地圍繞在老師的身旁,才會喜歡上老師,才會樂意聽老師的課,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師要以身作則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崇拜,才能讓學生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價值。
(三)開展多種趣味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一切積極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本身就是活潑好動,天真無邪的,所以要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保留那份活潑與天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多姿多彩的數學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中的樂趣,從而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其次,學校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和少先隊活動,組織各種有趣的游戲、參觀、比賽、游覽、訪問等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感受到樂中學習,讓他們從骨子里愛上學習,從而達到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進而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參與。
總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了解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特點出發,并根據小學生興趣發展的特點再進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到運用于實踐。這一系列的描述是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夠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數學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主動發現數學,理解數學,并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感知、認知的氛圍中想學、會學、樂學,在輕松愉快中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龐云鳳.小學教育專業教育綜合教程2007.7
[2]彭海進.中國知網 新教育2008.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