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勝
摘 要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它對于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合作探究是以學生的主動性探究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將合作探究模式引入小學語文閱讀學習中,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自主閱讀,探究式閱讀,從而在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同時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 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027-02
在素質教育往縱深發展的今天,“閱讀”是一項基礎性技能。“閱讀教學”,不僅使學生獲得語文閱讀能力,還可以影響和遷移到其它學科的學習;“閱讀教學”,不僅能為學生積累語文素養和提高“語文能力”,還是其他學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一個途徑。但是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應試教育下的語文教學仍然影響較深,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與能力培養,無法滿足語文教學的需求。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旨在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對教學內容進行合作式探究,從而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一、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開展過程
(一)研究對象
以本校50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作為研究組,在課堂上開展教學研究,其中男生28名,女生22名,均能夠有效的完成教學內容。同時選擇50名四年級小學生作為對照組,其中男生30名,女生20名,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開展研究前,兩組的閱讀能力并無明顯的區別。
(二)研究方法
根據人教版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認知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設定探究的教學氛圍,通過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夠進入教室設定的教學氛圍中,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學習,能夠了解閱讀內容,并且能夠針對課文進行針對性分析,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主要的教學材料包括課程教學材料、課外教學材料、閱讀報告會相關材料,采用書面測試與閱讀評價表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分析探究性閱讀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三)評價方式
采用書面測試、教師評價的方式對開展探究性閱讀前后學生的情況進行評價。書面測試主要是針對教學前后的教學效果進行前測與后測,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評價的標準如表1所示,其中的考核目標與考核標準分別列示如下,采取優秀、合格與不合格的方式,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全面評價。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自主性閱讀的興趣進行調查,共發放50份調查問卷,回收50份有效問卷。
二、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開展策略與方法
第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預習準備工作。探究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大綱的教學目標,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從而為學生的提升提供依據。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課程開始前做好課程導入,采用情境性導入的方式,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引導,讓學生得到提升。
第二,根據課程脈絡開展教學,以層層深入的提問開展教學。閱讀文本是閱讀課程開展的主要材料,是閱讀的客體,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分析,根據教材的層次開展教學,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根據教材的內容開展教學設計,以逐漸深入的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思考,從而讓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課程內容。
第三,善于利用課外資源,完善教學課程教學。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閱讀量的基礎上,為了穩固課堂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將課堂知識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
合作探究式教學是以探究性的方式開展教學的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語文閱讀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作仁.小學語文教學法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2]高文.現代教學的模式化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6).
[3]高瑞雪.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模式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2007.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