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和
【摘要】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自主學習方式在基礎教育中越來越普及,要極大可能地發揮小學高年級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合作互助的能力,而不是像以前只是一味地由教師在講堂上“念書 + 講題”,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宗旨,本文將針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模式進行闡述。
【關鍵詞】自主學習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 基礎教育
隨著課改的進一步發展,學校的教學模式也隨之不斷變化。如今, 探究性教學模式不斷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逐漸應用。探究性模式教學, 改變了傳統 “填鴨式” 的教學方式, 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好習慣。總的來說, 探究性模式教學的運用是課改的必然趨勢。
1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模式還是較為枯燥乏味的。這樣問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教師的教學模式問題, 又有小學生心智不成熟的原因。首先, 小學高年級中, 教師和學生都面臨著升學問題。教師想盡可能多地教授學生知識, 而忽視了他們的接受能力; 同時, 有些家長過于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 時不時給教師施壓, 導致教師在教學模式上出現一些問題。其次,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態度,在數學課上不敢積極發言,害怕回答錯而遭受到同班同學異樣的眼光。所以, 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氛圍一般都比較無聊乏味或者嚴肅。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脫離了生活實際, 就課本學課本。課本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現實生活中, 而教師的授課模式多半單純地依附于課本。這樣的教學方式, 既吸引不了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而且小學生接收的知識多半也是死硬的,學生不能很好地聯系實際生活, 難以消化掉所學的數學知識, 長此以往, 學生便慢慢對數學厭煩。二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傳統, 多半是 “填鴨式” 教育,讓學生死背硬記多過于理解性記憶。這種方式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思維的培養, 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
2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
2.1小組分組,積極探究
針對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內容和特點可以看出數學與其他課程不一樣,例題特別多,每一個知識點都會有很多例題來支撐。因此對于教師來說,讓小學高年級生進行分組協作,互相探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小學高年級生會主動地進行學習,并且能夠在學習中懂得該如何更好地學習。 例如在講解 7 的乘法口訣時,可以讓學生相互提問,比如 7×( )=14 , 7×6=( ) 等等,這樣就不是像傳統教學模式那樣死記硬背。 采用分組自主學習方式可以讓課堂氣氛活躍而不失紀律,學習的興趣也會濃厚。因此,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安排時,可以專門留出一部分時間進行分組學習讓學生相互討論,學生可以談本堂課學習的內容有哪些,給學生一個回憶的時間,讓知識點在腦海里進行梳理清晰,也可以說出自己還不清楚的內容,讓同學們一起來幫他,這樣不僅讓學生學習起來輕松些,也可以增強同學之間的友情,構建互幫互助的團結友好的學習氛圍。
2.2師生、生生互動自主學習,激發興趣
隨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重要性,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要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基礎,這樣進行更高層次學習時也會顯得輕松些。 針對小學高年級生上課注意力不會一整堂課都會集中,容易開小差的特點,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情境創設,與學生進行互動,或者學生之間進行互動 [4] 。例如,講到某個知識點時,根據這個知識點進行情境創設,比如在進行小數和整數的乘法教學時,可以設置一個菜市場的情境,例如讓張同學扮演賣菜的老農,李同學扮演買菜的,進行討價還價的情境創設,青菜 1.5 元 1斤,李同學說:“我買 2 斤,一共多少錢? ”,“不,太貴了, 1.2 元 1 斤,我要 3 斤。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互動自主學習,不僅課堂不沉悶,學生學起來也興趣高些。
2.3深化思維的發展,啟發其中的創造性
既然講邏輯思維,就不能不談創造性思維。 因為邏輯思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啟發創造性思維。否則,這種所謂的邏輯思維,實際上只是純粹的機械思維,沒有活力,呆板固執。最簡單的方法,還是通過做習題來實現。 例如: 3998+6002= ?這道題最直接的解法是 3998 和 6002 相加, 不過計算起來有些麻煩。 如果把 6002 拆分成 6000 和 2 來計算,那就會方便很多。這還沒完。如果這是一道選擇題,那么所要求的計算時間,必然是越短越好。 3998+2+6000 雖然是簡便的計算方法,但得出答案的速度卻不是最快的。 按照加減法計算的邏輯規則,當我們看到這道題時,只根據兩數的個位的 8 和 2 ,就完全可以確定答案必是個位數為零。所以,在答案中我們只尋找個位為零的就可。如果出現多個答案個位為零,那么我們就用這方法再推出十位和百位的數。 這方法雖然有取巧之嫌,但它完全是建立在對加法有細致的邏輯運算的思維基礎上的,有助于深化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的發展。所以筆者認為,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角度上,此種方法值得提倡。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新課改的指導下,要時刻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只有這樣,才會讓課堂教學更有效率,學生學習效果也高。通過互動自主學習,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克服思想雜念,好好地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的學習,期望以上的幾點體會能夠給教師同事們一點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洪良.淺談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有效教學[J].中國城市經濟,2010(06) : 102-103.
[2]史賢瑧.激活數學課堂教學激發數學學習興趣[J].魅力中國,2009(13) : 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