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敏 程紹永
【摘要】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就能有效的引導他們良好的學習動機。要想使學生主動學習數學,就必須使學生愛學數學。愛上數學課。為此,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教與學就會得到和諧的發展,隨之也會使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大大的提高。
【關鍵詞】興趣 數學教學 培養 學生
有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教師的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做他有興趣的事時,總是盡心盡力。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推動他奮發學習,廣泛涉獵有關知識,并影響他們將來一生的發展。因此,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營造和諧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生身邊總蘊藏著許多自己熟悉的,新奇有趣的數學問題,是數學的“活教材”,教師要善于挖掘,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教師要發揚教學民主,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一個學生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見解,哪怕這些見解是微不足道的,也應該受到重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要注意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充分喚起學生學習的信心;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過程,在活動中樹立主體意識,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體,從中不斷超越自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運用一些親切鼓勵、催人奮進的課堂用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導課新穎,產生興趣
成功的導課,不僅能訊速安定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造成學生渴望學習的心理狀態,從而為整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創設各種愉快的情境,時時引起學生的“驚奇、興趣、疑問、新鮮”等情緒。使教學始終對學生有一種吸引力,吸引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主動地獲取知識。創設一種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數學情境,提出問題,構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場;提供有啟發意義的材料,為學生琢磨數學思想提供必要的時 間;重視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提出個人見解、切磋交流。
三、設計練習,激勵興趣
現行教材練習的設計與時代的發展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相比,練習形式還相對編舊,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精心設計有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如果把抽象思維與具體的實驗結合起來,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就可以促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充分運用直觀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的腦、手、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引導學生操作時,要創設情景,誘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教師要有意識的創設環境,巧設懸念,精心設疑,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必然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的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
四、開展活動,發展興趣
把新內容融合在游戲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愉快的接受新知識。學生好動愛玩,表現欲強,注意力不穩定,不能持久,容易為一些新奇刺激所引。我根據這些特點,在課堂中穿插一些形式新穎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在歡愉的氣氛與情境中學習、思考,從而鞏固學習效果。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課,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活動,使學生擴大視野,拓寬知識,發展特長,增長才干,教師應組織各種數學活動,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
以上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能力的幾種途徑,除此,還可讓學生“質疑問難”打開思維大門,又可培養學生“探索規律”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選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這樣可做到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研究性學習的理想與現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數學學習心理學的現代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3]《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方略》(《師范教育》2002年第十二期)
[4]《如何建立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探索》2009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