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鷺鷺
摘 要: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以及社會發展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提高,使得加強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當前大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就大學生這一群體來看,其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包含著較多與思政教育有關的教育資源。對此,以大學生教育工作為立足點,通過對當前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和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指導規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將思政教育同職業生涯規劃有機結合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2-0111-02
引言
受自身性質特殊性的影響,使得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標和要求在不同的時代會發生相應的轉變,而職業生涯規劃作為影響思政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因素,其規劃水平的高低,將會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以該規劃為指導展開思政教學,不僅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還可以促進思政教育的全方位展開。因此,將高校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同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有機集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內容滯后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速度在近些年的不斷提升,使得用人單位在招收新工作人員的過程中,不僅對這些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開始逐漸提高了對新招收人員道德素質水平的要求。因此,我國高等院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展開正式教育和思政引領的同時,還應該要加強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就當前我國高校思政教育情況來看,雖然部分高校專門開展了人文素質教育類的公選課程來讓學生自主選擇,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強化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的教學方式并不盡如人意。從教育內容的角度來看,人文教育同思政教育之間仍舊是各自為政、相互割裂的關系。這樣不僅不能夠滿足大學思政教育工作的需要,還無法達到引領學生思想正確發展的目的。
(二)教學方式單調,不具備創新性
就大學生這一群體本身來看,由于其在思維認知、自身發展目標以及未來職業選擇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和不確定性,這就需要高校的思政教育者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和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按照實際教學提出的教學需要,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思政教育者采用的都是傳統的“強迫式灌輸”教育方式,這使得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無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完善自我。此外,部分高校在思政教學的過程中過于強調理論的重要性,忽視了思政教育在專業課教學中的引領作用,導致教師的教學任務不斷地增加。
(三)思政教育缺乏深度
一直以來,我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都是在堅持“從嚴治學”和“從嚴管理”的教學原則,這使得其在思政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學生內心的真實需求和期望,導致思政教師無法準確地把握大學生思想的動態變化,無法及時、準確地掌握大學生思想的動態發展軌跡。這樣一來,就導致我國高校思政教育缺乏深度,其教育內容不能夠準確地切入到學生的內在需求之中。一般情況下,大學生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來源于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這種類型的思政問題,單靠思政教育理論是不能夠解決的。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時間上的連貫性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使得近些年我國畢業生群體的就業壓力也在隨之增加,所以,如何讓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便成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高校工作責任往往會將指導重點放在大學生的身上。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高校都會在畢業生畢業前夕對其進行突擊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種帶有一定應付性質的,使得學生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擁有一些就業能力、掌握一定的就業技巧,但是就職業規劃教育工作本身來看,卻缺乏合理性和規范性,從而導致該項教育工作在時間上的連貫性缺失。
(二)就業過程缺乏實踐性
一直以來,高校的職業生涯指導教育工作都是只針對畢業生,并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向學生講述當前的就業形勢、國家的就業政策、本專業具體的就業定位情況、需要完成的就業準備工作、面試和就業的技巧等知識。從以上講述的職業指導內容上來看,大部分高校教育者都過于重視職業規劃指導的理論教學,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忽視了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指導、創業潛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以及就業心理的優化調整等。這樣一來,就會導致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歸于重視理論指導,忽視就業過程實踐性的作用。
三、將思政教育和職業生涯指導有機結合的具體措施
(一)利用學科理論,完善二者的管理機制
思政教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該學科相關研究規范的同一性是對該學科理論進行基本建設提出的要求,以及學科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其中,學科理論研究的規范主要指的是,研究該學科理論的主體,在研究思政教育學科過程中的基本行為以及其研究出的成果需要遵循的一項基本的規則和重要準則。學科論規范作為千百年來人類研究學科理論所獲得的研究經驗形成的結晶,相關學者在研究學科的基本理論時只能夠嚴格地遵守這一研究規范的要求,不可以出現違背的情況。此外,在進行任何一個學科理論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只有在遵循了學科研究理論要求的基礎上才能夠推動自己的研究走向成熟。因此,在推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同思政教育有機集合的過程中,高校教育者應該要深入剖析思想政治這一學科理論的本質和要求,找出二者的結合點,以便推動二者的有機結合。
(二)深入挖掘思政教育本質,創新二者的有機結合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本指導,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理論是在不斷的實踐和革命中形成,其根本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就我國思政教育本身來看,其相關的本質理論是在我國進行革命發展和建設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這使其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中的相關理論,尤其是其中有關于理論中國化的部分。因此,我國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應該要深入地剖析和挖掘思政教育的本質概念,在結合當前就業市場發展情況,掌握導致畢業生就業壓力各項因素的基礎上,利用思政教育工作來為職業生涯指導規劃的制定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從而為二者的有效結合創造出更多的途徑。
(三)借助互聯網的作用推動二者的有機結合
互聯網在出現的同時以其自身精煉的語言表達方式為我國的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和沖擊,雖然其自身具有一些抵制不良信息傳播的能力,但也為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帶來了一些不安定因素。雖然互聯網的出現為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帶來了一定阻礙,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畢業生提供了全面的就業信息,為其做好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充足的數據支持。因此,我國相關教育部門在抑制這些不良信息傳播的同時,也應該要認識到網絡傳播信息的能力,在網絡這一平臺上展開相應的思政教育和職業規劃教育,以便能夠在打擊這些不良信息傳播的同時,凈化網絡中的內容,為日后思政教育內容的更新和相關工作的展開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網絡信息的共享性特點,也使得一些與大學生職業規劃和思想政治素質相關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被有機結合到一起。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通過分析和研究這些信息資料,更好地掌握二者有機結合的方式和渠道,從而推動相關教育教學工作順利展開。
(四)充分發揮學校內部學生社團的作用
在我國高校中,學生社團作為一個能夠對大學生思想發展情況產生極大影響的組織,教師在展開思政教育,推動其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相結合的過程中,應該要對學生社團的優勢和功能性有一個重新的認識,以便能夠利用社團自身帶有的優點來幫助思政教育者宣傳思政教育觀念,以及思政教育和職業規劃的有機結合策略。因此,我國高校的思政教育者需要以客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生社團,在展開職業生涯指導和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推動二者有機結合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出學生社團的重要作用。通過展開社團活動的形勢,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樹立正確的思政觀念,進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指導方案。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教育教學要求不斷增加的今天,我國各大高校在展開思政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應用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指導思想,對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整體的水平和質量,提高職業生涯規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來看,思政教育和職業規劃在結合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一些不足之處。因此,我國高校教育者應該要學會挖掘二者存在的共同點和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優勢,以便可以更好地促進二者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