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錫峰
【摘要】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程的教學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而展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式. “導學案”教學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已經逐漸被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如何統籌兩者關系,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是學校和教師必須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本文簡要結合初中人教版數學實例,重點研究分析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途徑.
【關鍵詞】 導學案;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載體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已經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導學案”教學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誕生,但兩種教學模式各有優缺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綜合考慮課程目標、學生實際情況等因素,搭建兩種模式溝通橋梁,完美融合模式間的優點,盡可能規避其缺點,促進學生健康持續發展.
一、“導學案”教學方式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分析
“導學案”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學案為基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去,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研究學案、問題導入、課堂聯系和歸納總結的順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及時歸納,共同探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指以團隊合作為基礎,完成相關教學活動的探索,它具有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和借鑒經驗等優點,不僅能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也能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二、以“導學案”為載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途徑
“導學案”教學模式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都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對學生知識、能力都有較大促進. 協調好兩種教學模式,以“導學案”為載體,開展更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就能更好地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一)優化導學案撰寫過程,合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導學案是順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教師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應結合課程目標和大綱,以開展高效小組合作學習為目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學內容、練習題目,這樣便于教師全面掌握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況. 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應該先調查學生“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況,選擇好導入視角,利用典型的方程例題、練習題,幫助學生劃分好討論小組,促使學生投入到課堂中來. 教師可以選擇以下類似的題目:
某大學生在步入社會后,開始創業工作,成立了自己的數學特色培訓班,第一年盈利58000元,第三年盈利72000元,如果第二年和第三年盈利增長率相同,求公司年盈利增長率.
解析:學生對于應用題一類的題目,容易產生畏懼心理,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適當加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探討.
解法:設年盈利增長率為x,
則58000(x + 1)2 = 72000.
解得:x1 = 0.114,x2 = -2.11(舍去).
答:年盈利增長率為11.4 %.
在合作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培養學生解題思維,多用有效的導學案例,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多分享解題途徑,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二)加強導學案過程監督,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
初中學生處于自我意識不斷發展和完善時期,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強,教師應該加強監督“導學案”過程,細化合作流程,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學習意識,主要可以從以下三部分進行:首先,確定好學習小組的成員,教師必須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名同學,劃分合作小組時,應注意學生基礎情況、相處情況等,并結合導學案的要求,發揮小組最大效益;其次,制定小組目標和成員目標,加強師生協作,以導學案為載體,幫助學生樹立切實可行的目標;最后,根據導學案具體步驟,細化課堂操作過程,開展合作學習. 如在教授人教版《概率》知識時,可以加入小組“硬幣實驗”,讓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下,規范的進行各項操作.
(三)豐富導學案實踐活動,落實學生合作學習評價
合作學習評價過程和結果能夠較好地評定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充實導學案中的實踐活動,監督學生合作學習過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軸對稱》時,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布置相應的課后實踐,讓學生進入到社區或者其他環境,發現軸對稱圖形并拍照,再帶到課堂中分享. 在這個過程中,導學案必須加入相關評價機制,全方位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如小組成員參與情況、課堂分享情況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融合了兩種不同教學模式的優點,對提升課堂有效性、參與程度具有重大意義.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清楚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教學,通過學案引導等方式,細化課堂操作過程,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為培養學生溝通交流能力打下基礎,提高學生團結協作意識. 同時,教師可以不斷深化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拓展兩種模式應用途徑,多結合數學實踐活動,規范教學實踐流程,制定詳細的合作學習評價方式,落實評價過程,全方位挖掘學生數學潛能,達到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曹芹蓉.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與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整合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35:136.
[2]李建軍.淺談“目標引領、學案導學、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02:55.
[3]王琛麗,何蘭田,宋淑娟.發揮課堂改革特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黃梅縣育才實驗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淺探[J].才智,2016,01:60-61+63.
[4]溫建紅,王列.“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實施現狀調查研究——以蘭州市某中學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