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敏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做到“以人為本”,創造性地開發數學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要學數學、會學數學、學會數學、學好數學、會用數學”。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 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幾年來,新課程改革已走進學校、走向課堂,以其獨特的風采展現在我們每一位師生面前:提倡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提供多元化課程,適應個性選擇;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重視基礎,著眼創新,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新課改后課程的基本理念更加貼近素質教育,更加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認為數學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1.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我們會發現課堂中學生的探索過程和所獲得的發現大多是一致的、封閉的,是教師預先所期望的發現,這樣學生也就不會獲得創新的體驗,長此以往,學生也會養成一種思維的惰性和依賴性,當遇到一個新問題時,就不會主動地思考,根本沒有體現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領悟知識。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知識經驗的進一步豐富,對于一些規律性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逐步通過適當的有利于學生深入觀察、思考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逐步“數學化”的過程;當學生明確了所要解決的問題后及時引導學生思考: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認為必須運用哪些已學的知識和方法,你準備怎樣去解決?為探索發現、理解知識、解決問題做好準備。不應當過于追求統一,應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去探索和發現,在自己的基礎上創新。
2.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真諦。教師應開展觀察、猜想、操作、比較、交流、制作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通過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從數學角度去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體驗探索成功帶來的歡樂,而不能走傳統教學的方式,只重知識不重能力。
3.要重視討論和合作,發展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的數學過程,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概念教學中要展示概念形成過程,使學生學會觀察與思考,在例題教學中要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這樣做,思路方法是怎樣得到的。這樣學生在經歷中逐漸學會如何思考,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公式、法則的得出不能重結論而輕過程,組織學生討論時不能流于形式搞花架子,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不能草草收場,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參與到小組中進行討論,并做好巡視指導,了解各組討論的情況,以便及時點撥和調控。
二、采用靈活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效率。
1.真實的才是最美的。新課程倡導的方法應有意識的運用,但沒有必要每節課都把所有的方法面面俱到。比如,對于不易創設情景教學內容,完全可以采取開門見山的方式直入新課,沒有必要煞費苦心地去創設一個無實效的牽強的情景。又如,對某些內容沒必要進行討論完成的,就不要組織討論,否則,既可能浪費教學時間且無實效。
2.新課程下不要怕講。如果一堂課全由學生探索完成,不僅不現實,而且教學進度可能沒法完成,其實“講也是新課程下不可或缺的,只是要研究講什么,如何講。
3.教學要力使課堂氣氛活躍。在課堂上,教師要把學生看成是有主觀能動意識的社會人,是學習的主人,就要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與學生愉悅交往,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敢做、敢思、敢說,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4.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它能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將數學中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對啟迪學生思維,擴大信息量,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有很大的作用。當然,多媒體要用在點子上,要注重實效,應做到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優勢互補,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5.練習要處理好重難點。練習的題目要有選擇性,不能盲目地選題。
三、要創設教學民主環境,關注個體發展。
1.在教學中注重合作。“一幫一”或小組討論在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優生在幫助他人學習的過程中能得到自我發展。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合作中以不同的方式自主參與,成為參與知識獲得的主人。
2.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在設計問題情境、展開教學過程、安排練習時,教師要盡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課堂上讓學生獨立思考時,不能讓優生的回答影響后進生的思考,對成績好的學生可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1.美國數學家波利亞曾說:“數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是盡其一切可能來發展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學習的基礎首先是學生的生活經驗,數學教學要加強數學學習和現實之間的聯系,應盡量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教師選取的教學素材也應盡量貼近學生生活。例如,兩輛汽車都用過4年,一輛標價3000美元,1升油可行駛37千米;另一輛車標價4500美元,1升油可行駛65千米。你打算用2年,買哪輛車更好?本題不僅能評價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刻性,而且能使數學問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諸如環境保護、煤礦安全、節約資源、投資、彩票、存(貸)款等問題。必要時,教師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出課本,進入生產生活實際,譬如:利用所學知識測量旗桿高度、動手畫跑道等加深對數學的理解。
總之,新課改下數學課堂不再是枯燥的數學知識的羅列,而是生動活潑的,是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和發現新知識的場所,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習過程,注重學用結合,著眼全面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葉立軍著.《數學新課程理念與實施》[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周孟波.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沉默”,數學教學通訊,2007(7)
[3]陳中峰.《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設計與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洪敏強.接受新理念,探索新課標,實踐新課堂——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建議,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