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文卿
【摘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創新能力。本文以合作學習理論為指導,通過高中數學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實踐,探討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 合作學習 課堂實踐
根據作者長期實踐結果表明,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一、提高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
1、 營造寬松、和諧的合作學習氛圍
教師應具有親和力,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成為一種可能,合作成為一種需要,師生之間搭起友誼的橋梁,彼此欣賞、彼此悅納。為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中,課堂中要創設寬松、和諧的討論氛圍,讓學生個體之間平等的進行討論,教師也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及時捕捉有用的信息,并向其他小組傳輸,成為組與組之間的“對話中間站”,并以此來激起組與組之間的競爭,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想講、敢講、會講。
2、選好合作學習內容,恰當使用合作時機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其內容的選擇是比較重要的,它直接決定合作學習的成敗。合作學習的內容應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以挑戰學生的智慧、有效引導學生的積極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一般來說,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首先要考慮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要有一定的難度與深度,有一定的綜合性,適宜于學生的討論、交流與概括,以免學生為了討論而討論、合作而合作。
3、 激發成就動機,讓學生體驗成功
在合作學習課堂中,教師要因勢利導,通過恰當的時機、途徑和場合,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長,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成就感,再把成就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學生一旦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更大的、更多成功的欲望,誘發更為主動的參與,更為積極的思維,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自主學習的內在機制,實現合作學習。在小組內鼓勵發揮個人優勢,創造機會讓每個人施展才能。如讓成績好的同學主動幫助基礎弱的同學;組織工作留給組織能力強的同學負責;匯報和講述的事就留給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學;課件的制作留給電腦學得好的同學等等,使組內人人有事做,個個做得愉快。
二、合作學習的課堂實踐
近幾年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課型模式開展合作學習教學,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開展合作學習的準備:根據所任教班級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興趣、性格、組織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將男女生搭配分組,每組4人,選出組長。
下面以幾個課例介紹具體作法:
案例:自學輔導與討論相結合,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在《等差數列》一節教學中,課前布置預習提綱,課堂上先給10—15分鐘自學討論,討論提綱:(1)你能在生活中找到等差數列的例子嗎?(2)等差數列的特點是什么?(3)等差數列的遞推公式是什么?(4)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是什么?如何推導?能否用等差數列中的第項表示通項?(5)等差數列的公差有什么幾何意義?(6)什么叫做等差中項?由等差中項經過類比推理,當時,、、、有何關系?(7)如何推導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公式,公式有幾種表達形式?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提綱邊看書邊討論邊思考問題,每組選出1人負責記錄,其余學生幫助他修改,教師巡堂了解情況,及時引導學生解決討論中遇到的問題,教師也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教師根據小組討論情況,隨機抽出四個小組將討論結果向全班匯報,并抽出1組上講臺板演公式推導過程。在匯報過程中,教師鼓勵其他小組學生大膽提問、質疑。最后,請在討論中做得好的一個小組談談他們思考的經過,給全班同學一點啟發。之后教師點評、答疑,并對小組合作情況進行簡短的、積極的評價。下課前再出幾道開放性的討論題給學生課后繼續合作討論,使合作討論從課堂延伸到課外,也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更進一步的提高。問題是:(1)在等差數列中,若d為公差,則其子數列成什么數列?(2)若數列、是等差數列,討論數列,及是什么數列,它們與數列、有何關系?(3)在等差數列中,連續相同個數的和成什么數列?并加以證明。(4)利用函數的觀點探討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單調性。
在自學討論課中,小組成員通過互相幫助,有了合作的鍛煉機會。給學生時間進行自學、討論與提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自學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教師要有耐心、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培養。
三、合作學習的課堂實踐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對比發現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成績、培養學習興趣、能力、態度和習慣等諸多方面具有獨特成效。
1、 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只有教師一個方面的積極性,數學教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教師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來,又通過自己的理解表達給學生,而對于絕大多數的學生卻是被動的接受和理解,因而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合作學習的方式,從教學的角度強調師生、生生共同建構學習內容;強調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強調在活動中探究;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創新意識直接的、有效的途徑。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給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提供自由遨游的空間,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小組交流中,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學到不同的數學知識,感受學習數學所帶來的樂趣,在數學學習中越能獲得成功感,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越濃。實踐表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體會更多的學習樂趣,部分學生從開始害怕數學學習到后來對數學的學習逐漸產生興趣。
2、學生學習能力、態度和習慣等有了明顯改變
合作學習教學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由原來的被動轉化為積極的、主動的,學習方法也由單調轉為多樣。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合作學習教學,學生逐步養成敢于發言、主動提問、做事負責任、回答問題簡潔清楚、注意力集中、注意傾聽、圍繞中心問題進行思考的良好習慣。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實踐中,合作學習已成了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指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也已成了教師落實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作為教師要改變觀念,抓住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內容,讓學生積極合作,進行有效的探究。讓學生挑戰問題,主動探索創新。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合作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石永生,《中學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裴娣娜,《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教育科學,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