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亞遠
【摘要】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和傳遞信息的關鍵渠道。隨著政治一體化,經濟全球化,外語也成為衡量國民基本素質的一大要素,也越來越成為國際性語言的中介。因此,高中生的英語素質的培養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要求分數的高低,更要全面的分析綜合因素和核心要素。本文將對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進行探索與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 培養途徑 思維引導 語感 交際能力
在現代化的今天,我們國家對公民的英語綜合能力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就是為什么近年來雅思、托福等英語實用性培訓機構火熱興起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中英語階段的學習尤為重要,因為它不僅僅關系到學生心理興趣愛好的形成,高考成績的高低,還關系到未來大學專業的選擇,人生的方向;大學畢業就業發展的需要;還要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見,高中的英語教育階段對個人及社會有著多么大的人文和社會意義。
一、前提背景分析
現代高中生對于外語既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為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英語這么語言,陌生是由于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從小接觸的英語教育基本和如何獲得高分為主。由此可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對于我國的各個階段的各個學科的教育影響甚廣。高中英語教育的近階段發展,是應以建立學生興趣,鍛煉交際能力,優化學習方式,培養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開展的。作為一門世界通用的語言——英語,我們應以平常心對待并真正地學會運用它,而不是最后造成被“英語”凌駕的局面。
二、培養核心素養的角度
聽、說、讀、寫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入門法則,更是日后不斷深化的日益接觸的四個方向。而這四個方面又可以分別在在語言技能、語言技巧、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角度進行不同深度的改進與完善。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外乎在這四個方面分別探討,而高中的英語學習在意識上要分為兩個完全不同角度的途徑:必修和選修。必修指的是需要完成最基本的詞匯語法造句的基本知識點的基礎,并知曉基本的合理運用。選修則是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進行不同方面的深造并在此基礎上提高自己英語的綜合實踐能力,可以包括自身的興趣愛好,對未來考學方向,就業需求等。下面我們就從這兩個角度入手,分析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的方案。
三、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所謂英語的核心素質指的就是學生在經過專業系統的課程培訓以及自身的實踐和親身經歷后獲得的相關英語基礎知識、技能、運用、情感、心理等。可見,英語的核心素質包括很多方面,它不僅僅是英語學科的基礎知識、語法等,它還包括甚至學生心理結構、情感體驗、學習興趣等能夠影響很遠的要素。而除了學生自身的努力外,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質的時的策略和方案也是尤為關鍵。下面,就高中生英語核心素質的培養進行具體的分析。
1.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在培養英語核心能力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師肩上的擔子也依舊很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有能力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不僅僅是單一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考察孩子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提高。目前我們有不少的案例表面,高中畢業的大學生在選取大學專業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只是一味的知道死讀書。到了大學也一片茫然。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進行英語的學習。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還能夠使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使自身的核心素養得到培養。
其次,教師應有有能力在學生面前起到啟發的作用。在高中課堂的提問上,如果遇到學生不會的問題,教師不應該為了節省時間立刻給出答案,應步步引導,循序漸進,抓住孩子們的錯誤思維方式,進行及時的糾正,讓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慢慢說出正確答案。
最后教師應以身作則,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在每個同學的身上投入相等的精力。在高中這種成績分水嶺非常嚴肅的階段,教師不應該放棄每位學生。無論成績好壞,術業有專攻,學生的興趣愛好也不同,總成績不好也未必是故意而為之。教師此時應該做的是,給成績較低的同學充分的信心,對成績優異的同學給予鼓勵。在全班同學面前樹立平等待人,友好相處的形象,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的思想,對高中生英語核心素養進行培養。
2.利用問題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訓。所謂用問題引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訓是指教師針對本班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回答問題,評價問題的五大步驟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深入課堂,真正融入課堂。
由于學生對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習慣、口語化不了解,所以導致對于很多知識點、語法技巧都是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教師應針對此現象在課堂上適當的提問學生對外國哪些方面感興趣,然后分時段分課程的介紹西方國家的語言歷史,文化知識,餐桌禮儀,節日特色等課外知識。簡單介紹之后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知道的補充,并在課后上網查尋,在下一節課上組織小組活動,用不同的形式演繹異域風情。
3.為學生創造純英文對話的機會。在一些較發達的地區,學校都與國外學生有著交流學習的機會。每年也都會有一段時期,國外大學的交流生來到學校。但大部分學校領導都會安排資質高的教師跟隨介紹交流,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安排其生活起居飲食交通。而這些現象往往是極不公平的,與外國友人的交流機會全部都留給“資產階級”。所以,針對此問題,我們應做出以下對策:
(1)在外國友人到來之前,號召全體學生寫出對學校的介紹、參觀、交流的基本方案(英語),以透明的方式進行篩選,最后選出10+學生代替以往的教師。
(2)用英語口語競賽的方式,選出對應數量的學生接待外國學生。如,所在學校沒有條件對外交流,在校內可以成立英語角,用純英文對話,觀看外國影片,早上朗讀英語。組織座談會,演講等一系列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
通過與外國友人的交流溝通,學生能夠更好的接觸理解西方文化,不斷拉進與英語文化的距離,使學生熱愛西方文明,激發內心對外界的好奇與激情。這對培養高中生英語核心素養具有很大的幫助。
4.情感態度認知。學習好英語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調整好心態。如何學習,如何堅持,如何提高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嚴肅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做到:
(1)能夠正確理智全面的認識到學習英語的意義;
(2)能夠保持學習英語的長久性,擁有堅定地學習目標,奮斗動力;
(3)有學好英語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
(4)在用英語交流的過程中,能理解語言隱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5)有著遠大的理想抱負,又有較為廣闊的國際視野。
四、結束語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在課堂上過多的講述知識點的運用與記憶的技巧而忽略了語言本身的魅力所在。因此只有在不降低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礎上,巧妙地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做到真正地把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巧,最后把語言技巧成功的轉化為語言的實際交際能力。我們的傳統教育需要的是調動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在轉變教學方式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在課堂上讓學生有真正身處異國的感覺,真正學會用英語溝通交流,真正使學生不必刻意運用語法來表達拗口的中國式英語,這才是我們現在的教育真正需要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華維芬.我國高校英語專業綜合英語教材任務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
[2]王曉麗.課堂活動與口語交際能力訓練(英文)[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1.(5).
[3]萬平.語用知識指導下的英語專業教學與培養創新型人才[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
[4]王育林.認知語境與語篇理解——談英譯漢詞義的準確表達[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
[5]曹倫華.引入文化理解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能力[N].中國教育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