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萍
【摘要】目前很多學生“喜歡音樂而不喜歡音樂課”,他們只喜歡流行歌曲、和搖滾樂等,長期下去,他們的民族意識就會淡化。首先要營造民族器樂曲審美氛圍,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欣賞民族器樂曲。以學生為審美主體,通過不同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民族器樂曲、民族歌舞的欣賞活動,參與演奏中國的民族器樂曲。其次,讓學生邊聽、邊唱、邊看、邊演,培養學生熱愛中國民族音樂、戲曲、曲藝的情感。最后廣泛欣賞、學唱本地區民族樂曲,培養學生了解、熱愛家鄉優秀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 。
【關鍵詞】音樂教育 中國民族音樂 戲曲、曲藝 審美 民族情感
據調查,很大一部分學生“ 喜歡音樂而不喜歡音樂課”。他們只喜歡流行歌曲、和搖滾樂等,長期下去,他們的民族意識就會淡化。作為中學音樂教育工作者,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我國的民族音樂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那么如何在音樂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在感受到祖國民族音樂的魅力,培養他們的民族情感呢?下面,就如何通過欣賞中國的民族器樂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音樂文化的情感的方法淺述如下:
一、靈活運用提問聽、對比聽,感受中國民歌的魅力。
“聽”的參與是欣賞作品的關鍵。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聽音樂中去,在聆聽中感知、認識、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采用提問法和對比法聽,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的可行方法。如在欣賞《茉莉花》時,首先布置學生上網或者通過其他的途徑去收集中國各地關于《茉莉花》的民歌,有河北的,江蘇的等。我在課堂上就用比較欣賞法讓學生了解全國各地的《茉莉花》。江蘇《茉莉花》旋律體現了柔美的風格,表達比較含蓄。為了加深學生對《茉莉花》的印象,還讓學生欣賞了全國花樣滑冰錦標賽中我國選手申雪、趙紅博在爭奪冠軍時的錄像,而當時用的背景音樂就是改編的《茉莉花》。讓學生欣賞我國申辦2008北京奧運會中《茉莉花》演奏和在2016年的央視春晚上,一支由49名來自美國的華人華僑子女表演的舞蹈《茉莉花》,中西合璧的舞蹈節目令人驚艷,讓全國觀眾感嘆。最后學生和著各國藝術家共唱《茉莉花》的錄像齊聲同唱,表現得很富有感情。學生都說:“我們中國民歌《茉莉花》的音樂太好了!太美了!讓我們感受到了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通過這樣一堂課,學生不僅喜歡《茉莉花》這首民歌,而且對學習中國的民族音樂也有了濃厚的興趣,感受到了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
二、欣賞中國的民族器樂曲,培養學生熱愛中國民族器樂曲的情感。
中國民族器樂與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連,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密不可分,與中國的民歌、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等相互交融、促進。中小學音樂教材中有我國民族樂器與民族樂隊的分類、中國古代樂器、中國少數民族樂器的知識講解,再配以相關的音樂欣賞,這給我們學生學習民族器樂知識提供了很好的理論素材和更為感性的認識。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琴、棋、書、畫的情致意蘊有其相通之處。如欣賞《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陽蕭鼓》,就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描繪出靜謐的春夜,明月東升、輕舟蕩漾、花影搖弋迷人景致。我國古老的樂器演奏的《流水》被送往太空;二胡獨奏《二泉映月》、古箏曲《漁舟唱晚》、嗩吶曲《百鳥朝鳳》等著名民族樂曲讓學生欣賞,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讓學生邊聽邊唱邊演,培養學生熱愛中國戲曲、曲藝的情感。
戲曲音樂是我們華夏文化的瑰寶。我國的戲曲音樂品種繁多,幾乎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地方劇種,他們在行腔、道白、武打、服飾等方面各具特點。在課堂上,將戲曲欣賞和學唱結合起來,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去體會各種劇種的特點,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理解。如: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京腔昆韻主要就是圍繞中國京劇、昆曲展開的。上課時運用多媒體簡介京劇的基本知識:京劇的行當和場面,做、唱、念、打等,讓學生看不同人物的臉譜及特點。當再播放現代歌曲《唱臉譜》時,學生會自主學唱得有聲有色,充滿了京腔京韻和民族自豪感。還可以讓學生在學會唱戲曲片段的基礎上,再進行表演,加深了他們對戲曲藝術的體驗和理解。
四、欣賞、學唱本地民族樂曲,培養學生了解、熱愛家鄉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 。
(一)學唱新疆民歌。我們生活在歌舞之鄉新疆,就更應結合教材更系統的給學生欣賞、教唱新疆民歌。如著名歌曲: 《青春舞曲》、《在那銀色的月光下》、《新疆是個好地方》、《我們新疆真美麗》、《阿瓦日古麗》等,也可以隨著其獨特的節奏舞蹈,讓學生學習新疆民族舞的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進退步等;學習基本動作,如翻腕、移頸、托帽手、繞腕等。可采取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邊聽邊唱邊跳,也可以用奏、舞、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增強課堂的氣氛和活力。還可以請一些在器樂、聲樂、表演上有特長的學生(民族學生)上講臺來演唱、演奏、表演節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通過欣賞新疆民歌感受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掌握民歌節奏。維吾爾族民歌的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活潑鮮明,結構規整對稱,情緒熱烈歡快。主要伴奏樂器有彈撥、吹奏、打擊樂器等達數十種。有些民歌還有固定的節奏型。如:切分音節奏等節奏型,請學生先練習拍打節奏,感受樂曲的舞蹈性節奏,再練習邊唱邊跳,感受到新疆音樂、新疆歌舞的美。如結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欣賞維吾爾族歌舞音樂—“十二木卡姆”、賽乃姆等簡介新疆的歷史、地域特點、風土人情、民歌、民樂、民族舞蹈等,培養學生熱愛新疆民族音樂的情感。
音樂教學它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更能夠培養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只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認真分析、巧妙設計、切實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熱愛中國民族音樂,把中國民族音樂的種子播散到每個學生的心里,讓他們熱愛中國的民族音樂,感受到中國民族音樂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