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仁
摘 要:現(xiàn)代化的課堂,不但教師要會教,學生還要會學。只有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愛上我們的語文課堂,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教法多變,可以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輕松、省時、省力,讓學生在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使學生的思維、能力、素養(yǎng)在充滿意義的文化氛圍中實現(xiàn)全面提高。
關鍵詞:興趣;語文素質(zhì);各種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2-01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96
語文學習在學生時期奠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很多底色。小學語文學習,尤其重要,如何引導學生愛上語文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能力的同時,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語文素質(zhì)涵蓋面廣,有人文素質(zhì)、道德素質(zhì)、審美素質(zhì)等。我們要讓學生在濃厚的語文文化氛圍中實現(xiàn)各方面的齊頭并進,全面提高。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1.利用多媒體課件,學生就能在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和輕松的音樂氛圍中,愛上語文課堂。語文是文化的載體,教學中,我們既要重視語文的工具性,又要重視人文性。如教學《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我利用多媒體出示課文上的精美插圖,學生在這樣的熏陶中,既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又升華了情感。針對小學生的美文也有很多,教師可以推薦給學生廣泛閱讀,學生認識了豐富崇高的藝術形象,就會細心研讀,感受到引人入勝的深邃意境,凝煉出生動的優(yōu)美語句。
2.讓學生完成課前學習和課后學習,多與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接觸。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好奇心強,對事物總是感到新鮮。常言說:小疑者小進,大疑者大進。在教學《賀年片》時,我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布置學生課前搜集賀年片的來歷、賀年片的意義?!笆谌艘贼~,惠其一時,授人以漁,惠其一世。”我讓學生搜集如何制作精美的賀年片的資料,這樣做,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渴求知識的愿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探索知識的多種能力。
二、啟動聽覺沖擊,是提高語文素質(zhì)的重要辦法
1.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聽,也是讀;是用耳朵讀?!甭犃酥螅l(fā)現(xiàn)語言文字的奧妙,感悟到中華語言文字的精華,可以有效提升語言文字的審美素養(yǎng)。如教學《媽媽的愛》時,我先給學生講小故事,接著播放了課文朗讀錄音,這一段范讀普通話標準,能讓人很容易地感受到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學生后面的學習也特別順利。許多課文朗讀,都是在朗讀過程中對文本有了深一層的理解,借助繪聲繪色的朗讀一次又一次詮釋了課文所包含的內(nèi)涵。時間久了,學生聽說表達的能力就會上一個新臺階。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專注教學時機。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將不易用語言表達的知識,在情境中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將更有吸引力,更有啟發(fā)性。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感覺到的思維障礙就會土崩瓦解,心理壓力也隨之煙消云散了。反而,在這種亮點紛呈的語文教學中,學生會意外地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不一樣的學習體驗,猶如和教師進行了一次不一樣的旅程,語文素養(yǎng)在信息技術的保駕護航中,乘著科技的翅膀,翱翔在了無邊的知識海洋中。
三、分層教學,全面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一個班集體中,產(chǎn)生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在這種情況下,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圍繞“探”字展開教學,讓好、中、差各段的學生都學有所獲,讓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都有不同梯次的提升。
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之間的層次差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制作課件時,可以分三個層次提出一些問題,引導每個學生都投入到思考問題的大流中去。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可以由淺入深,分基礎題,提高題,挑戰(zhàn)題布置。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也要有的放矢,從生字、詞語、比喻句、擬人句、寫作手法等幾個層面入手。課前教師要多做功課,做足功課,課后教師還要多做反思,查漏補缺,讓分層教學落到實處。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真的達到了有效的分層教學,自然也就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
四、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語文教師精心地磨課,就會在過程中吸取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經(jīng)驗。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精心打磨課堂,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工程,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可以說任重而道遠。我們知道,反復的磨課,不是某一個教師的獨角戲,它是需要依靠一個學校全體語文教師集體備課,共同研究來完成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受益者,每一位教師都是研究者。這就要求教師準備好相應的內(nèi)容,確定好每一次上課的主題,制定好工作計劃。后面的工作都是根據(jù)計劃來做的,而在計劃中尤其要制定好需要研究問題和達到的教學目標。這樣教師的語文課堂才會非常有內(nèi)容,也會非常精彩,學生自然也會愛上語文課。這一點僅是一個前提,還需要教師研讀教材,掌握學情以及學段目標。教師在充分熟悉了教材,了解了學生以及學段要求后,還應該進行有效的備課,制定好教學目標,但是一定要懂得取舍,做到少而精。通過這樣的磨課,教師的課堂比以前精彩了許多,尤其是年輕教師進步特別大,這也是學生更加喜歡年輕教師授課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上課者有收獲,聽課者也有收獲,整個團隊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團隊的力量是我們教學水平和能力提高的能源。
這個艱難的過程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分析原因,找出對策,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豐富多彩,意義重大,只有這樣,課堂上教師支配的時間少了,學生支配的時間才會明顯增多。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被激發(fā)出來了,積極性才會提高,學習的熱情、進取的信念都會增加。難道這樣的課堂,學生會不喜歡嗎?
五、教會學生經(jīng)常注意課外知識的積累
俗語說,積沙成塔,積石成山。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對于語文教學也一樣。淵博的知識就像無邊無垠的海洋,課本里有限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微不足道的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的,所以適當?shù)恼n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適當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wǎng)絡上獲取信息,并簡單地做一些筆記,教會學生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tài),使學生的思想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積累更多知識,而且能豐富學生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學生在外面的學習中會習得更多的語文知識,這樣學習語文就會輕松一些,如此一來,成績也會提高,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從而更加熱愛語文,愿意與語文課堂交朋友。
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必須不斷積累經(jīng)驗,圍繞語文的味道,努力探索新的方法,并時時要求自己的每一堂語文課都有語文的真諦,力求讓語文課堂達到一種最佳狀態(tài),讓語文教學以其直觀性、靈活性,開闊學生狹小的視野,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切實激發(fā)學生學語文、用語文、愛語文的正能量,讓語文的世界更加美麗燦爛。
參考文獻:
[1] 何艷.品中華經(jīng)典,做詩意少年[J].小學教學研究,2011(9).
[2] 祁慧琴.小學語文教學之我見[J].甘肅職業(yè)與成人教育, 2014(5).
[責任編輯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