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中國高校美術教育在中西融合的過程中,對于傳統民間美術顯得不太重視,導致部分美術教學中傳統美術“長期缺席”。對于外來美術教育理念的態度,我們應該一貫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求同存異”等原則。本文將以分析傳統民間美術在油畫教學中的應用為例,體現出民間美術對于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傳承作用。
【關鍵詞】民間美術 油畫 教學 傳統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開放,中國的高等美術教育發展也是一路高歌。這期間,我國高等美術教育事業不僅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逐步完善和豐富自身,另一方面也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優秀的多元文化。但是,當認真觀察近幾十年來的中國美術教育時,卻發現我國的美術事業越來越受西方思維的影響,特別是高等美術教育,仍然是以西方思維模式教育為主。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兼容并蓄縱然沒錯,但是我們也不能在發展的過程中忘了本我、忘了根。當下在中西結合的過程中,對于中國傳統民間美術普遍不夠重視,對于民間美學藝術的植入力度太小,倒顯得有失偏頗了,這樣根本難以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因此,本文將以從西方引進的藝術——油畫為例,探討本土的傳統民間美術應如何與西方美術教育教學進行完美的融合。
1.油畫教學與民間美術
我國從上世紀起就引入了西方油畫,歷史悠久。但是從古至今,我國的油畫教育模式一直是在西方思維為基礎,導致在我國的油畫教學中,本土民間美術沒有得到較好的傳播。殊不知,雖然油畫是起源于西方,但是在中國的民間美術作品中,也有許多優秀的油畫作品,并且有很多傳統的民間元素能夠運用到油畫教學中,還能為其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說民間美術是一切美術發展的根源。民間美術代表了民間美好的藝術形式,它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既可以是山川河流、花草樹木,也可以是人文底蘊、風土人情,它賦予其他所有藝術發展以靈感。油畫教學應該與民間美術積極融合,民間美術為油畫教學提供靈感和思路,而在油畫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傳承發揚傳統民間美術。
2.在油畫教學中融合民間美術的意義
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大國,它的民間藝術已完全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且悄無聲息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的生活,這種影響,體現在精神影響、文化影響。中國地大物博,其民間鄉土文化更是蘊藏著及其豐富的內涵,這些形形色色的因素能夠為油畫創作提供非常豐富的靈感,可以說中華傳統民間美術是藝術史上的一朵璀璨之花。
但是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愈演愈烈,全球化正在以銳不可當之勢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在此大環境下的國內油畫教育教學體制,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在與外來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力度掌握不得當而導致中國本土文化受到打擊。油畫教學體制亟需重新找回自己正確的發展方向,而不是被西方思維入侵后牽著鼻子走,我們應該開拓出一種有中國特色的油畫教育模式。這就要求我們在油畫教學過程中,除了吸取西方美術優秀的精髓以外,更要大力宣揚傳承我國本土民間美術精華。我們不應該一味的跟風模仿西方油畫創作手法和技巧,要回過頭來仔細研究本國優秀畫家的創作方式,因為他們的作品,才更具有中國自己的特色。如若不然,長此以往,在西方思維模式主導下的美術后生們,會變得失去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和創作能力,最終淪為一個缺乏創新性的西方油畫復制機器。更有甚者,認為我國本土民間藝術已經落后,比不上西方美術先進和優越,這是及其錯誤的觀點。
從民族化的角度來看,油畫是表現民間文化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油畫在創作中能夠以民間傳統文化為原型進行創作,不僅可以體現畫面美、更能體現內涵美。近幾年,我國也有一批優秀的藝術家們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看到了鄉土文化對于油畫創作的價值,于是開發搜集一些傳統文化元素,并加以運用到油畫創作中。他們開始主動尋找其中有價值的東西植入到油畫中,這樣的植入模式使我國油畫部分擺脫了西方思維的主導,可以說是一種進步。但是這種進步收效甚微,要想將中國油畫從過度西方化的錯誤發展道路上糾正回來,還需要當代藝術家們進行更多努力,同時也需要中國高等美術教育工作者有新的覺悟,真正理解什么叫“中西結合”。在油畫教學中合理分配中西文化,既學習西方的巧妙創作手法,又融合傳統民間鄉土美學,這樣不僅教會了學生如何創作出更優秀的油畫作品,還能在品味民間藝術的同時,感受到其所承載的豐厚的民族文化和偉大的民族精神。
3.在油畫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的方法
民間美術的一點一滴都表現在人民的生產生活中,它與許多因素有關,例如地理位置、人文風俗,有時還與遺傳相關。因此,在探索民間美術和油畫教學如何才能巧妙結合的時候要具有統籌觀念,著眼大局、高瞻遠矚。高校美術教育教學要做出調整,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做出專業結構調整,在學習培養方案中要將培養民間美術藝術家明確歸入其中。以前的高校美術教學沒有在此方面劃定過相關領域,只是籠統的歸為美術教學。美術教學的范圍過于寬泛,使得學生們沒有為自己找準定位。如果能在專業中做出明確的規定,相信一部分喜歡民族鄉土文化的學生一定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將民族文化融入到油畫學習過程中。并且有意識的、主動的傳播民間藝術文化,也凸顯出了其重要性,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其次是學校方面在安排教學課程時,要積極利用當地鄉土文化,開展校本課程、實地寫生等課程,讓學生們走進生活、走進自然,切身體會一下中華民族傳統的民間美學。當地本土美術文化更容易引起共鳴,也就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綜合這兩點才能讓學生在多彩多姿的傳統鄉土文化中體會到不同的人文底蘊,從中進一步獲取創作題材以及啟發創作思路。有了這些堅實的基礎,學生則可以更加大膽靈活地進行油畫創作,也就可以更好的在作品中表現這些極富民族特色的美好元素。
4.結束語
我國傳統民間美術中所蘊藏的獨特元素是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累積,它能為當代中國的油畫創作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它是另一種藝術形式,是偉大的藝術瑰寶。如今看來,傳統民間美術雖然沒有在高校的油畫教學及創作中得到積極地創新和發展,但是高校作為油畫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陣地,在傳承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方面仍起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我們要改革創新高校美術教育模式,真正做到“中西融合”,既要使中國油畫不斷發展,更要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參考文獻】
[1]潘魯生.城鎮化進程中的傳統民間美術研究[J].美術觀察,2014,(10):107-110
[2]楊曉榮.黑龍江傳統民間美術文化探源[J].學術交流,2011,(12):157-160
[3]魏蜻.云南少數民族色彩元素融入油畫教學的意義[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4,30(9):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