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麗
摘 要:生物課程是一門以學生實踐能力為基礎的應用型學科,在生物實驗研究的過程中要達到鍛煉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推斷能力的教學目標。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課堂忽視了實驗課程的講授,但在素質教育的改革體系下,加強生物實驗教學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是時代的必然要求。立足于長期的教學經驗,為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的能力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
關鍵詞:實驗教學;專業能力;實踐能力
實驗教學是高中生物教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一定的開課率是確保生物實驗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先決條件。生物實驗課程學習也是學生熟練掌握生物原理、概念的過程,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有效地鍛煉了自身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實際能力,所以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課堂對于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課程內容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高中生物實驗課程的教學現狀
高中生物實驗課程不被重視,甚至存在課程的開課率不足的問題。導致生物實驗課程遭遇這一教學困境的原因包括主客觀因素。主觀因素主要是在高考中對學生實踐能力沒有具體的考核要求,在沒有分數壓力的教學情況下校方不太重視對生物實驗課程的開設。客觀原因主要表現在部分實驗素材取材有困難,比如部分實驗材料對于實驗室的溫度有嚴格的要求,而部分院校的客觀條件難以符合標準;另一方面主要表現在生物實驗課程的教授繁瑣而且見效慢,所以老師普遍采用講授的教學方式。主客觀原因共同導致了生物實驗課程的教學處于尷尬境地。
二、高中生物實驗課程能力培養策略
由于教師對高中生物實驗課程的教學地位缺乏明確的認識,導致該課程的操作過程并不規范,為提升生物實驗課程的教學地位以及認識到該課程對于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意義,我對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提出幾點可操作性的建議。
(一)提升老師生物實驗的專業性能力
培養杰出的人才需要高水準的老師為其保駕護航。但是在我國目前的高中生物實驗課程的教學環境下,由于對實驗環節的忽視導致老師的實驗技能也有所欠缺。所以,為確保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老師必須加強對實驗課程的重視,不斷進行專業學習,以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
(二)更新教學觀念,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優良的教學行為需要先進的教學理念作指導,故而老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思考,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解決實際的課程困難。由于學生的知識理論基礎參差不齊,不具備充足的解決問題的實力,因此老師需要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指導,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與此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態,充分尊重其個性發展,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的實驗教學中,引導幫助學生得出實驗結論。
(三)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立足于老師長期的準備過程
生物課程實際上對實驗教學的要求很高,簡單通過講解來強迫學生接受實驗原理只會使生物教學課程轉變成知識點的背記過程,學生對原理基礎缺乏深入的理解。但是在我國的教學設計中很少開設實驗類的課程,所以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素養較低。當前,保證生物實驗課程的有序開展面臨著眾多的不利條件,這就需要老師在開課之前進行充足的準備。對于課程上的危險操作、意外事件作出具有可預見性的防范,以保證該事件發生時得到及時專業的解決。
(四)依據課程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由于實驗環境與教學設施的客觀影響,導致老師無法進行系統性、全面詳細的實驗教學,只能依據實際的教學環境與課程內容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實驗進行重點教學,以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學生重視實驗結構輕視分析過程的現象也普遍存在,這就要求老師建立正確的評價體系,不要唯結構論,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實驗結構在實驗過程中的意義。
高中生物實驗課程的開設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實驗分析推斷能力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與方法,但是在我國,由于主客觀的原因導致生物實驗課程的開設面臨尷尬的教學困境。在實驗課程中提升學生的能力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需要老師對生物實驗課程的教學意義有全新的認識,另一方面需要老師加強學習,不斷增強個人的專業素養,與此同時,進行充足的課前準備,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實驗案例具體講解,對于提升教學效果、節約教學資源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劉道玉.創設教育概論:談知識·智力·創造力[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9.
[2]劉永中.創新意識給你的思維插上翅膀[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
[3]魯克,周義澄.創造心理學概論[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
[4]羅伯特·沃爾森.異想天開:創造性思維的藝術[M].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90.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