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明
【摘要】物流管理人才是物流企業向前發展的一大重要保證,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要清楚的認識到哪些地方存在著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本文指出了我國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過程中存在地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我國物流管理;培養模式;問題;培養策略
![]()
一 我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中的應用有差距
我國的很多物流企業在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上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在培養的過程中理論知識方面的培養要多于實際的實踐行動,也就使得管理人才在培養中學到的管理知識與實際工作中的需要有著一定的差距。所以使得這些物流管理人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或者是書本上以及培訓中沒有學到的情況就不能及時的做出有效處理,致使問題的影響不斷擴大,對物流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同時理論與實際的偏差也使得管理人員在管理物流企業的時候就會顯得力不從心,由于對實際情況的不了解以及行業發展認識的偏差,使得很多物流管理人員在物流企業項目開發的時候缺少足夠的膽識和魄力,也就使得下面的員工不能認真聽從這些管理人員的管理,所以這些管理人員在物流企業就很難形成自己的威信。相當一部分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以學科教育為主,忽視高職專業自身的發展的規律,把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辦成了本科物流管理專業的壓縮型,過分重視學生的學歷教育和理論體系的完整性,沒有針對地方經濟發展、特別是針對物流管理職業崗位所需要的技能來進行專業建設和專業開發,大多數是跟著感覺走,存在較大的盲目性。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開發缺乏對社會發展狀況的敏銳洞察力,不是在對區域經濟結構、物流產業結構和物流技術結構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建設,專業開發不能根據物流產業發展變化及時調整。許多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倉促上馬,教學設備、實訓基地、教師隊伍等條件缺乏,專業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缺乏保證。第二,沒有切實解決專業口徑寬窄的問題。物流管理職業崗位體系是一個動態系統,口徑過窄的專業不利于受教育者的職業變遷或方向轉移,口徑過寬的專業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第三,沒有形成既有相對穩定性,又有高校教育靈活性的專業開發建設思路。
(二)沒有強大的師資力量,造成教學水平較低
我國的高校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水平上不去的一大原因就是我國高校中具有高水平高能力的教師數量比較少。他們中的很多教師很多只是在學校學習中比較優秀,在當上大學教師之前根本就沒有實際的物流管理方面的管理經驗,他們也是憑借著學到的書本知識以及聽到別人的經驗來進行教學,對于物流企業的實際情況不是十分的了解,對于當前的物流發展形勢更是缺少清楚的認識,也就不知道在實際的物流管理的工作中需要什么樣的管理人才。所以就造成了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只能向學生灌輸書本上知識以及他們聽說到的實際例子,有很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潮流了,甚至已經是十分過時的了,學生學到的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識不足以幫助他們在今后實際的物流管理工作中的工作的很好,也就造成了前面提到的那種情況就是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與差距或者是學到的物流管理知識不能幫助其適應實際的物流管理工作。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許多高職院校不管自身的條件如何,爭相開辦物流管理專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其結果是部分學校的教學條件達不到培養合格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目標的要求,其培養出的人才質量打了折扣。其中特別突出的問題是學生的實踐條件達不到培養要求。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主要是具有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必須要通過大量的實踐實訓才能達到目的,但在我國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中,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實訓條件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學校熱衷于把大量的經費用于改善教學環境上,把實踐教學條件當成一個軟指標,對實訓基地建設投入的資金的很少。二是部分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校內實踐教學主要是由物流軟件來完成,由于硬件投入相對較少,真正擁有校內實踐教學條件的學校非常少。三是校外實踐安排缺乏合理性,管理不到位,有些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實踐活動只是利用假期讓學生自我實踐,管理松散,即使組織學生到校外實踐,也主要是以見習觀摩為主,不能很好地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
(三)在培養中不能做到與國際一流水準接軌
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高校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時候往往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和辦法,高校在培養過程中更是基本依靠課本內容。對于國際物流方面的最新發展變化講解的很少,對于發達國家和先進的物流企業中的先進的管理辦法和管理思想學習的很少,所以就造成了我們的培養方法與國際處于脫軌狀態,所以一些國際的先進管理辦法和管理經驗不能讓我們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學習和掌握到,這位我國的物流發展埋下了很大的隱患,這種現象的出現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物流與國際接軌的發展進程,由于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過程中缺少國際的發展眼光使得我國的物流管理人員就沒有開展全球戰略的思想,使得我國的物流業就很難走出去與國際接軌和參與國際分工中去,我們都知道國際物流是對于中國在開展國際貿易方面會起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國際物流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如果能夠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將十分有利于我國開展國際貿易,所以如何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過程中具有國際一流水準將會對我國發展國際物流產生重要的影響。
(四)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訓體系不健全
我國的物流管理人才培訓主要就是兩方面,一方面就是科班出身的學校培養教育,另一方面就是考取物流從業資格證之后在上崗之前經過一個短期的培訓就進入了管理崗位。這兩種培訓模式都不能培養出合格的具有高能力高素質的物流管理人才,由于學校的學習內容和培訓體系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物流管理中的實際要求,所以在學校的學習與實際工作需要是有差距的。另一方面由于崗前培訓的時間很短,同時崗前培訓的內容也是十分的符合物流管理的標準,還沒有一個標準化的評價體系,不知道和無法確定物流管理人員在崗前培訓中取得了成績是否合格和符合實際的工作要求。由于又缺少對在職物流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得我國很多的物流管理人員的知識得不到有效的更新與補充,不能讓他們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這也就造成了他們的儲備的物流管理知識過于陳舊和老化,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就不能很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對物流企業的發展將會造成一個非常大的不良影響。
二 我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管理培養策略
(一)做好理論聯系實際,多組織管理人才參與物流的管理實踐
物流企業在培養管理人才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對他們實際能力的培養,多組織這些管理人才參與物流方面的管理實踐,多給他們嘗試的機會,給他們犯錯誤的機會,在培養的過程中不能對他們過于嚴格,要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培養的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學到真知識,通過實踐來檢驗學到的管理知識,用實際行動說話。在對他們提出要求的同時也要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在物流管理中不能過于死板和老套,因為培養一名合格的物流管理人才需要物流企業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的,在對他們進行物流管理的過程中還要讓他們樹立企業責任意識,身為管理者更要以身作則尤其是關系到企業形象方面,管理人員更要首當其沖的去主動維護企業的形象。
(二)提高教育水平和師資隊伍的水平,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出更多的物流管理人才
學校教育擔負著為社會發展培養各種人才的責任,對于物流管理方面更是如此,所以要努力提高我國高校的物流管理方面的教育水平。提高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育水平首先就要配備高水平的教師,提高教師隊伍的能力素質是必須要做到的,首先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不能只懂得和掌握書本上的知識,或者是只懂得理論知識對于實際的物流管理工作了解的很少這是遠遠不夠達標的。所以高校在聘用物流管理方面的專業教師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其實際工作經驗的考量,不能學歷很高而缺乏對物流管理方面的實際工作經驗。還有一種方法是比較可行的,就是企業與學校采取聯合辦學的方式進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企業可以指派物流管理經驗比較強和物流管理工作做的比較好的管理人員去高校中對學生進行課堂的教學,因為他們可以把最新的物流管理方面的發展情況很好的講授給學生知道,學生可以隨時了解學習到課本以外的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對于物流管理方面的最新發展情況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和掌握。同時由于是物流企業與高校建立聯合辦學的合作關系,對于在學校中培養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企業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物流企業和高校可以多組織學生去物流企業參觀和實踐進行實習工作,這樣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將學到的知識與實際工作進行一個很好的有機結合,將學到的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機會,學生的物流管理方面的能力素質將會得到一個極大地提高。
(三)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過程中要做好與國際一流水準接軌
上面提到的我國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次方面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學校的教育培養都沒有做到與國際一流水準進行一個很好的接軌。所以無論是企業還是學校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時候一定要將眼光放的更遠,用國際一流水準的物流管理技術和經驗來培養我們的物流管理人員。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物流企業可以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出國考察學習,向發達國家或者物流發展較快的地區學習,學習他們的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模式,用學到的物流管理知識回來為我們自己培養物流管理人才服務,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看到自己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方面的不足,通過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方面的不足在不斷進步和改進培養模式的過程中來努力培養出屬于自己的物流管理人才。
(四)建立健全物流管理方面的培訓培養體系
上面提到了我國在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主要有兩方面,也就是學校學習培養和企業的崗前培訓兩種模式。這兩種培養體系都有著自己的弊端也就是不足之處,在學校的學習中雖然能夠學習到豐富的課本知識也就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 但由于教材中存在著很多不合理之處或者是與實際出現偏差的地方也很多,這就造成了學生學習到的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不能適應當前物流管理的實際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崗前的培訓時間較短,不能學到太多的物流管理的知識也就在物流管理的能力上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同時由于缺少有效的評價體系使得培訓工作的好與壞都不能得到一個有效及時的評價,所以一定要建立健全這種崗前培訓的評價機制。對員工的崗前培訓情況要進行及時的跟蹤評價,看這些員工進過培訓之后是否取得了真正的進步尤其是物流管理方面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結語
物流管理的培養關系到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前景,培養物流管理人才需要物流企業與政府、學校的全方位共同努力來完成。雖然在培養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但只要我們肯認真學習和不斷完善培養的方法就一定可以為我國的物流業培養出越來越多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符瑛,我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9(3):305-305
[2]段彪,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2(26):133-133
[3]于春田,劉學亮,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33(2):58-60
[4]佟芳庭;王利;;基于能力培養的物流管理課程教學優化探討[J];北方經貿;2010年01期
[5]趙偉;;創新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商貿;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