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
摘 要:歷史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歷史可以讓人理解、認識過去,同時也可為未來的事物演變作參考依據。“以史為鑒”是人類不斷向前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歷史作為初中課程之一,怎樣才能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首先介紹了歷史的概念以及歷史學科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我國目前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最后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化初中歷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歷史教學;效率;愛國主義
一、歷史的概念以及歷史學科的重要性
(一)歷史的內涵及范圍
歷史從廣義上說,是一切事物的演變過程,從狹義上說是人類社會與文明發展的過程。學習歷史對人類、對國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歷史學科的重要意義
1.增加學生對人類文明的認識
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曾經創建過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文明成果,如埃及金字塔、奧林匹亞宙斯巨像、巴比倫空中花園以及中國的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等,這讓人們認識到古代人民的文明與智慧,開拓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
2.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我國的農牧業、雕刻繪畫藝術、數學天文歷法、冶金等都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這對世界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3.教學生如何做人
歷史人物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名垂千古的中外人物有穆罕默德、牛頓、孔丘、蔡倫等,臭名昭著的有秦檜、希特勒等,經過歷史的評判,學生很容易明白應當要做什么樣的人。歷史可以讓學生明白以后的做人方向。
二、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式陳舊單一
我國中學目前的歷史教學依然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單一的講課—作業—復習教學形式令學生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的認知,而是以歷史的背誦、歷史的考試為主要學習動力,這違背了歷史學科對學生的培養目的。
(二)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
歷史一般以過去的事和人為主要內容,而且教材一般都以文字或者黑白圖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在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這樣的教學方式與生活中的彩色社會形成明顯的對比,不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三)強調社會價值,忽略學生自我發展
歷史一般講述的都是大是大非、大善大惡,因此,這常常與社會價值觀聯系起來,而對學生來說,這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似乎離現實很遙遠,自己更沾不上邊。空洞的歷史教學只會讓學生考試更好,而不是發展得更好。
三、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指的是利用電子計算機或者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經過幾年的嘗試,其教學效果得到大大改善,其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有著眾多的優點。
(一)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歷史內容枯燥,與現代生活關聯小,這是學生對歷史的普遍看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看相關的歷史影片或播放教學PPT,這便可達到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學生吸收知識的效率
據統計,大部分學生認為借助多媒體教學比傳統的教學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對于歷史教學亦是如此,初中生學習科目眾多,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增加學生的記憶壓力,而歷史的記憶點以及對歷史的評價僅僅通過課堂講解,學生的吸收效率不高,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參與教學,則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吸收能力。
(三)開闊學生對歷史的視野
歷史大部分是黑白色的,僅僅依靠書本難以將歷史知識完整地展現給學生,而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更能將歷史“重現”,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其對歷史事件有自己的認識。
四、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歷史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方式之一,多媒體教學包括多媒體室教學、網絡教學等。學習歷史是為了了解過去,面向未來,歷史是過去的事,利用現代技術,多媒體教學能夠清楚地展示出歷史的發展。
(二)課堂教學轉變為課堂生活
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我國現代中學教學的要求之一,歷史教學也一樣,歷史課堂教學應當盡量向課堂生活轉變,根據學生對歷史的疑問或是對歷史的看法,借助網絡信息或者手機查詢,給學生進行講解,消除平時課堂的嚴肅性,緩和教學氛圍,促進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情景體驗教學
情景體驗是歷史教學的重要教學方式,由于歷史關乎的人物和事件較多,對當時人物的做法或想法也沒有深刻的了解,通過安排學生進行歷史劇的表演或者觀看相關的影片,可以使學生置身于歷史場景中,親身體會過去的歷史,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記憶,還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知歷史、感悟歷史。
歷史教學是學生了解歷史、傳承文化、學會為人處世、明辨是非的重要途徑,歷史教學質量關乎學生對歷史的認識。文章主要探討了現代信息技術對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初中歷史教學是促進學生對歷史認知的高效教學方法,也是今后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符廣梅,劉海濤.信息技術背景下優化初中歷史教學的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
[2]周憶陶.運用教育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6).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