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霞
【摘要】提高在高效課堂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要把握以下幾點: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情趣和學習的興趣;放手讓學生唱主角,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創新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
【關鍵詞】高效課堂;激發興趣;大膽質疑;有效評價
![]()
高效課堂教學是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從課程改革的角度講,是指在班級授課中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最優化。而40分鐘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教學效益的最好、教學效率的最高是每位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作為老師要用豐厚的知識、用孜孜不倦的熱情、用巧妙的課堂引領來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有效學習。我認為只要好好把握幾個關鍵的環節,就能夠輕輕松松地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情趣和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能激發和引導人們從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種事物的底蘊,直接促進其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有效地誘發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教與學就能得到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說開發高效的語文課堂,激發興趣對語文教學而言、對學生的學習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策略,能達到語文教與學的雙贏效果?;谛畔⒓夹g的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能滿足兒童好奇的心理特點,符合兒童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多媒體課件圖像清晰、色彩逼真,展示過程、顯現內容十分簡便,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巧用信息技術,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實現多渠道信息交流,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起學生聽、說、讀、寫的興趣。如在教學《海底世界》一文時,我首先用多媒體展示海底各種動物活動的圖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學生邊眼觀畫面,邊陶醉于海底的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神奇世界中,產生新奇感。這樣,就會很快地進入學習情境中,內心產生探索的欲望,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使他們輕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本節課的教學效果非常好。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多角度、全方位的學習平臺,為學生形成一定的語文能力,提供了嶄新的天地。同時也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枯燥乏味,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信息技術對語文課程教學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合理地、巧妙地使用信息技術,使它成為語文教學中真正有效的輔助手段,促進語文高效課堂。
二、放手讓學生唱主角,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發現過程,能夠同時體驗到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因此,教師應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課堂“活”起來。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學“語文”,用“語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努力創設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勇于參與課堂教學,是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課堂教學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讓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使學生的身心和諧地發展,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每個教師都應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教導學生:教師不是萬能的,教師也會犯錯誤;在很多方面,同學們并不比老師差。例如在電腦方面,我就要虛心向你們學習。我們師生之間是互教互學的關系,好學生應當敢于質疑。在這種坦率的學習氣氛中,教師非但不會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師生之間的關系會更和諧融洽。
三、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創新能力
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質疑問難能力。引導學生讀題、審題,圍繞題目提出問題,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題目的脈絡和內容。比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可這樣設問:“島”是什么意思?“群島”又是什么意思?“西沙群島”在什么地方?“富饒”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樣引導學生通過對“富饒的西沙群島”的分析探究抓住了本文的中心線索和內容。除了課堂教學訓練學生質疑能力之外,應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實際,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身邊日常事務提高質疑問難的能力??傊?,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一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一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四、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
有人說,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仿佛都是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間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能對學生適時而恰當的表揚,就會讓學生走出失敗的陰影,增強成功的信心。只有讓學生參與評價才真正體現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讓學生積極參加到評價活動中。評價的內容、方法以及標準的確定都要由師生共同參與制定。這樣在才能實際的教學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融洽了師生的情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讓課堂生動了起來,讓學生活躍了起來,讓教學效率提高了起來。
總之,實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將有重要作用,我們一定要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效率,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相信隨著我們不斷探索研究,實施高效課堂的步驟將會越來越完善,一定能夠輕松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