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歡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創新教學已經成為高中物理教學活動發展的必然方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方式,更要嘗試用全新的方法實施教學。用創新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探究中習得更多的物理知識,有利于其物理學習水平的提高。在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有利于高中物理創新教學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高中物理 創新教學 現狀 方法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259-01
前言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行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要重視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掌握了物理知識,才能使物理教學目標得以實現。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究中明確個人學習能力,找到學習的樂趣。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形成創新學習思維,會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
一、高中物理創新教學的現狀
1.高中物理教師創新教學意識不足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落實創新教學,需要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與實施者認識到創新教學的重要性,認可創新教學的價值。但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師隊伍中,大部分教師沒有創新教學的意識。這些教師過于信賴上一輩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經驗,認為傳統的灌輸式方法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思維,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認為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不進行教學創新,也能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落后的理念讓高中物理教學的創新發展存在困難。
2.高中物理創新教學環境不佳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競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才競爭越激烈,社會與家長對教育工作的期待就越高。目前,成績對于高中學生的個人發展來說有重要影響。學生只有取得好成績,才能考取好大學,有遠大的前程,這是許多家長的共識。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家長希望教師不擇手段去提高孩子的成績,學校也希望教師通過滿足家長的需求擴大學校的生源,穩固學校在教育界的地位。錯誤的社會輿論影響了教學環境,高中物理教師面臨較大的創新壓力。
3.高中物理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有限
所謂創新教學,就是要在創新教學思想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高中物理教學創新,需要教師將豐富的教學活動引入到高中物理課堂中去。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習慣了單一的教學方法,一時間也找不到創新的教學方法。對于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的教學手段,教師不知道如何去應用,也不知道如何與班級內學生的特點結合在一起。創新教學方法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創新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的落實。
二、高中物理創新教學的方法
利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需要教師提高個人專業素質,積極去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嘗試應用新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進步。
1.加強教學內容改革,促進創新教學
教學內容,是一切教學行為的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活動設計的基礎。高中物理課堂是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的,但教學活動也不必要一板一眼地從教學內容出發。教師要全面分析班級內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從學生的起點出發進行教學設計,盡可能促進教學內容的合理化。合理的教學內容,能夠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中學生積極去探究。在教學內容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全面閱讀教學大綱,了解高中學生現在所具有的物理知識,針對新的授課內容進行拓展。適當的刪減與拓展教學內容,是教學創新的前提。
比如在講解《力的分解》時,學生已經學過了力的合成。在力的分解知道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去掉力的分解概念講解環節,讓學生利用逆向思維從力的合成出發,自己去探究力的分解概念。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到課堂中,拓展教學內容,讓高中學生理解力的分解特點,有利于教學創新。
2.利用實驗教學活動,促進創新教學
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有所提高,只從課本上的文字入手,學生很難理解物理知識點,也很容易產生物理學習的畏難情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積極利用實驗組織教學,有利于高中物理學科特點的突出,更能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高中學生參與到實驗操作活動中,就變成了物理知識的探究者與驗證者,他們的學習態度更加積極,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在過去的高中物理課堂中,大多數實驗都是由教師操作給學生演示的。演示型實驗活動只能讓學生觀察實驗操作的過程,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識。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物理學習體驗,給學生機會去參與實驗,去驗證物理知識。
比如在講解電流的熱效應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實驗的器材,讓學生開動腦筋去設計實驗。像電源、導線、塑料棒、冰、開關、小燈泡等,讓學生自由結成小組,連接有效電源,驗證電流的熱效應。給高中學生發散個人思維的機會,促進高中學生成為實驗活動的創造者與實施者,有利于物理教學進步。
3.利用課堂師生互動,促進創新教學
師生關系的創新,是高中物理教學創新的一部分。在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出新的今天,教師要認識到師生關系對教學活動最終成效的影響。教師要認清學生與教師在課堂活動中的地位與角色,給學生更多表達個人學習看法的機會。讓學生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有利于物理知識傳授過程的順利化。
比如在講解電磁感應現象時,教師可以利用提問的方法引出新知識。“我們學過了電流的熱效應,你們覺得電流還會有什么效應呢?”,用這樣的問題引導高中學生發散思維,發揮想象力,將自己認為有可能的效應分享出來。教師要就學生的想法進行進一步討論,促進高中學生在物理課堂中思考問題,成為創新的主體。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需要教師的努力,也需要學生的配合。教師要積極更新個人教學觀念,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更要關注高中學生物理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重視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與學生參與,讓學生能夠融入到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動手活動中來,有利于物理知識的內化與吸收,使學生成為創新的物理學習者。
參考文獻
[1]唐海林.新課改下高中物理的創新教學[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12:151-152.
[2]鄧李娟. 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思考[J]. 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1:60-61+64.
[3]馬紅梅. 試論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創新教學策略[J]. 才智,2015,03:128.
[4]徐新明. 新課改中高中物理創新教學探析[J]. 學周刊,2015,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