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國
摘 要:現階段教育發展的現狀表現為不均衡,山區和偏遠地區發展的不理想。督導的確能促進學校的教育均衡發展,但是要注意從多方面努力,做好教育督導工作。
關鍵詞:教育督導;思考;教育現狀;均衡發展;團隊;敬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380-01
實施教育均衡是實現教育整體發展和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抓教育均衡發展,重點是抓農村學校的發展,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學校的發展。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比較差,學校師資水平較低,甚至部分學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這就需要在每一次的督導工作中及時發現,及時解決這樣的問題。
一、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現狀
1、辦學條件不均衡。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教師工資、教育工作經費等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很大壓力,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公共財政體制保障機制難以建立。雖然財政對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長,但仍不能滿足發展需要,特別是對農村中小學的投入明顯不足。城鎮中小學大都配置了實驗室、圖書室和遠程教育設施,基本能滿足平時的教育教學需求。而農村中小學條件十分落后,基本上沒有任何教學輔助設施,有的村小甚至沒有運動場、體育器材。學生公用經費投入存在倒置錯位現象。在制定中小學省均公用經費標準時,沒有考慮到村級小學的辦學成本,小學生均辦公經費過低,村級小學辦學經費捉襟見肘。
2、師資配備不均衡。現在的教師配備存在學科結構和年齡結構失衡的問題。在村小等學校,英、音、美等學科教師嚴重不足,有些學校根本沒有常識學科和藝體學科的專職教師。以我們縣為例,,現有農村的學區和村小基本沒有專職的常識和藝體科教師。據調查統計,很多偏遠學校的學生很少上體育課。小學教師年齡日趨老化。我校小學教師15人,最小的27歲1人,30—40歲2人,40至50歲3人,50歲至60歲9人,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而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喜歡接受生動活潑的教育。由于師生之間較大的年齡距離,小學教育的現狀離素質教育的要求相距甚遠。
學科結構嚴重不合理。我校小學班級6個,要開齊音、體、美課,而這三科專業畢業的教師,沒有一人,全部為空缺;開英語的班級三至六年級全校共4個班,可中師以上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只有1人;一個人教4個教學班的英語,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3、生源分布不均衡。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最優質的教育,從過去的“有學上”到要上個“好學校”轉變。農村學生開始向城鎮學校流動,城區薄弱學校學生開始向優質中小學流動。一些擁有優質資源的學校無序招生、盲目擴班,而有的學校學生流失嚴重。以我們鎮為例,據測龍門小學和英莊小學每學期應招40人左右,由于不少學生流向鄰近的中心小學和實驗小學,實際只能招到120人左右,目前在校學生僅剩100多人。
二、教育督導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強化督導評估工作,規范教育教學的均衡發展
近幾年來,國家、省、市有關的普通中小學幼兒園督導評估工作的有關要求,有關規定,有關標準已經很多了,深入了各級各類小學幼兒園,認真抓了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師資建設、學生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的督導與評估,促進了學校教育的均衡發展和教育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是,力度還是有些不足,教育均衡發展還存在這樣那樣的遺憾。主要的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規范督導流程。我們可以編印《教育督導與評估手冊》,印發到各中小學幼兒園,定期舉辦教育系統領導干部培訓班,組織認真學習,結合實際教學工作展開研討,建立學校教育督導自評制度、督導結果反饋制度、跟蹤復查制度、教育督導總結表彰制度。成立學校督導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落實督導流程。知道學校開展自評,幫助學校撰寫自評報告。在學校自評的基礎上,再下發評估通知書,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深入了解學校的實際情況。然后下發整改通知書,跟蹤復查抓整改。使督導評估真正成為教育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機制。
(2)幫助學校確立辦學理念。一個辦學理念是一個學校的生存根本,辦學理念合理了,學生才有了學習的目標,學校的師生的精神面貌才可能出現嶄新的變化,辦學效益才可能有顯著的提高,學生的發展和教學質量才能有較高的水平。
(3)幫助校長樹立明確的辦學指導思想。這種思想要深入到學習的督導評估中,而且還要幫助校長樹立依法治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孜孜不倦的終身學習思想、盡心盡力為師生服務思想。而且要把學習的辦學思想納入對學校的靠海評估之中。
2、建立督導監測體系,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使各項措施真正落實到位,應該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監測評估體系。首先建立常規管理檢查制度。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每學期組織檢查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基層學校進行檢查和指導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每年年終,認真做好常規管理檢查、年終考核、獎懲工作,并按照“全面、公正、客觀、科學”的原則評出“常規管理優秀學校”和優秀校長,召開現場會和表彰會授予獎牌和證書,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優良風氣。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通過教育督導全面監測和評估,著重抓好學校領導、師生員工、教育教學、體育衛生安全、校園以及后勤工作的管理,努力促進學校的各項工作均衡發展。其次建立工作報告制度和情況通報制度。根據常規管理的要求,定期、及時、準確地報告本單位各項教育教學的進展情況和完成目標的措施。同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堅持對所轄學校的運行情況進行跟蹤分析,掌握各校的運行態勢,并定期通報督查、檢查情況,對學校的各項工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通報,以便能及時進行整改。最后建立審計檢查制度。定期對學校的教育經費管理、使用情況的進行審計檢查,保證均衡發展經費的落實。
3、把學校的團隊精神和教師的敬業精神納入督導和評估工作中來。學校的團隊精神和教師的敬業精神對于一個學校的發展十分重要,所以要把這兩種精神納入督導和評估的工作中來。這就需要在教育教學的督導中,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把這兩種精神核實核準,真正起到一定的作用。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農村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我國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只靠教育領域內的調整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相關的社會制度、政策機制予以保障。要建立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機制,逐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進而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