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莉
摘要:文章剖析了小班化教學的基本內涵和主要特征,深入探討了《跨境電商英語》課程開展小班化教學的必要性及改革實施過程,對高職小班化教學的實施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跨境電商英語;小班化教學;實踐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41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首批小班化教學改革示范項目《跨境電子商務交際英語》課程小班化教學改革成果之一。編號:2015xbh003
一、小班化教學的內涵及特征
小班指較少班級學員額數的教學班,是教育組織的一種空間形式。按當代發達國家的小班化教學配置和我國具體情況,一般認為班級學員額數以20~30人左右為宜。小班化教學遵循個性化教育的理念,奉行“教育機會均等”原則,立足兒童和青少年的差異性,指向成功教學,在教學內容上要求提供具有較大選擇性的課程體系。小班化教學不是簡單的班級規模的縮小,而是通過班級人數的減少而實現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的、多向多面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二、《跨境電商英語》課程開展小班化教學的必要性
在我校大力鼓勵學生從事跨境電商創業的背景下,開展小班化教學有著較大必要性。
1. 學生需要引導者。
學生受到創業氛圍的影響,對創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可是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缺少必要的指導,普遍會感到迷茫,做跨境電商創業更是找不到方向。大班教學使教師容易顧此失彼,難以照顧到每位學生,往往會忽視對部分學生的引導。
2. 英語語言學習的特性。
小班化英語教育有利于開展人人參與的多樣性的教學活動。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大班和小班之間教學最大的差異性就在于學生獲得語言訓練機會的不均等。在大班教學中,盡管很多小組活動也是人人參與的,但是并不是每位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和欲望。時間一長,有些經常被老師忽略的學生失去了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還有的學生總是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中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們寧可不被老師叫到。在小班化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活動可以要求人人參與、人人發言。《跨境電商交際英語》以實際為語料,以對話形式呈現,更加需要每個學生參與,也只有在小班教學中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3.學生創業能力不同。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創業能力也有差別。有的學生腦子活絡,學習能力強,只要簡單指點一下自己就可以開出店鋪,順利接單。而有的學生則需要手把手一步步教。在小班級里才能更加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差異并及時因材施教。同時通過分組小班化教學,可以增強同學們之間的聯系,相互了解和學習創業經驗,培養同學在創業過程中的相互幫助和合作,最終形成同學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團隊等。
三、小班化教學的過程
教改組老師面向全校有意從事跨境電商創業的學生開設了為期兩個學期的《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每班人數不超過30人。對學生進行調查、分組,使用自編教材并利用微課、慕課等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1.在教學對象的處理上,對選修該課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創業意向及大概的英語水平。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以小組形式開展課內外教學活動。
2.在教學內容上,采用自編教材《跨境電商交際英語》并讓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繼續收集實用的句子。教師制作了大量的微課、視頻資料供學生以自學,有利于學生課后利用零碎自學,既方便了創業學生靈活安排學習時間又不會漏學知識點。
3.在教學方法上,靈活運用微課、翻轉課堂、慕課等教學方式。經過反復的實踐與改進,學生基本上能做到課前在線預習上課內容并提前準備好自己在課堂上要與同學們分享的創業和學習經驗。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展示店鋪,交流創業經驗及學習網絡交際英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課后,學生也可以通過在線課程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這種方式改變了以往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課堂狀態,更易于激發學生上課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學習吸收新知識。
4.在考核方法上,改變“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將學生的參與程度、團隊合作情況和取得的個體成長情況作為考核學生成績的重要內容。
四、取得的成果
1.加強了師生互動,上課效果明顯好轉
班級人數少,在課堂上師生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學生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能將知識學得更透徹。課后教師也能夠及時監督學生預習和復習并在線指導作業,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編寫一本真正適用于跨境創業人員的英文教材《跨境電商交際英語》。
為了更好地將英語學習與跨境電商創業相結合,外語外貿分院十多位老師在盛湘君院長的帶領下,編寫了《跨境電商交際英語》一書。該書的內容全部來自跨境電商的實際交際語境,經過英語老師和外教的多次編寫和修改,將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學生反映該教材內容貼近開店實戰,隨學隨用,有很強的實用性。
3. 班級里的學生每人都開出了店鋪,一半以上的學生實現了出單,并由此帶動了更多的學生投入到跨境電商創業的隊伍中來,擴大了跨境電商創業的影響力。
五、總結
經過兩年的建設,該門課程已經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小班化教學的優勢已經明顯地顯示出來,師生互動加強,聯系緊密,學生的反饋譜表良好。該課在校內得到了師生的普遍歡迎,在校外獲得了兄弟院校的肯定并在社會上得以推廣,得以服務社會。在今后的實踐中課題組將不斷改進和修正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課程建設。
參考文獻
[1]韋文亮.淺析小班化教學的理論依據和教育理念.科技教育創新[J], 2012,05。
[2]周耀威. 試析小班化教學的發展背景及其特征.四川教育學院學報[J], 2002,09。
[3]王冠玥,張建新.小班化教學的必要性及其對大班教學的啟示.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J], 2005,11。
[4]張壽松. 小班化教學的理論探討與實踐操作. 教育探索[J],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