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學競賽對學生的編程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要求高,課程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和枯燥,尤其對于各方面能力未發展全面的初中生來說,學習這樣的課程確實存在比較大的困難,尤其是理解其中的邏輯關系以及一些比較深奧的定義等。時間一長,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為了從根本上提高中小學生的編程能力和興趣,針對目前中小學生為了參加信息學奧賽而學習計算機編程的現狀,以及學校和社會只注重比賽結果和榮譽,并不關心學生的心理, 造成學生對編程語言的學習產生恐懼, 缺乏興趣, 以至于總體成績不理想。因此,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也是需要我們著手研究、探討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信息學奧賽 興趣 編程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48-01
信息學奧賽對學生的編程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要求高,在奧賽輔導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培訓教學過程中,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興趣轉變成愛好,讓學生因為愛好而戰,才能真正達到輔導的目的。根據近幾屆的輔導經驗, 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及編程能力。
一、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
信息學奧賽的輔導要看學生是否有興趣,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導師。要想讓學生喜歡信息學奧賽,熱愛編程,就要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要讓學生全面了解信息學奧賽,不論從什么渠道了解信息學奧賽。越早了解奧賽,才會有越多的同學們對信息學奧賽懷有興趣。其次,要使學生對信息學奧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會對奧賽感興趣,才會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1]。當學生認識到信息學奧賽是他的愛好, 那么便增強了他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有效溝通,鼓勵學生
多數同學有興趣參加奧賽輔導,又怕學不會學不好奧賽課程,比賽成績不理想,影響文化課的學習等等。這就需要教師該多和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相信自己。
要想長久開展信息學奧賽課程,輔導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讓他們相信只要對奧賽感興趣,和老師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在信息學奧賽課程中收獲很多知識;其次,多關注學生心理上的發展,常常和學生溝通交流,讓他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輕松自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最后,老師在平時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及時鼓勵學生。如在內容安排上,讓學生從編制小任務開始,雖然他們自己動手編制的任務難度低,但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會有很大的成就感,這便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2]。
三、方法得當,內容合理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對一眼能看到的東西是不感興趣的,但對藏在后面的奧妙卻很感興趣。”[3],學習奧賽課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應該是持久性的。
在輔導過程中,教師要做信息學的引路人,不只是教授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趣味學習,讓學生的興趣不會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加而減弱。那么,老師應抓住學生們剛開始學習的 “新鮮感”、“興奮感”,注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例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解釋難懂的概念;利用任務驅動方法讓學生注重學習容易理解的內容,增加學生的信心。
四、結合微課,創新模式
近年來,奧賽輔導的教學方式不外乎“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引,學生練”。這樣教學模式依舊以參賽為目的,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以及創新思維的發展[4]。
微課形式上強調片段化、碎片化,便于網絡傳播與學習。運用多種媒體技術制作微課,可以創新奧賽輔導的教學模式,實現課堂翻轉的新局面。由此,可以顛倒傳統的教學過程,由傳統的教到學,變成技術支持的學到教。即把重點、難點內容制作成相應的微課,學生完全可以在家里學習新知識,來學校上機做練習題編寫程序,將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用來交流討論和進行程序編譯的操作,這樣整個課堂實現翻轉。
學生對奧賽對編程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和樂趣;有了興趣, 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培養初中生對信息學奧賽的興趣成功與否,關系著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關系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好了這一點, 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提前挖掘有編程潛力的學生。
參考文獻:
[1]王樂秀.新課程下培育充滿興趣的科學課堂的實踐[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4, 3:27-27.
[2]龔艷.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學習Basic語言編程[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4, 18:70-71.
[3]吳光先.興趣,成就一切[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3, 4:492-492.
[4]張麗華,葉利華.基于微課程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探索[J]. 計算機教育, 2014, 6:48-49,52.
作者簡介:
張娜(1989.3-),女,山東人,碩士,在讀院系: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專業:現代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