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勇
摘 要: 目前高校數學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微課在高校數學數學中的應用顯示出優勢。本文從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微課的設計和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 微課 高校數學 教學應用
微課主要是以短小的在線視頻的形式闡述某一知識點,具有短小精悍、主題突出的特點。“短”指的是微視頻的時長短,一般在10分鐘之內;“小”指的是選題小,一般是針對某個知識點、某個習題或者某個學習環節進行選題;“精”指的微課的設計必須緊湊精致,包括內容的設計、視頻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設計等;微課的內容可以是講解某個概念,推導某個公式,證明某個定理,還可以是講解某個例題、某個習題等,主題非常突出。
近幾年,微課教學在國內教育領域迅速升溫,各個學科的中小學教師、大學教師都在嘗試將微課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的出現,產生了基于微課的新型教學模式,比如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基于微課的混合式教學,等等。因此,有必要研究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內容抽象,邏輯性強,計算應用廣泛,定義定理公式性質多,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的數學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板書講課,即使是采用了多媒體比如PPT輔助教學,但是學生仍是被動地聽課,沒有充分讓學生參與教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內容多、練習多、課時少、內容抽象、難度大、學習起來枯燥等問題,這些都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質量不高。而微課教學能夠分解知識點,降低內容難度,讓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課堂,具有較多優勢。
第一,可以緩解高校數學教學中內容多而課時不足的壓力。目前高校數學教學任務重,教學內容多,但課時少,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也有差異,將微課運用到數學教學中,課前讓學生先自學,課中討論講解,沒有理解的內容課后還可以觀看視頻繼續學習,直到理解掌握,避免了教師重復講解,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講課效率,緩解了教學課時少的壓力。
第二,可以有效銜接高校數學課程與中學數學脫節的內容,補充拓展知識。中學數學教材中刪減了某些內容,比如反三角函數等,而高校數學教材中把這些知識作為已知內容,且由于課時有限,教師無法很詳細地補充這部分內容,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內容。如果把這些脫節的內容制作成微課,并進行適當補充拓展,讓學生在課下自學,能夠彌補中學數學中沒有學到的知識,進而使學生在高校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內容。
第三,數學微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娛樂化教學。數學是一門理論學科,計算多、公式多、證明多、推理多,內容枯燥無趣,很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運用微課教學,在微視頻中加入動畫、圖片,并配以聲音文字講解,將枯燥無趣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將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提問,相互解答,并進行協作討論,成果展示,課堂富有活力,過程輕松歡樂,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
第四,微課教學可以讓學生主動學習,充分參與教學。微課教學,要求學生課前主動觀看微視頻,記錄遇到的問題,課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解答遇到的問題,并探索發現新問題,未解答的問題再由教師講解,課后進行練習鞏固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始終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數學微課的設計
一堂完整的數學微課應包括微課內容、微視頻和教學活動,微課的設計也應包括微課內容、微視頻、教學活動三個方面,這三方面都需要精心設計,才能使得內容易懂、學生愿學。
1.微課內容的設計。微課內容需要專題化,可以將數學課程內容分成幾大模塊,或者分成幾個專題,然后再將內容細分,分成一個個知識點,選其部分知識點錄制成微視頻。在選擇知識點時,應保證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內容設計需要系統化,首先,一個微課的內容是由某個知識點構成的,要將此知識點設計成“導入、新課、鞏固”三部分;其次,微課以“微視頻”為核心,還需要有配套的“微教案”、“微練習”、“微反思”等資源,從而形成完整的微課教學內容。
2.微視頻的設計。微視頻的質量好壞是能否吸引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需要精心設計微視頻。微視頻的主題應完整鮮明,內容應短小精悍。微視頻的構成要素一般為微課件、圖形、圖片、動畫、聲音、字幕等。數學是一門抽象、枯燥、難懂的學科,制作微課件時,要保證內容精要、文字精簡,關鍵詞應用彩色加粗字體重點突出,不同圖形、表格應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以便增強畫面效果,還應盡量配以圖片、動畫等,盡量將枯燥的內容化為生動,抽象的內容變成具體,增強數學微課的吸引力。同時,微視頻中還應加入字幕、講解,并使得字幕與講解同步。
3.教學活動的設計。每個微課教學中,包括學生的協作討論、自主探索、成果匯報、教師講解等活動,每個活動要非常具體,規定好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可在課前觀看微視頻,也可在課中,但是它們的活動有差異。課前觀看視頻,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課中學生再進行合作討論、成果匯報,然后教師進行拓展講解,課后進行鞏固練習;課中觀看視頻要求課上教師先進行知識的初步講解,然后針對某個知識點讓學生觀看視頻,進行討論,課后再進行鞏固練習。這些教學活動要在課前進行詳細合理的設計。
三、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概念性的內容可以使用微課教學。數學課程中存在較多概念性內容,比如函數概念、極限概念、微分概念、積分概念等,這些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不容易理解。將概念性的內容分割成一個個小知識點,并制作成微課件,錄制成微視頻,加入適當的圖形圖片,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地將概念講授出來,學生更能夠接受。如果課上學生沒有完全理解,課下還可以反復觀看微視頻學習,直到理解。
2.定理的證明、公式的推導等枯燥性的內容可以使用微課教學。枯燥的內容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中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使用微課教學,將這部分內容放在課前讓學生自學,課中主要對這些定理公式進行應用,這樣設計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學生在課中逐步失去興趣。并且,課前學生自己證明定理、推導公式,能夠加強學生對定理的理解和公式的記憶,課中應用這些定理公式,能夠鞏固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需要補充拓展的知識可以使用微課教學。根據教學需要,有時需要補充一些教學內容,有時需要拓展一些知識,但由于教學課時有限,無法將補充拓展的知識全部于課堂講授。可以使用微課教學,將補充拓展的知識制作成微課,讓學生課下學習。比如,高等數學教學中,講授反三角函數的導數時,應該補充反三角函數的概念;講授柱體錐體的體積公式時,可以拓展祖暅原理,等等。這些內容可以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下學習,對后續相關知識的學習很有幫助。
總之,微課是教學模式的一種革新,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并能夠給予學生更多學習和思考的空間,具有較大優勢。同時,不能忽視傳統課堂教學好的一面,應將微課與傳統教學相互融合,更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雯靖.基于微課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0):118-119.
[2]孟祥增,劉瑞梅,王廣新.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遠程教育雜志,2014:24-32.
[3]房廣梅.微課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98-99.
[4]李會功.基于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J].交流與反,2015:70-70.
[5]唐宏偉.《高等數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學研探,2007:34-34.
[6]謝云,陳芳芳,鐘志賢.基于問題求解的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5: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