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至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點。交互電子白板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媒體,能夠有效實現技術與教育的結合,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現階段,交互電子白板在國內小學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取得顯著成效,本文主要探討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化運用。
【關鍵詞】交互電子白板 小學數學 優化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35-02
交互式電子白板,也稱為電子白板,20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施樂公司研發,電子白板是一款大的、白色的,與數字投影機和計算機相連,通過投影機將計算機中的內容投射到白板,具有電子化、數字化及觸控功能為一體的白板,使用者通過手指或使用特殊的電子筆直接觸控白板,進行操作與控制[1]。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媒體逐漸走向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新一代教學媒體,逐漸取代傳統教學媒體,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促進教與學的雙邊活動[2]。然而,對這種新型教學媒體,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化運用引起了許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一、創設趣味情境,激發小學生的興趣
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小學生對教學產生好奇心,主動參與至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交互電子白板在創設教學情境中的運用,主要是運用其聚光燈功能、插入媒體功能、拖拽功能等數字技術,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運用交互電子白板的功能營造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與舞臺表演中的聚光燈功能一致,都具有突出重點、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在數學教學課堂中,運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突出教學重點內容,將周圍位置顯示為黑色作為背景,還可以根據具體需要將光斑的形狀設置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也能隨意設置圖形的透明度。
二、構建數學活動,發揮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交互電子版改變了傳統教學課堂的局限性,其強大的交互功能主要是指教師與白板、學生與白板、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技術的指導下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運用交互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繪圖功能、批閱功能等實現教學主體的良好互動,其中可以采用電子筆設計各項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體現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運用電子筆可以隨意在白板上操作,如果出錯還能夠擦除,主要適用于小學數學中幾何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畫一畫”課堂活動,讓學生運用電子筆在白板上畫圖并解題,更加生動的體現出數學題目的考點和解題思路。
三、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數學課堂花費大量時間突出重點,但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不深,還處于模棱兩可的狀態,長時間會影響對數學的興趣,產生厭學情緒,交互電子白板的運用能夠將數學難點通過深入淺出的形式展現出來,打破傳統課件缺乏靈動性的缺陷,給予教師充分的自主發揮空間,讓學生感覺數學并不難。例如在《平移與旋轉》的教學中,平移與旋轉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但學生對此類數學現象缺乏認識,運用電子筆任意調出一個平面圖形,例如正方形,通過電子筆的感應在電子白板上隨意平移和旋轉,學生能夠隨著教師的講解和操作觀察到圖形位置的變化,這種功能是傳統板書和電子課件不能達到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教學中,運用電子筆將兩個三角形圖形踐行旋轉和平移成為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通過這一系列過程發現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解決教學重點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四、構建數學資源庫,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交互電子白板還具有資源庫的功能,其自帶一個豐富的資源庫,主要包含教師數學教學的有用資源,例如教案、例題、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以公用圖庫的教育圖庫為例,其中還設置一個專門的數學學科教學圖庫,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可以搜索小學數學教學資源,不需要進行課件的制作,直接可以搜索并運用至課堂教學中,這樣有效減少教學備課花費的時間,教師可以將更多時間放在對教學情境的創設上,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除此以外,電子白板還具有保存和回放功能,教書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保存,會自動生成教學資源并保存于電子白板自帶的資源庫中,便于學生在復習課上使用,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總之,交互電子白板作為一種高科技教學技術,逐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學效率的提高發揮出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還需要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楊偉.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設計中交互電子白板應用的價值[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1):87-88.
[2]李磊. 黑板變“白板”,課堂更精彩——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 2011(78):73-74.
作者簡介:
丁兆峰(1972-),女,漢族,山東臨沭縣人,山東省臨沂市金雀山小學,小教二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