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政
【摘 要】 在“素質教育”和強調“全面發展”的教育背景下,數學教育教學必須適時調整教學目標、策略、方法等,以適應新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作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經驗,通過提建議的方式,指出了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注重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及加強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在現代數學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 數學教育教學;新型師生關系;教師素質;邏輯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3-00-01
在“素質教育”和強調“全面發展”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學新課標教學大綱對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提出以下建議:“教師應首先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數學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以及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也是課程的研究、建設和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數學專業素質和教育科學素質。數學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數學的學科特點,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對數學有較為全面的認識,提高數學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為未來發展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1]那么,如何實施教育教學才能達到上述要求,并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呢?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實際,談談本人的幾點做法和思考。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社會關系體系中一個多因素的關系體系,既反映了社會經濟、政治、道德關系,又包含有為達到教育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教與學的關系,也有情感行為的心理關系等。從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更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教育的過程是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和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的效果、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么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生的發展角度看,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優化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要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2],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經常找機會給那些所謂的“差生”進行認真地輔導,在思想上啟發和開導他們、在他們身上找出閃光點,并找機會在其他老師、同學們和適當的場合表揚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在進步,慢慢地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
2、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使其感受師生的平等,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
二、注重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3]教師勞動的基本手段就是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用自己的知識、才能、品質和人格魅力去影響、熏陶和感染學生,在傳授知識、開發學生智力的過程中實現教育的功能,同時把教師優良的個性心理品質潛移默化地投射到學生身上。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扮演多種角色,既是學生團體領導者,是家長代理人,是知識傳播者,是學習榜樣和模范公民,是執法者,同時,教師又應是學生的朋友和知己,還應是一名心理衛生工作者。教師的教育理念、專業水平和人格品質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師的素質必然決定著教育教學的總體效果。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人格,教師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達到目的,除了要有誠實、謙虛、勤奮、忠誠、自信、開朗、幽默、含蓄、檢點等基本品質外,還要有如下的優秀綜合素質,才能形成自我的人格魅力。(1)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學高為師”。“一個知識面狹窄的教師很難真正給予學生人格魅力上的感召。一個有威信的教師應該有淵博的學識,是教育的行家。他不僅要有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修養和扎實的專基礎知識,掌握教育教學規律,通曉教育教學業務,而且應有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風格,體現自我的教學藝術。”[4]一個博學多識的教師必須是一個不斷學習、勤奮學習、善于學習、終身學習、勇于進取的、可持續發展的人。在他們的身上應具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精益求精的優良品質。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一個對知識永不滿足的學者形象。(2)要有高尚的品德,具備師表的風范。“身正為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是學生的楷模,他們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力。(3)要有拳拳的愛心。冰心老人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教育成功的基礎是教師的愛心。教師擁有愛心才能對生活有一種熾熱的情感,只有愛生活才能愛學生,唯有愛學生才能全心全意地教好學生,只有愛才能贏得愛,才能得到回報。作為教師要善于創造條件,用真摯、豐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學生,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建立情感關系。
三、加強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數學教育是我國的一項基礎教育,它歷時最長,影響最大,應用最廣泛,是所有科學的基礎,是實現科學普及,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重要思想基礎。它的主要任務一是系統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二是在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方法。在某種意義上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思維方法和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養成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科學的工作方法,對他們今后的工作與學習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數學教育中,除數學知識外,還要有意識地注意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從教育理念上把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融入到數學知識的講授之中,使之具體化、形象化、知識化、技法化,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教師不可能伴隨學生的一生,但其思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尤其是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信息量大、各學科發展迅猛,知識爆炸,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教給學生,但可以教給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把握知識、如何發現問題,怎樣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因此,數學教育教學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一是使學生樹立明確的數量觀念,培養他們準確把握和分析事物的數量及其變化規律的能力;二是使他們做到在處理事物時思路清晰、條理分明,有條不紊地處理各項工作,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三是使他們學會利用數學上追求結論的廣泛性、證明思想的簡明性;四是再到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處理現實世界中各種復雜問題的意識、信念和能力;五是使他們學會如何從分析矛盾入手,逐漸從眾多雜亂無章的事物中理出頭緒,最終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面對困難局面的應變能力;七是使他們掌握靈活性和主動性。注重在改善所學的數學結論、改進證明的思路和方法中發現不同的數學領域或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拓展數學知識的應用范圍,在解決現實問題中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造力;八是使他們能夠根據所面對的問題的本質或特點,做出準確地估計和判斷,從而培養他們數學上的直覺和想象力,包括幾何直觀能力。
四、結語
總之,任何學科都具有極大的延伸性和特性,本文僅依據個人觀點及自身教學經驗總結出一些常規的數學教學方法和觀點,希望能為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借鑒參考,同時也希望通過數學教育改革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學習中充分發現自我,啟發學生的主體和內因意識,提高他們的社會競爭力和社會責任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數學課本配套教學用書·高一數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P2.
[2]徐吉志.淺談現代學校管理創新的新趨勢[M].遼寧教育出版社,2009.P56.
[3]武培民.教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J].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P13.
[4]趙學海.淺論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數學思想的培養[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8.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