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亞
摘 要:思維擴展能力是素質教育需要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其邏輯思維的概念是對客觀事物具有理性思維的反映。邏輯思維的縱向延伸是目前小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不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良好的思維能力基礎上,獲得學習道路上成功的保證牌。小學數學是由多種基礎性概念、理論、法則組成的基礎性教學內容。而小學生正處于思想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跨越的階段,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利用好小學生最佳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幫助學生不斷地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傳統的教學過程幾乎是“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使用“授之以魚”而不是“授之以漁”的教學方式,其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為了全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其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并能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利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進一步延伸學生的邏輯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結合個人的教學經驗,愚認為以下幾點策略對于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擴散
小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關乎學生整體知識水平的提高,而小學階段學生思維的有效延伸也與教學的每個環節密切相關。故教師要在備課時,對授課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精心的設置,要科學地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只要不是牽扯到思維大方向的錯誤,教師都要鼓勵其進行積極的縱向擴散,促進其個性化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授課的每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數的整除運算”時,教師應該充分設計好整除的數字,可以在黑板上先列出一組數字,讓學生回答哪些數可以被5整除,或者列出一組數,讓學生找出能被3整除的數字,在學生了解了整除的概念后,教師接著說:所謂的整除就是在做除后不會留下任何的余數。然后把學生分組,讓每個組均以出題的方式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進行“整除計算”的出題過程中,培養了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最后讓學生思考總結整除的概念,并讓學生從教師舉出的例子中不斷地進行總結、補充,再讓不同的學生進行“整除”概念的補充,全過程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把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逐步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細小環節中,可以有效幫助學生一點點挖掘其思維的創造力。當然,教師在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應該注意鍛煉的力度,每環節或者每節課都能滲入一點,從而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發展。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掌握學生邏輯思維的走向
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始終以教材內容作為授課的主體,有效地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授課過程中,在以完成教學目標為前提下,利用自己特色的教學手段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維擴散能力。例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時,除了考慮教學目標以外,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預習小數這一部分的學習內容,并讓學生自己理解小數,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活躍思維,然后再通過一個實際練習題,讓學生辨認哪些是小數,除了小數以外的其他數字是什么數?通過提問學生問題,幫助學生對其他百分數、整數、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以便學生進行下面的教學任務,同時有效地培養學生分析總結的能力。最后教師再逐步向學生引申小數分為哪幾種,如何辨認純小數、無限小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循環小數和混循環小數之間的區別和共同點,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本總結其間的區別和聯系,并讓其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將概括好的結論與同學們分享。這樣教師通過注重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自主學習,并不斷地進行比較,并在授課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引導,可以有效地把握學生邏輯思維的走向,并能很好地鍛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掌握基礎知識掌握。總之,數學教材處處體現邏輯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教材中隱含的邏輯因素,不斷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注重思維培養過程,把握學生邏輯思維的運用
邏輯思維培養過程要求教師在教學環節能夠把握好教學方式的“度”。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某個知識運算,同時也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這樣計算,它的推導過程是什么以及在計算應用題時要注重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例如,在教學“整數的四則運算”的過程中有一個運算法則叫“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過程叫做加法”,教師不但要要求學生計算正確,還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計算方式,減少計算的失誤率,如,25+36=?,教師要先讓學生將個位數和個位數對齊,百位數和百位數對齊,然后讓學生進行個位數與個位數相加,十位數與十位數相加,其注重講述算理的過程也是學生對該種問題進行進一步理解的過程。故教師要注重教學推導過程及計算的算理過程,此過程是對思維的發散和訓練的過程,可以有效地打開學生的邏輯思維。又如,講授“圓柱的體積”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圓柱的體積的計算公式,而且應該把其公式的推斷過程讓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讓其明白此公式的推理過程,并在一定程度上訓練學生在日常練習中運用此公式的能力,正確地找出解題思路,完善自己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全面發散學生的邏輯思維是學生數學水平提高的關鍵性因素,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總結、歸納、運用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并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具體的內容和材料,從而全面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參考文獻:
[1]喬燕.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
[2]孫延洲.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中學數學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金愛冬.數學教師信念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冷少華.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