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修訂教材的教學中增設“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課。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旨在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綜合與實踐活動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2-0240-02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修訂教材的教學中增設“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課。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旨在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是學生以體驗生活、積累經驗、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任務的一種學習活動,具有強烈的生活性、實踐性、研究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等特點,是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鑒賞與創新能力的綜合訓練。更是聯系數學與生活,體現數學運用價值,實現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力的提升的載體。如何正確詮釋“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內涵,演繹“綜合”與“實踐”的精彩?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整合數學知識,強調綜合性
“綜合”在知識經驗方面不僅表現為數學知識之間的整合,還表現為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與日常生活實際的整合,如:一年級下冊有一個“小小商店”的實踐活動課,因為學生有了一定的人民幣知識和簡單的購物經驗,所以教學中,創設購物的真實情景,首先讓學生在提供的購物情境中收集信息,然后模擬購物活動,讓學生人人參與購物,充分體驗取幣、付幣、找幣活動,學會與人合作,體驗交易的過程,解決購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這個購物活動,一方面既讓學生親身經歷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全過程,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讓學生了解簡單的貨幣文化,知道愛護人民幣,并學習基本的理財常識,學會合理安排生活開支,從小培養理財意識。也與語文教科書中設置的“勤儉節約”主題單元教學相得益彰。
二、激發學生興趣,注重游戲性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知識結構,設計有趣、可操作性的游戲活動,特別容易誘導學生的求知愿望,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參與認知活動,使學生在積極情感和已有知識經驗的支持下,自主地、快樂地探索知識。所以,1—2年級每學期安排1個專題活動,采用數學游戲、數學趣題、數學應用等方式教學。如一年級上冊“數學樂園”綜合與實踐課,以“下棋”游戲活動的方式,讓學生經歷“下棋”游戲活動的全過程,在“下棋”游戲活動過程中,使學生調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合作和交流能力。在“下棋”的游戲中一共有23個題目,怎樣組織學生在游戲中順利地完成這23個題目呢?在游戲中老師要帶領學生處理游戲中遇到的問題,梳理本節課涉及到的知識,滲透已學知識的基本結構,體會歸納整理知識的好處,為后面的繼續學習奠定基礎。總之,“數學樂園”這一專題活動,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感受到數學“好玩”,喜歡數學并愿意學習數學。
三、體現數學思想,培養歸納能力
發現規律、運用規律是近年來小學數學非常重視的教學內容。探索規律的過程就是一個應用歸納法的過程。如一年級下冊《擺一擺想一想》,通過讓學生把一定數量的圓片擺在數位表上,探究圓片個數與所擺出的數的個數之間的關系,得到不同的數的活動過程,體驗位值制思想。同時,讓學生有所發現,學會發現規律,并能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在學生擺的過程中,教師提問:圓片的個數和所擺出的數的個數有什么聯系呢?“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圓片的個數+1=擺出的數的個數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發現、總結并歸納出一些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體現規律的重要性。
四、聯系實際生活,注重實踐性
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教育學家皮亞杰說過:把活動原則落實于教學過程,就應該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去探索發現。而手動實踐最易于激發兒童的思維和想象的一種活動,教師恰當運用,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二年級下冊《小小設計師》,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平移、旋轉、軸對稱等圖形運動的知識后進行的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也是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鑒賞與創新能力的綜合訓練。先讓學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圖形,運用所學的圖形運動的知識,獨立操作,在進行圖形運動的同時進行對比分析并自我調整,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方式,獲得初步的方式體驗。而后,利用掌握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基本圖形,獨立完成圖案設計,在完成一系列圖形的運動后創造新圖案。整節課,學生經歷了學習—模仿—創造—再創造的全過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發展空間觀念,為學生創新實踐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總之,只有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綜合與實踐”課程的開發和教學中,才能幫助學生更深地積淀活動的經驗,進而鋪設出多姿多彩的數學學習之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我想數學課會越來越受孩子們的喜歡,數學的知識、思想、方法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每個孩子的心中!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用書》。
作者簡介:
謝春英(1971.1-)女,漢族,廣東東莞人,本科,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數學,東莞市塘廈鎮林村小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