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梅
【關鍵詞】《唱響自信之歌》 教學設計 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A-0081-02
一、教學內容、目標、重點及難點
1.教學內容: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第二課第二框《唱響自信之歌》。
2.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掌握培養自信的幾種方法;(2)能力目標——在生活中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增強自信;(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悅納自己,培養正確的人生觀。
3.教學重點:樹立和增強自信的方法。
4.教學難點:理解個人自信與民族自信的關系,將個人自信上升為民族自信。
二、學情分析與教學方法
1.學情分析: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受認識水平的限制,很多學生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自卑與自負心理,不利于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幫助中學生找到樹立和增強自信的方法,引導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顯得尤為重要。
2.教學方法:北京四中網校交流法、Q群空間討論法、體驗法、活動探究法等。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通過北京四中網校資源進行課前預習。將以下問題發布到北京四中網校平臺,讓學生在晚自習時間利用平板電腦(我校因得到愛心人士的資助,現實驗班兩人一臺平板電腦)進行預習:
(1)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語言表達能力差,教書吃力、不合格,但他發現自己長于科研,于是增添了自信心,致力于數學研究,后來終于成為著名的數學家。
(2)國際物理學家楊振寧博士年輕時去攻讀物理實驗,但是他自己說:“我動手能力差,好多事情不會弄。”別人都說:“哪里有爆炸聲,哪里就有楊振寧。”后來在導師泰勒先生的指導下,他改學理論物理,發揮了他善于理論研究的特長,終于發現宇稱不守衡理論而獲諾貝爾獎。
教師明確:他們能成功是因為他們發現了自己的長處和優點。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是我們樹立自信的基礎。那么,你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了嗎?我們應該怎樣尋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學生活動1:晚自習用平板電腦進行預習。教師在后臺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通過測試功能發現學生認為教師所提問題的闡述方式比較空洞,沒有說服力,全班有80%的同學不喜歡這樣的教學方法,認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學習要求,于是教師及時將教案調整為展示陳景潤、楊振寧的圖片,提問:
1.你能講述他們的故事嗎?
2.從故事中,你能總結出他們取得成功的共同點是什么?(學生們紛紛在網上進行熱烈的討論)
生1:陳景潤獲得成功的故事,說明他發現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讓他更加自信,最終走向成功。
生2:他們兩個人之所以走向成功的共同點是:看到自己的長處并把它最大化,發揮自己的優勢。
…………
教師在后臺總結:陳景潤和楊振寧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他們都看到了自己的長處,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并為自己喝彩、為自己鼓勵,最終都走向了成功。可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下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有關自信的知識。
【設計意圖:運用北京四中網校豐富的資源,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先給學生進行有目的性的提問,讓學生自己探究。通過網絡交流,可以避免傳統預習中學生遇到問題不能及時得到教師和同學的幫助而產生畏難情緒的弊端,同時也避免了傳統預習中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情、課堂教學效能低的不足。而通過網校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根據學情提前將知識給出,輔導作用得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有效發揮,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并與同伴協作,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教師還可以依據學情調整教學方法,為下節課獲得更豐富的學情數據做好準備,教學針對性更強。】
(二)看到進步與長處
教師在了解學情后,將討論的主題“生活中你是個自信的人嗎?如何尋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提前發布在班級QQ群上,讓學習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在學校的電子閱覽室或利用手機進行網上交流。部分討論內容如下:
生1:我認為我很差勁,我的成績一直都很不好,總是排在倒數,老是跟不上別的同學,我感到好自卑!
生2:在生活中,我是一個不自信的人,遇到困難就退縮,沒有勇氣面對,許多事情都因為沒有自信而逃避,不敢去面對。
生3:今天比昨天做得好一點,也是成績,也是進步,更是優點、長處。
生4:課上隨意講話的現象少了,作業的正確率提高了,這是進步,也是優點與長處。
…………
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在QQ群上討論的內容投影到白板上,學生們有了課前的基礎,都能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討論非常激烈。(討論內容略)
【設計意圖:本教學環節是通過課堂內外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對教學重點進行探討。QQ是學生比較樂于接受的交流方式,通過Q群拓展小組討論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深入的交流,避免了傳統課堂中小組討論成為部分尖子生的“獨角戲”的弊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提高了全體學生的學習參與性和積極性,使師生之間在和諧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內容。】
教師總結: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在日常生活中,要經常尋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不斷為自己加油、為自己喝彩,相信自己,把優點和長處最大化,讓它們成為你前進的動力,終有一天你會走向成功!那么,如何增強我們的信心與實力呢?
(三)增強信心與實力
讓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29中的材料,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自己是怎樣增強信心與實力的。
生1: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膽嘗試,接受挑戰,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
生2:在回憶過去的成功經歷中得到鼓舞,增強信心與實力。
生3: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完成的任務上,力爭把事情做成功,堅持就是勝利!
教師總結:要增強信心與實力,就要努力向著前進的方向奮斗,不斷超越自我,迎接挑戰,才能走向成功!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聯系實際,在交流中體會感悟并得出結論,找到增強信心與實力的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突出了教學重點。】
(四)做自信的中國人
教師出示以下內容:1.劉翔、黃楠、鄧亞萍等中國體育健兒為祖國奪得金牌的圖片以及他們的感人故事。2.中國“神州十號”“嫦娥一號”成功飛天的視頻,讓學生感受祖國的強大。
提問:看了以上圖片和視頻,你有何感受,你想說什么?
生1:我為我們祖國的強大而感到自豪,中國加油!
生2:作為中國人,我很驕傲與自豪,我們的祖國太偉大了!
生3: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
教師總結:我們要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起來,努力學習,為將來報效祖國做好準備。作為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表現出中國人的自信呢?
生1:熱愛祖國,自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不做有損國格的事。
生2:努力學習,打好基礎,將來報效祖國。
生3:做一個中外友好往來的使者,自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尊嚴,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飛速發展的中國。
教師總結: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自豪,我們充滿了自信!
【設計意圖:通過愛國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在體驗感悟中體會祖國的強大,從而產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做一個自信的中國人,并將個人自信上升為民族自信,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師總結知識要點(內容略)
教師提問: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唱響自信之歌呢?
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歸納總結,將自己的觀點寫在練習本上,教師巡堂,檢查學生的總結情況,并運用智能手機隨時記錄學生在課堂上動態生成的好的案例。教師在檢查中發現以下學生的觀點很有代表性:
生1:看到進步與長處,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比如今天的作業寫得比較工整,也是進步,值得鼓勵,讓自己更加自信。
生2: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并把它們最大化,你就會更加自信,更容易走向成功!
生3:除了個人要自信之外,還要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個人的自信才有更堅實的根基!
教師運用手機同屏器,將以上幾位學生的觀點當堂展示在白板上與全體學生共享,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再次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設計意圖:利用手機同屏器可以讓投影機與手機同步連接,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將教師從電腦操控臺上解放出來,使課堂的互動更有效。】
(六)教師總結(略)
(七)教師寄語
同學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讓我們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讓自己更加自信,從而唱響我們的自信之歌!(播放《我相信》背景音樂結束本課)
板書設計:
1.看到進步與長處——自信的基礎
2.增強信心與實力——重要支柱
3.做自信的中國人——將個人自信上升為民族自信
注:此教學設計榮獲2015年全國第十三屆初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決賽一等獎。
(責編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