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
摘 要:教學的過程實質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交往與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補充,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促進教師的發展進步。本文筆者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良好互動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12-01
一、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如火如荼的進行,新課改對我們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很多小學數學老師還是不能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仍采取滿堂講、滿堂問或任務分配型等方式實現數學字符的全盤托出,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大大挫傷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由此可見,師生互動是新課程對課堂教學的定位,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新的價值取向。
二、師生互動內涵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的過程。它是師生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目的,利用不同方式讓對方接受自身特備情景的過程。有關學者提出,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既能夠在課堂中實現,還能夠發生在課外的交流,其是基于社會互動發展起來的,強調了人與人的交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構模式。
三、師生互動意義
良好的師生互動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教學中師生間和諧、友好的互動是學生個性心理得以發展的重要背景和條件,學生不僅受到情感的熏陶,也要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對于教師來講,教學的目的不是為“教”,而對于學生來說,師生互動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的體現。在課堂上,師生之間有更多對話和商談的機會,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教師也會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感受教學帶來的自豪感。新型的課堂必須強調課堂互動,以學生發展為根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只有師生在溝通和交往中有互動,體現各自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才能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四、促進師生互動的有效途徑
1、語言互動。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多的是通過語言的形式,以知識為載體展開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經常采用直接教學:提問、設疑、反問、表揚等教學方式,這樣做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參與度。在這個環節中需要良好的教學節奏、言語措辭、語氣停頓和及時反饋等。這一舉措不但使學生有了學習熱情,也便于教師通過學生的表現來了解學生的掌握能力,還為后面的講解和新問題的提出做好了準備。
2、情感互動。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也需要用情感交流。“親其師,信其道”。教師一個會意微笑、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關愛的動作,都會在學生的心田里蕩起一陣陣漣漪,那些在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學業發展潛力具有積極評價、賞識態度的學生,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得到肯定的愉悅與滿足,這無疑增加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欲。相反,教師對學生的消極評價和態度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3、思維互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具有可探索性、有趣味、激發學生思維的數學互動情景,并與學生一起探究,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學習欲望,了解數學抽象化世界的魅力所在,從而達到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及其全方面能力更好發展的目的。
4、問答互動。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階段,即便是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但是還是有很多學生口欲言而不敢言,他們不敢開口提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學生是比較的內向,羞于開口,而有很多同學是自尊心比較強,怕提問不合理而被其他的同學笑話。這時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這些心理障礙有所重視,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有趣或簡單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樂于提問,積極問答。
5、角色互動。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放下架子,走向學生,比如,教師坐到學生的位置上,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他們站在三尺講臺前,思考和解答同學們的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問題。在解惑答疑的過程中,充分鍛煉學生運用數學語言交流的能力,呈現和展示教師的思維。在角色互換之中,實現師生間的平等互動與交流。讓數學課堂成為師生語言、思維的叮咚之泉。
五、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需注意的問題
1、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們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準確詳細的把握,并將其滲透于互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動力的增強。同時老師還必須對學生進行適時的表揚,使學生找到自信,進而促進學生更加積極自主的學習數學。
2、互動中給予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為了讓學生學習的創造性與學習的主動性在互動中充分的展現和發揮,老師必須讓學生自主自由的發揮自己,這就要求了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保證內容和活動方式具有開放性,并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創新、探索和求知,集互動教學、探究性教學與啟發式教學為一體,促進師生互動教學成效的顯著提升,并且達到最佳的教書育人成效。
六、總結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加強學生對問題的認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對知識結構產生自己獨特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曾紅英.談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