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在老師和在座各位一直的努力下,應該說我市美術課堂教學效果顯著、進步有目共睹。但是,伴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也同樣存在著某些問題和偏差,通過拜讀我市同行的總結論文、聽課感受和深刻的反思我認為,目前的美術課堂教學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關鍵詞:打造課堂;小學美術;有效教學
一、有效備課并反思
1.讀透教學參考書,抓準教學目標、重難點,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教學參考書對每一課都有詳盡的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定,解決重難點的要點、評價建議,以及優秀的教案范例,而且經常附有大量的相關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和教學光碟。為教師備課提供了最為有效的教學資源,省去了教師毫無頭緒的泛泛的查找資料和制作課件的大量時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對教學參考書中所提供的資料進行整理和改進,詳盡的備課,抓住重難點進行切實有效的教學設計。
2.充分借鑒教學參考書及網絡上的優秀案例,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設計?,F代網絡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大資源庫,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搜集下載網絡上的優秀教學案例,汲取其中的精華,借鑒其成功之處,學習成功案例的教學理念,結合我們自身的實際情況,取長補短,設計符合學校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
3.集體備課,發揮團隊力量,集中智慧。我們學校一直都秉承這一優良傳統,哪怕是上校內公開課都集體備課,大家相互啟發、集思廣益才會共同進步。有些問題自己一個人可能想不到,但在相互探討的過程中卻常常會突然發現,甚至豁然開朗。
4.建立每一課的資源包,方便再次備課,實現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與擴充。曾經在以前的備課過程中查閱了很多資源,但由于資源保存不當,導致再次進行相同授課時,找不到已有資源,然后從頭查起。因此將每一課搜集到的資料建立成資源包,不但方便下次授課時使用,還實現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與擴充,最終形成系統的資源庫,在授課時就可以根據教學和學生的需求,呈現給學生,實現資源的共享。
5.二次備課,加強實際教學的反思與改進。雖然課前我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備課,但這也僅僅是我們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預設,在實際的教學生成中會出現很多令老師意想不到問題。但預設與生成中存在著意想不到的差距,及時的反思、改進就能夠彌補備課中的不足。
二、有效講授并示范
無論教學如何改革,“講授”仍然會作為“有效教學”的一條有意義的教學方式而顯得卓爾不凡。它以它的“優勢”在長久的教學實踐中延續下來,并形成了自己的傳統。美術課堂同樣離不開講授,如果這個講授在學生體驗的基礎上,那這個講就能“畫龍點睛”,即孔子所謂的“不憤不發,不悱不發”。好的“講授”總是能夠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這個老師,至少喜歡這個老師的講課方式、風格或某種講課的細節。好的“講授”總是保持一定的節奏。保持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教學節奏”,它的效果將不限于能夠帶來藝術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這種節奏既能使教師的“講授”變得輕松,且能使學生借助某種暗示效應而更有效地記住、理解某些知識并形成相應的價值觀。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它生長著;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他大步向前去?!币蝗罩驹谟诔?,一年之季在于春,同學們你心中春天的景象是怎樣的呢?在同學介紹后教師又滿懷深情地說,其實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善于用心感受發現,四季的更替、朝暮的變化,景色都很入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從心底接觸自然。這樣講授既符合當時的季節特點,又切合學生學情和實際。
教師示范在美術課中是必須要有的,意即美術課的示范很多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意思意思,事實上教師的課堂示范對學生學習是否有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預制范作法:一幅好的范畫是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美術教材中精選了許多優秀的美術作品,都是各個時期的藝術家的作品,還包括一些學生作品,但畢竟比較少,不能滿足美術的要求,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如果教師在課前做好“預制品”,教師自己的范畫和前屆學生的優秀作業等。
三、有效準備并實踐
美術是視覺藝術,與其他學科的一大區別就是常常需要課前準備相應的工具材料,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的課前準備是前提。而且不僅教師也要準備,學生要準備;另外課堂上準備讓學生實踐的作業,教師就要在課前先實踐,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防患于未然。例如本課《以刀代筆》,我計劃讓有興趣的同學把城中河欄桿板上雕刻圖案中自己喜歡的一部分拓印下來,那天我先去嘗試,開始用的是鉛筆,結果因為畫面較大,印得很不清楚,后來我就用水彩筆,但效果也不太理想,顏色又太淡了,在幾次實踐后我才想到用油性記號筆。同樣有關材料的問題,最初用的是石膏板,發現太容易碎,經過多次嘗試和準備,才決定采用橡膠板。我想這可能有點類似于中考學科提出的口號:“讓學生走出題海,教師先走進題海?!彼哉n前我們應多問自己:我準備了嗎?準備好了嗎?我們要準備什么?仔細想想,我們平時的教學遺憾,無不與我們的準備不到位有直接關系。課前的教案設計、教具準備,相關教學資料的收集等等,都是準備的范疇和內容。公開教學為什么給人的效果要好一些,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準備充分罷了。再如我校每年舉辦的藝術節活動,更是由于師生共同有效的充分準備而取得圓滿的成功,這是藝術節活動時學生為廣泛發動所繪制的宣傳海報。
四、有效作業并評價
新穎的作業形式是動力。美術本來就以美感人,但在實際學習中,作為我們美術老師的自己往往忽視學生作業的體現,其實,只要你一個小小的創意,就能讓我們的學生歡呼雀躍,一個小小裝點,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比如我還記得管立華老師有一次在上課時,就突破常見的學生單獨或分組合作的作業形式設計為每人完成一個開放性的小的創意設計,再粘貼在一個已畫好背景的版面上,集體共同組成一幅作品,這樣讓學生在作業中都能享受成功,體驗愉悅,那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自然高漲,而效率與此就成正比。再如《時間的表情》一課,據了解學生在小學里已學過有關平面鐘表設計了,所以我就計劃以鐘表的欣賞學習為主,并在作業時讓學生先欣賞去年全國美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的手工比賽作品----案頭用品的寫真圖片,以此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設計可以擺放或可以懸掛的鐘表,還可以在鐘表基本讀時的功能上增添其它的功能,結果學生興趣大增,設計制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
課題名稱: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課題批號:GS(2015)GH1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