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世蘭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地位。素質教育強調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前提,著眼于全體學生的素質提高,實行全面的教育。
【關鍵詞】高中美術 ?創新教育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65
美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是不可或缺的。它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那么,在新課程改革實施后,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師應該怎樣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呢?
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身為一名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師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勝任這項工作,想要勝任這項工作,就必須有廣博的知識和開闊的思維,要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把深奧抽象的美術理論闡述得淺顯易懂;要把縱橫古今的美術史論介紹得簡潔明了;要把紛繁多緒的美術類別理清理順;要把盤根錯節的美術派別介紹得有章有節;并通過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來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發展優秀的個性,幫助他們發展形象思維,豐富他們的情感,從而達到提高文化品位,提高辨別美丑的能力,提高道德修養,以實現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念和價值觀念,確立科學的人生觀這樣的目的。
而要做到這些絕不是靠簡單的說教,或復述課本中現成的內容所能達到的,靠的是潛移默化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美術作品之中,把道德的修煉融入對美的感悟之間,使學生知識的沃野和心靈的田園都得到潛移默化的細細滋潤,使他們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在美的陶醉中得以升華!那么要做到以上這些,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這就對我們高中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要求我們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和修養。作為美術教師,在具備了過硬的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還必須廣泛涉獵與美術教學相關的各門各類的知識,必須具有較高的語言文學修養,重視畫外功夫,經常進行教學實踐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理論和方法體系,同時還要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人格魅力,才能滿足培養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需要。
二、要在教學活動中善于轉換角色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作為教學的中心點,搞“一言堂”,教師在備課時只考慮怎么教,怎么教好,一直以來這種機械的填鴨式的教學理念嚴重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改革,教師備課的目的只是圍繞著教師在轉,導致教師不是為學生服務,而是學生為教師服務,為了配合教師更好的教而學,這是教師在教學上的一個失誤,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被動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就漸漸喪失,顯然這種以教師灌輸為主要教學模式的教學,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是不利于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的。而推進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應該改變觀念,從課堂的中心轉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中以教師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強調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只有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因此,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再是單純的教知識,不能再是單純的把知識由課本轉移到學生大腦中,而應是引導學生去學習,有創造性的去學習,在學習中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讓學生依據自己原有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去感受新的知識的建構過程,這種學習過程不是外界的強加,而是自己逐漸地融合,這種學習內容的編排應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分析、評價、觀察、猜想、推理與交流等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美術欣賞課的課堂教學模式,把教師的那種像新聞發言人式地講,學生向觀眾那樣被動、盲目地聽,改變為在教師點題引導的基礎上,學生自主探究討論,把學生從被動的狀態,轉變為主動的思考、積極的探究,使他們能從課前查找、收集詳盡的資料,課上積極進行交流、探索、討論或展示中獲得發現的快感、創造欲的滿足,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三、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高中美術欣賞課是學生在接受美術作品的過程中經過感受、體會而產生喜悅、愛好的過程。它對于提高人的藝術素養和崇高的審美情趣以及擴大知識領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愛因斯坦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僅僅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人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產生。”激發了學習興趣,才會主動去學習,才會在學習中有所創新。興趣對學生來說,是學習的主要動力,這與好奇緊密相連。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探索、研究、發現的本能,他們有一種要證實自己想法的潛在欲望。
只要教師在教學中把握住了這一點,就有可能引導學生表現出更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在美術欣賞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地創造情境,為學生創造一個想學習、想知道、想發現的求知環境,而不是單調乏味的灌輸。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高中生的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行之有效的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
四、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培養有能力、有優良品質、有高素養的現代人是新課程理念的教育宗旨。可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成為當下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美術欣賞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的培養,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激發他們的創造能力。
在教學中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們發揮想象力,著眼于思維的延展,鼓勵學生好奇心的張揚。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思考習慣和分析習慣,指導學生主動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才能得到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