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棟
摘要:在市場經濟和網絡時代的當下,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學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嚴峻挑戰,狀況堪憂。本文對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比較分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面臨問題;解決措施
青年學生是青年一代的主流群體,其思想政治狀況和存在的形態一直是教育關注的焦點。大量的調研表明: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形態的主流是健康、積極、活躍和向上的。但少數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形態存在一些的問題。本文以“問題”為導向,從教育教學、青年學生和社會環境等環節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和新方式。
一、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教育教學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落后老化和教學方法的陳舊單一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仍然是以灌輸方式為主,教學過程中傳統的講授結合板書的教法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學方式,融合了多媒體后的講授方式,也因過度依賴多媒體形成了教學方式的固化而顯得過于簡化和單一。
(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教學目標與社會發展的實際要求相脫離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過于空洞,缺乏時代感和創新,還有些目標流于空談,很難找到用于市場經濟下社會實踐的意義。
二、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學生問題
(一)學生對學習的功利意識增強,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難度
絕大多數學生只重視專業技術性較強學科的學習,主觀意識中認為專業課的學習會有助于就業,關乎前途。而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學習與就業實際聯系較小,可以不用理會。
(二)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形式主義的政治思想進步與現實的政治淡漠形成鮮明反差
目前,大批的學生在政治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這對發展黨的事業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但相當一部分進步的目的和動機并不單純為入黨而入黨。
(三)渴望交流的主觀意識與網絡自閉的客觀表現形成了在溝通方面的障礙
交流和溝通是人類特有的心理特征,也是培養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渠道。但隨著互聯網的滲透和通信工具的高度普及,大學生則越來越把交流的對象向網絡空間轉移,而面對現實生活的人際關系卻越來越冷漠,缺乏信任。由于網絡通信工具的普及和過度使用依賴造成的不信任,孤獨和自閉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地影響和阻礙了當下大學生的自主溝通及交流,他們的精力過多地集中于網絡空間而無法自拔。
三、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社會問題
(一)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對職業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態的影響
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的相對豐富,負面的影響也隨之而來。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功利思想意識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體系中逐漸占據重要的位置,大學生群體的交流合作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普遍缺乏,攀比意識強烈,行為模式和理想信念追求趨向功利化。過于崇尚自我,缺乏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和認同感,對集體和他人的利益表現出漠不關心的狀態。
(二)網絡時代下的多元文化背景對職業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大學生群體是互聯網的直接受益者,他們享受著由互聯網帶來的種種便利。但同時也承受著互聯網產生的嚴重消極影響。互聯網的存在,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和改變了大學生對學習政治思想教育課的認知態度,極大地動搖了政治思想教育在職業學院學生受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
(三)經濟一體化時代背景下西方思想文化滲透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在經濟一體化時代背景下,西方的思想、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滲透現象也隨之而來。不良的大國文化入侵使學生正確的政治思想觀念受到強烈的干擾和沖擊,給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客觀環境帶來嚴峻挑戰。
四、職業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明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實踐目標,規范理論教學的思想內容
規范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的內容,把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在實踐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到歷史文明、科學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存在,并通過實踐將事物的本質揭開,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分析、理解和認知能力。
(二)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學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要建立相應的實踐基地,為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穩定的平臺。建立長效經費保障機制,使實踐教學能正常開展。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保證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可行性。
(三)做好集體備課聽課的政治思想教育教學的準備工作
教師要把自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特點展現出來,特別是教學設計、案例選擇與解析以及多媒體教學的優化設計和適度應用。聽課要汲取、吸納和借鑒別人的長處,補充自身不足,有針對性地調整改進課堂教學,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質量。
(四)研究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
以問題為切入點,著力培育學生認識、分析、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應加大對重大理論,社會熱點和青年學生關注問題的研究,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廣泛討論,把重要理論用于社會實際中。開展讀書、研討、沙龍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運用能力。充分利用網絡、微博和博客等方式來創新教學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空間開闊、內容豐富、地位平等、交流開放。
(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因此,職業學院應高度重視政治思想教育教師的培育和選用,增加教師學習、交流和鍛煉的機會,創造有利環境,讓教師具備優良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素養和科研能力。做合格的當代職業學院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者。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對當代大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積極促進作用,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將思想理論與社會實踐相融合,才能保證學生形成良好穩定的思想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張穎.淺談校園文化活動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湘潮,2008.
[2]談松華.中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