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華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被廣大一線教師關注和認可。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由此可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因此教師應當積極關注學生的發展狀況、完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為主要內容,進行相應的探究,以此實現真正的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探究合作 應用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還要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及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新型的合作學習模式就可以有效地做到這一點。那么教師該如何開展合作學習,實現合作學習的價值呢?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相關的探究。
一、建設有效的合作機制,是實現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
1.科學合理分組
所謂合作學習,顧名思義,指的是幾個人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因此,涉及進行合作的人員及怎樣合作。通過對小學的教學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到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最適宜的人數在4—6人,人數過于少,讓學生不能很好地進行溝通交流;人數過多,管理不到位,不能實現學生間的良好互動。因此,在小學數學過程中應進行合理分組,有效發揮合作學習方法的巨大優勢。
2.科學合理分工
小學生在進行數學問題的討論時,部分不能積極地進行配合,出現消極思想,進而削弱全組的士氣,影響學習效率。因此,為了有效防止此類現象的發生,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讓每個學生都有任務,提高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小組完成的任務情況進行評價,并給予表現好的獎勵,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3.提高合作效率
在小學數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為了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教師要起引導作用,教會學生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首先,教師要以平等的心態面對學生,一視同仁,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交流學習過程中。這樣有利于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給予正確的指導。
二、努力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意愿和動機
為了更好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教師首先要關注的就是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意愿及學習動機。在傳統數學教學體制的影響下,學生普遍存在競爭心理較強,但是合作意識卻比較薄弱的學習現象,因此,教師在剛開始引入合作學習模式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外部獎勵激勵機制的促進作用,在合作學習中對學生集體的成果進行適時的表揚和認可。同時,為了更好地將合作學習的環節充分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水平作為教學評價的內容。而對于學生競爭意識強這一特點,教師要切實利用起來,對此加以積極引導,采取組間競爭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小組責任感,進而有效增強小組成員間的凝聚力。隨著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不斷開展及合作學習策略的不斷應用,合作意識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合作意愿和動機也會被相應地激發出來,這樣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中的實施才會更順利,數學教學的質量也會有相應的提高。
三、充分實現合作學習形式上的多樣化
在合作學習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例如在進行算法教學時,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算法討論時,就會發現,小組中有的學生很快地就會回答出“湊十法”、“點數法”等好幾種方法,但是組內其他人還是一無所知。這樣的合作學習就和學生獨立思考學習沒有什么區別,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合作學習的任務設置制定得過于簡單。為此,教師應當改變合作學習中的這一教學缺點,將組內成員競爭的學習方式轉變為組內合作,轉換合作學習的形式。例如在進行分數概念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小組成員手上所有的尺子看成一個整體,然后讓其中一個成員拿出幾把尺子,并讓其他學生回答剩下的尺子占整體的幾分之幾。像這樣,在合作學習中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將組內競爭形式的合作學習轉變為組內合作,形式上的改變會使合作學習的價值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合作學習形式的多樣化,還有助于增強合作學習的趣味性,為此,教師要積極地在教學形式上進行創新。例如將游戲教學法引入合作學習,在進行加法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加法問答游戲教學,即將學生劃分為兩組,一組出題,另一組回答,哪組回答的正確率高即勝利。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在合作問答中幫助學生形成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積極強化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主導作用
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并不意味著教師的責任減輕了,在這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責任可以說是更重了,而且對教學技巧的要求也更高了。例如在進行“圓的面積”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和思考三角形等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然后在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明確合作學習的任務,如何解決化曲線為直線?圓和轉化出來的平面圖形之間有什么聯系?這時,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在剪剪拼拼中拼出了近似長方形的圖像,還有的小組發現圖形分為分數越多,則與三角形、長方形更接近。為了更好地推進學生探究的進程,教師在學生合作過程中還要給予及時引導,并在最后對學生的表現給予積極評價。像這樣,在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也只有這樣,師生之間的關系才會更融洽,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共事能力、交往能力、團結合作的能力才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的價值有待教師在不斷地教學和探究過程中發掘運用,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教師和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共同努力、配合,合作學習模式發展的前景一定會更美好。
參考文獻:
[1]楊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紀振輝.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