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摘 要:在教學實踐中,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發揮教師教學藝術,深入了解學生,挖掘教材生活因素,依托“雙主”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有效評價等策略,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雙主”課堂教學模式;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數學教學的目標必須在課堂中完成。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暢所欲言”,“注入式教學”變成“自主探索”。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就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學生,采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依托“雙主”課堂模式,從而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一、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了解、尊重學生的個性。“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只有了解他們的差異,尊重他們的差異,我們才能真正關注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其次,我們還要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教師應盡可能地了解學生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有針對性地進行團體學習輔導和個別學習輔導,搞好提優幫困工作。
二、挖掘教材生活因素,重視數學實際應用
新課程強調“數學應來源于生活,又要運用于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從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把數學內容與數學現實聯系起來,給學習材料以豐富的現實背景,使學生通過數學課堂學習增進對數學的理解,體驗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之上的,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當學生知道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后,我們就可以從生活中的“粉刷墻壁”“包裝紙盒”等問題展開提問:粉刷一間長10米,寬6米,高3米的房子需要涂料多少千克?包裝一個長10厘米,寬6厘米,高6厘米的禮品盒需要多少包裝紙?這樣不僅能使學生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凝結在生活情景中的豐富的數學內涵、數學思想、數學精神和美隨著教學的展開盡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較好的發展。
三、依托“雙主”課堂模式,引領學生探究學習
新課程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根本上改變以單純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落后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實踐證明,“雙主”課堂模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學會探究式學習,還能讓學生在能動的參與和探究中自主獲取知識,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大有裨益。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四個環節來構建“雙主”課堂模式: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心臟”,沒有問題,學習目標就不明確。教師從生活中挖掘與教材內容息息相關的素材,制作成課件,通過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再通過啟發引導使學生將提出的數學問題用數學語言描述出來,為解決問題做好鋪墊。
2.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切合主題的問題,引導學生研究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個環節的實施,要通過四步來完成。(1)自主探究。這一環節要設計充足的自學時間,讓學生能夠圍繞上一個環節所提出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獨立地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2)小組合作。教師深入小組,引導學生準確地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案,并指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能夠從別人的發言中受到啟發。(3)班級展示。這一環節,教師要有效發揮組織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在表達、接受與評價的過程中,在班級范圍內感知算法的多樣化,豐富解決問題的思路。(4)策略優化。這一環節重在引導學生,整理各層次具有典型性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比較,歸納出最優的策略。
3.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教師要十分重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適時適量適度設計新知學習過程中的階段性練習和新課結束后的綜合性練習。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采用多種練習形式,檢測課堂教學效果,鞏固所學的知識。
4.合作總結,整理內化
這一環節,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養成勤于反思、善于總結的習慣,對本節課課堂上新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進行回顧,對新課前的知識結構進行復習,聯系已學內容還能提出什么問題,這樣既有利于課堂知識和技能的內化,又能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四、實施有效評價,提高學生自信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首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特別是當學生的價值取向與教材、與教師的理解有偏頗時,我們如果能用寬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護孩子稚嫩純真的心,那我們的評價語言才會寬容、親切、真誠,才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與賞識,從而增強他們繼續超越自我的信心。
總之,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我們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教學實踐中發揮教師教學藝術,依托“雙主”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有效評價等策略,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個個“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在快樂輕松中主動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范會霞.打造高效課堂 促進學生發展[J].甘肅教育,2013(1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