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911事件以來,恐怖主義在全球范圍內活動日益頻繁,這對社會穩定造成了嚴重影響。傳統媒體在報道恐怖主義以維護穩定的過程中的弊端相應暴露。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媒體不斷涌現,在實際應用中,新媒體以其傳播速度快、范圍廣,迅速成為新時代下反恐宣傳的主要方式。新媒體自身雖然還存在諸多不成熟和不規范的方面,但加以適當引導和規范,其將在反恐宣傳中發揮極大作用。本文主要從新媒體在反恐宣傳工作中的積極、消極兩個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反恐宣傳;作用
0 引言
在通信發達的今天,人們對于各種信息的接收都比從前要容易得多,同時使人們對恐怖主義有了前所未有關注。由于恐怖主義事件本身具有重大性,媒體對恐怖主義的追逐和報道從未停止。一方面,媒體對于恐怖主義的報道加強了人們的反恐意識,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媒體的過度報道,為恐怖主義提供了傳播和發揮的舞臺。而今的反恐宣傳工作不再局限于軍隊,新媒體也已然成為其中重要的一環。如何認識和看待新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并發揮積極的作用,在當今反恐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1 新媒體與恐怖主義的關系
關于恐怖主義的定義,現在國際上也沒有一個一致的解釋。比較公認的是,恐怖主義是由某些隱蔽人員為達到某些政治目的,而進行的一系列暴力活動,并通過恐怖性活動和煽動性話語使大眾產生恐慌,從而迫使政府答應其某些主張。眾所周知,恐怖主義善于運用媒體宣傳,甚至將其宗旨、頭目發言都通過一些媒體向全世界公布。很多恐怖組織的成員是新聞專業出身,很會運用媒體進行宣傳策劃,借助媒體渲染恐怖氣氛,宣傳恐怖主義。隨著科技飛速的發展,在近些年來,以社交媒體為代表的各項新媒體技術迅速興起,新媒體以其低成本、高覆蓋、內容豐富、傳播迅速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反恐宣傳工作中的重要一項,也同時為恐怖主義所利用。
新媒體反恐宣傳不可避免地陷入兩難之中。一方面,恐怖主義勢必威脅到公眾安全,媒體有責任也有義務將真實的恐怖事件告知普通民眾,而且恐怖主義事件本身也有很大的新聞報道價值,媒體必定會更加有力地進行報道;另一方面,恐怖主義利用媒體進行恐怖主義思想宣傳。尤其是如今,各種類型的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媒體言論很難管控,讓恐怖主義宣傳有了可乘之機。劍橋圣安德魯學院的恐怖主義研究專家保羅·威爾金森指出:“開放社會的自由媒體尤其容易被殘酷的恐怖組織操縱和利用”。當前,各大新聞網站、媒體、刊物與社交網站等大眾傳媒平臺,已經成為各個恐怖組織競相爭奪的主要場地。與恐怖襲擊相比,一場成功的媒體宣傳反而能以更小的代價產生更大的震撼效果和威懾力,這一點被越來越多的恐怖組織所認識。所以,必須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媒體反恐上,不讓媒體成為恐怖組織的“武器”。如何有效控制各大媒體平臺,快速控制惡劣消息的傳播成為國家反恐宣傳的重點。[1]
2 新媒體在反恐宣傳工作中的作用
2.1 積極作用
新媒體強大的信息傳遞功能不言而喻,流向公眾的信息大多都是經過選擇、加工、重組的。首先,新媒體進行反恐宣傳時,可以利用手中所掌握的信息,有效地引導大眾輿論,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起到對反恐工作的促進作用。例如,在美國911事件發生后,美國各大新聞媒體在第一時間內做出反應,對此次的恐怖組織進行的襲擊活動和民眾死傷情況做出詳細報道,這一舉動激發了美國普通民眾對于恐怖組織的憎惡,并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很大反響,引起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同情,為世界反恐斗爭作出了重大貢獻。新媒體的反恐宣傳為反恐斗爭提供了充足的輿論動員。此后,在反恐宣傳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語:“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一定能戰勝恐怖主義”等,利用輿論造勢,讓普通群眾也加入到反恐戰中。
其次,媒體對恐怖主義的報道,有助于提高社會認同感和社會凝聚力。在媒體全球反恐宣傳背景下,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尋求一種社會認同,在我們看來,人們在接觸社交網站等新媒體的時候就是在尋找一種認同感,這個認同包括對自身的認同和對世界的認同。人們在接觸到有關恐怖組織活動的報道時,不自覺地會把這種認同轉化為對被害者的一種同情認同。媒體通過強調民眾共有情感激發他們對受害者的同情,引起對恐怖主義的公憤,從而把人們的目光聚集在作為敵人的恐怖分子身上,支持并擁護政府打擊恐怖組織的活動,促進社會內部團結,形成一種相同的社會認同感。例如,在看到恐怖組織被打擊后,人們總是歡欣鼓舞,就像自己取得了成功一樣。最后,新媒體作為反恐宣傳工作的重要陣地,也能給予恐怖主義輿論壓力,震懾恐怖主義的活動,打擊恐怖主義,這對于壓縮恐怖主義在媒體的生存空間有很大的作用。通過新媒體傳播對于恐怖分子的打擊力度及處理方法,對恐怖主義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從內心動搖恐怖分子的決心,從而使恐怖組織從內部進行瓦解,這對于恐怖主義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精神打擊。例如,播放對恐怖分子的處置,不僅能振奮普通群眾,還能打擊一些恐怖分子,讓他們從精神上感到恐懼,從而不敢隨意造事。美國政府在打擊扎卡維時就在網上發布懸賞,并通過媒體宣傳對恐怖主義者實行的處置,成功打擊恐怖主義的囂張氣焰。這些都決定了媒體在對抗恐怖主義時的特殊地位。
2.2 消極作用
媒體對恐怖主義的報道所產生的消極作用也是非常多的。首先,媒體對恐怖事件的過度報道必定會加劇恐慌,不利于社會穩定,而落入了恐怖主義的陷阱。媒體在進行反恐宣傳時,恐怖主義同樣在利用我們的媒體傳播他們的恐怖言論以擴大他們的影響。恐怖主義本身就是通過暴力手段制造恐怖氣氛,而媒體轉播他們的暴力手段可能會加重公眾的恐慌,恰好是恐怖組織所期望的。其次,媒體對恐怖活動的報道可能會泄漏某些政府的反恐信息,從而使恐怖組織得以利用這些信息再進行恐怖活動。現代媒體過度自由化,使得關注率成為媒體積極求取的主要利益,某些隱秘信息反而會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頭條,這些都可能為恐怖主義提供信息從而為恐怖活動提供便利,給反恐活動造成莫大阻礙。媒體雖然是為大眾提供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同樣可以為恐怖組織所利用,如果不適當處理這些信息,就會給恐怖組織提供便利而破壞反恐行動。第三,媒體對恐怖主義的報道同樣對政府產生莫大壓力。現代政府在處理事務時很多時候都要考慮民意,這時社會輿論就會顯得尤為重要。媒體報道如果產生不好的輿論傾向,就會使政府在處理恐怖主義時舉步維艱,政府甚至可能因為社會輿論的影響從而修改某些政策和措施,不利于反恐活動的順利進行。最后,過多的報道反而會助長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增加恐怖分子信心,鼓勵新的恐怖組織的形成。一些盲目的年輕人可能會因此對恐怖分子產生崇拜,更有甚者效仿恐怖分子的行為,這無疑是為恐怖主義添磚加瓦,加劇社會動蕩。[2]
3 新媒體反恐宣傳工作的反思與建議
恐怖主義與新媒體關系密切,在進行反恐宣傳時,要防止新媒體成為恐怖主義的“棋子”,必須加強對新媒體的監管,以確保反恐工作的進行。首先要健全法律體系,規范新媒體行為。濫用新聞自由,毫無底線追求一些所謂“大料”很容易被恐怖分子所利用。新媒體對恐怖活動過度熱衷地報道,對反恐行動弊大于利,必須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新媒體行為進行約束,避免不實報道而引起社會恐慌。其次,媒體要善于引導言論,將恐怖主義不良影響降到最低。在當代,主流媒體能夠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在進行反恐報道時要利用媒體引導輿論的作用,堅持正面報道,積極傳遞正能量,及時報道打擊恐怖主義的成果,展示國家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同時,要適當報道恐怖主義的危險性,引導人們對恐怖主義產生警惕。最后,采取強制手段,嚴格管控不良消息的傳遞。現代媒體的發展使得現場報道成為主流媒體的第一選擇。這固然能第一時間報道最新內容,但也容易出現不利于反恐的內容,造成反恐被動。因此,一定要嚴格規范媒體的信息傳播,尤其是對于一些胡亂報道、捕風捉影的媒體,要進行嚴厲打擊,掌握新聞主動權。[3]
4 結語
作為媒體,在進行反恐宣傳工作時,要以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為第一宗旨,同時要有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堅持真實報道但不過度報道。以堅持國家利益為準則,正面引導大眾輿論,給予反恐宣傳正面支持。與此同時,現代新媒體必須要不斷自我調整,在反恐宣傳中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堅守自身信念,完成自身使命。
參考文獻:
[1] 陳曉冉.國外反恐宣傳與媒體責任[J].中國報業,2014(07):46-47.
[2] 陳剛.反恐背景下的媒體角色及反思[D].武漢大學,2005.
[3] 謝許潭,張明明.新全球反恐時代的美國媒體外交[J].國際關系研究,2015(03):88-102+156.
作者簡介:何俊呈(1983—),男,四川蓬安人,南京政治學院上海校區,研究方向:軍隊政治工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