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柳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
淺談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
楊柳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節奏訓練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代入感。高職音樂教學應加強節奏訓練,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訓練,多使用打擊樂器,并通過課外活動進行節奏訓練。
【關鍵詞】音樂教學;節奏訓練;打擊樂器
音樂教學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得較多,是一門藝術類的專業學科,而節奏訓練則是音樂教學非常重要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地認識音樂,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但節奏訓練若掌握不好,容易使訓練和理論脫節,難以讓學生產生代入感,所以有必要尋求更好的解決途徑。
目前的高職音樂教學主要采用欣賞教學的模式,教師通過課堂氛圍的營造,使學生能夠在音樂欣賞中逐步掌握音樂知識。如果能在音樂欣賞里增強節奏訓練,將極大地加強教學的趣味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節奏訓練越來越受到音樂專業學生的歡迎,使學生擺脫枯燥乏味的感覺。節奏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出音樂創作的靈感,所以節奏訓練在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深化了學生的文化內涵。
(一)節奏訓練的多媒體輔助作用.節奏是音樂的靈魂,也是音樂專業的第一課。采用多媒體進行節奏訓練是當前使用較多的方法之一,多媒體課件可以隨時播放多種多樣的節奏音樂。教師可以首先采用較為簡單的節奏,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例如時針的走動聲、火車駛在鐵軌上的聲音,都是非常有節奏的,也是生活中所能碰到的。還可以對某個音樂類型進行設定,以提高學生的感悟力為目標,采用多媒體分解音樂節奏的元素,使學生能夠對音樂節奏的變化進行了解,強化學生的自我發揮和自我創造能力,對音樂內涵能夠更深入地領會。
(二)節奏訓練中的打擊樂器使用。對于節奏訓練來說,打擊樂器是非常重要的道具,如果將打擊樂器應用到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來嘗試,這樣有利于節奏訓練的開展。例如,教師在使用打擊樂器進行表演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拍手的方式跟上節奏,并發掘更多的打擊道具,包括水桶、桌子等,使表演的元素更豐富,從而體會到打擊樂器所帶來的樂趣。節奏通常分為1/4拍、2/4拍、3/4拍、4/4拍,每一類型的節奏有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打擊樂器來增強學生對節拍的記憶力。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控制一個類型的節拍,以此來進行節奏訓練通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并最終組合其一首完整的節奏樂曲。教師還可以評價學生的節奏打擊效果,并注意節奏在動態變化時的不確定因素,讓學生首先掌握單一的節奏,然后逐步掌握復雜點的節奏,最后講解樂譜。
(三)通過課外活動加強節奏訓練。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之中,可以通過課外活動加強節奏訓練。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組建打擊樂團,在課外進行各種活動,相互學習,相互提高。教師還可以利用畫面、聲樂、語言等方面的手段,對學生的節奏感進行培養,然后通過課外活動鞏固鍛煉。這種多渠道的教學方式,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節奏思維,提高音樂方面的想象力。節奏訓練充滿著律動感,本身在年輕人中間就比較受歡迎,在堅持練習下,學生的反應能力將大幅提高,也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通常要求教師有一定的專業素質,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我能力,積極探索新知識、新方式,進行自我調整。因此,在音樂教學的節奏訓練中,教師要以豐富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形成自身的節奏感。當前的節奏訓練一般會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節奏訓練不能跟藝術素養緊密結合。音樂教學是一種藝術教育,需要掌握一定的藝術素養,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這兩者之間通常難以形成緊密的結合。教師的大部分精力一般會放在節奏技巧的訓練上,而忽視學生藝術素養的培育,這讓學生不容易體會到節奏的藝術魅力,從而影響到節奏訓練的效果;二是音樂教師未深入了解打擊樂器,通過打擊樂器開展節奏訓練不順利。因為打擊樂器的種類比較多,要想對每一種打擊樂器進行深入了解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余時間加深對樂器的了解。針對這兩個問題,音樂教師應在節奏訓練的過程中,提高自身能力,盡量多掌握幾種打擊樂器,在提高理論講解能力的同時,也能以身示范,做好學生的節奏培訓。音樂教師可以通過理論講解和節奏表演,加強學生的節奏訓練,并在課堂里充分發揮出人格魅力和自身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節奏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以此來推動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季毅.在普通高校音樂教學實施節奏訓練的途徑探究[J].戲劇之家,2016(01).
[2]翟芮.淺談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5(19).
[3]羅筠.淺談節奏訓練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14(04).
[4]馬春蘭.節奏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音樂天地,2014(07).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082-01
作者簡介:
楊柳(1980-),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