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東進
摘 要:主要通過對普拉提運動的概念、原則以及普拉提在核心力量訓練中的運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從人體運動科學的角度挖掘普拉提與核心力量訓練之間的聯系,旨在運用普拉提項目的特點為體育運動核心力量訓練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普拉提;核心肌群;核心力量
隨著健美操、瑜伽等大眾娛樂健身項目的廣為流傳,一種新型的健身項目開始備受矚目——普拉提。這是一種既吸收了東方運動項目(瑜伽、太極)的精髓,也引進了西方運動注重肌肉體能訓練的特點,在動靜平衡中達到愉悅身心、凈化心靈、強身健體、塑造體型等目的,是一項值得推廣的健身項目。
一、普拉提運動的概念和原則
1.普拉提運動的概念
狹義的普拉提是指在瑜伽的基礎上融入芭蕾舞蹈健美運動、體操,甚至中國的太極等東西方運動精粹發展而來的精準塑形運動。
廣義的普拉提指的是一種運動,主要是鍛煉人體深層的小肌肉,維持和改善外觀正常活動姿勢,達到身體平衡、伸展軀干和肢體的活動范圍和活動能力,強調對核心肌群的控制,加強人腦對肢體及骨骼肌肉組織的神經感應及支配,再配合正確的呼吸方法所進行的一項全身協調運動。
2.普拉提運動的原則
(1)呼吸原則。呼吸與運動相結合是普拉提運動的核心之一。普拉提采用的是橫向呼吸,并強調動作與呼吸的結合,特別強調練習時用流暢有意識的呼吸以達到增強身體控制與平衡,增進核心力量的目的。
(2)專注原則。普拉提不僅是身體的運動也是一種思想運動,練習時每個動作都應該是由頭腦控制的有意識的動作,每一個動作都要全神貫注體會肌肉的協調用力。
(3)控制原則。普拉提是有效伸展與施力的運動,所有動作皆來自能量區——身體的控制中樞。有控制才能避免傷害,適當的控制不僅能讓肌體進行更大范圍的運動,還可以使動作完成得更流暢。
(4)核心原則。普拉提的核心肌群有兩種:負責固定作用的局部穩定肌群和負責產生運動的綜合運動肌群。局部穩定肌群主要作用是在運動前穩定關節;綜合運動肌群主要作用是提供運動并且在產生更大力量時提供整體的穩定性。
(5)精準原則。普拉提所鍛煉的部位多為核心精細的內部肌群,這些部位是我們日常生活所鍛煉不到和難以體會的。因此,我們要通過大腦有意識的控制,通過精確運動才能產生正確的肌肉順序和骨骼排列,達到正確練習。
(6)流暢原則。普拉提是完整與優雅的運動,因此只有流暢的動作才能保證我們在完成普拉提的過程中很好地穩定我們的核心,達到運動效果。
二、普拉提運動對于提高核心穩定和核心力量的顯著作用
1.核心肌群的概念
核心部位肌群簡稱“核心肌群”,核心肌群位于身體的中段,包括腹直肌、腹橫肌、腹斜肌、背肌、下背肌、豎脊肌以及髖關節周圍的臀肌、旋髖肌和股后肌群等。核心肌群的生理機制:腰—骨盆—髖關節周圍的肌肉,這些肌群在人體運動中起著穩定重心、傳導力量、發力或減力等作用。
2.核心肌群的特性
從解剖學、生理學及力學角度來看,核心肌群主要是指人體的軀干,包括脊柱和骨盆以及附著在脊柱和骨盆上的許多肌肉。生物力學專家Panjabi1992年提出了維持脊椎穩定的三大系統:被動支持系統、主動收縮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主導的動作控制系統。其中,主動收縮系統來自核心肌群,鞏固脊椎的基本結構,維持自然正中的生理彎曲曲線。
3.普拉提對于提高核心穩定和核心力量的顯著作用
所謂核心穩定是指在運動中控制軀干、骨盆部位肌肉的穩定姿態,為上下肢運動創造支點,并協調上下肢的發力,使力量的產生傳遞和控制達到最佳化。盡管核心部位的肌肉并不像四肢肌肉那樣,視覺上我們可見腿踢得高,動作幅度大,但核心肌群在此過程中擔負著穩定重心、環節發力、傳導力量等作用,同時也是整體發力的主要環節,對上下肢體的協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
由于核心肌群的肌肉位置深淺不一、大小不等,且工作特點較特殊,往往一般的體育鍛煉很難使核心部位的肌肉得到全面均衡的訓練。因此,常規性的體育鍛煉對核心部位表層的運動肌訓練得較多,而對深層穩定肌的訓練相對薄弱。在體育鍛煉中,普拉提能夠在提高本體感覺的基礎上,增強核心穩定及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的作用。
綜上所述,普拉提運動對于核心肌群的訓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忽視的是,作為人體的一種訓練形式,普拉提訓練體系基于解剖學、生物力學等運動人體科學理論基礎而建立,而同時,不同的運動項目又有其自身的特點。于是,如何基于不同的運動項目特點和需要來運用普拉提進行輔助訓練,則是需要進一步予以全面系統深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宋翠翠.普拉提運動的功能、原則及其科學依據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1).
[2]Sally Searle Cathy Meeus.普拉提健身操[M].福建科技出版社,2004-08.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