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金城學院 211156)
?
淺談工科工業設計的素描教學觀
潘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金城學院211156)
摘要: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根本,通過分析素描對于工業設計專業的重要性,針對工科工業設計學生學習特點,結合素描學習的規律及近年的教學實踐,探索素描課程教學新的理念方法,樹立新的教學觀。
關鍵詞:素描教學;工業設計;教學觀
素描是繪畫入門的基礎,既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基本技法,又是繪畫的一種形式,它能幫助我們提高整體而全面地觀察世界,客觀而準確地表現對象的能力。長期以來作為覆蓋美術和設計各科專業學習的主要基礎課程,然而隨著新的教學方法論和新興學科產生、發展,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動畫設計等專業都依據各自學科發展規律對傳統素描教學觀念進行了思考。如何使工科工業設計學生達到專業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要求需要教師培養正確的素描教學觀。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設計人才需求量不斷增長,大多數工科院校都相繼開設工業設計專業,在工業設計教育中,存在藝術類工業設計與工科類工業設計兩種不同的培養模式,它們的教學都有自己的側重點,兩者的區別也較大,而工科工業設計專業更有自己的特點。
1.教師隊伍的組成
大多數工業設計素描教師來自藝術院校,導致工科工業設計的素描教學不容樂觀,究其原因,在于我們教師的思維模式和教學方法。很多教師由于對產品設計類的設計素描較少觸及和研究,未能充分認識工科工業設計素描教學的特殊性,仍沿用美術院校原來的繪畫教學程序和思維模式,這種現狀必然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適用現代工業設計專業教育的需求,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
2.教學對象的特殊性
由于工科學生在入校之前沒有接受美術正規訓練,在思維模式上工科學生普遍注重邏輯思維和理性認識。在剛接觸素描時,他們常常善用理性思維而忽視自我感受,部分學生對素描學習信心不足,以至于訓練過程中過于拘謹、不敢下筆。同時有少數學生對電腦設計有一定模糊認識,過于依賴電腦的重要性忽視專業基礎課程的訓練。加之入校后工科課程相對過多,素描基礎訓練時間少,諸多因素都制約素描課程教學效果。
3.教學內容和形式上
教學內容上部分院校一直是“全因素素描教學模式”,對待物象描寫基本采用以再現為目的的表現方法,以達到實現基本造型的目的,大量對具體對象的描繪束縛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影響后續專業課的學習。
素描作為設計專業基礎課,不但為專業學習在造型能力、思維模式方面打下基礎,更重要的是從專業設計方法論方面進行一定的探討和教學實踐。在專業基礎和專業學習間建立溝通橋梁,起到自然過渡作用,以免專業基礎與專業學習脫節。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對學生的學習進步至關正要。
1.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因材施教
工科工業設計學生在學習素描課程過程中不同于藝術生,初學時因為各方面因素常常產生挫折感和失敗感,使他們厭煩素描這門課的學習,甚至厭煩工業設計專業。工科學生與藝術生思維模式不同,他們所具備的創造力也會不同,只是看老師怎樣去開發。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素描學習興趣,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結合學生個體素質的差異,發揮學生的個人特長,注重因材施教,不應該存有偏見,從狹隘的教育思路出發,認為他們缺少藝術細胞,無從教起。現代心理學認為科學邏輯的實證論與藝術的想象力并不矛盾。美國藝術心理學家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中強調:“一切知覺都包含著思維,一切推理都包含著直覺,一切觀測中都包含著創造。”工科學生完全有可以塑造的形象思維的潛質。關鍵是應該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去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引導他們去思考,使不同基礎的學生的素描水平都能夠得以提高。
2.培養扎實基本功,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為目的,對于工業設計學生來說還要注重創新能力培養,不管什么專業或風格的基礎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對素描造型諸要素各有不同側重而已。
在基礎素描訓練階段筆者不主張過多地訓練學生發散性變形的手法,這樣容易使學生養成主觀隨意的習慣,但并不反對根據專業特點有適當教學傾斜。教學過程中仍需要充分考慮到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銜接問題。在達到基礎訓練所必備的各項要求,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后要充分結合專業特點加強創意素描的練習。
3.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升
設計師的設計水平提高必修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進行,大學設計類專業老師更不能閉門造車,在實際教學中要涉獵不同的領域,擔當不同的角色,以保持開闊的視野,給教學帶有更多的信息。教師應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主動提出和探討教學問題,交流教學經驗。認真完成指定的教學討論或觀摩教學任務。積極參加教學改革研究,探索學科發展趨勢和新的教學思想、方法、手段,不斷促進教學工作的改進。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充實豐富自己。
1.素描與設計的結合是教學改革的目的
工業設計的素描,應成分考慮為以后產品設計結構、形態的表現、創新而服務,工科學生素描課時有限,目的性要非常明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偏重結構素描和創意設計素描的訓練,現今中國部分高等院校已經開始設計素描的教學方法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馬爾庫賽說過:藝術的使命就是在所有主觀性及客觀性的領域內去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在素描教學中如何處理繪畫能力和設計能力的培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這兩種能力是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從事設計活動的敲門磚,學好設計素描不僅僅是技能的把握,其外延是非常寬廣的。
2.改革素描教學的評價體系
分數是評判學生作業質量的尺度,每位學生都存在潛在的競爭意識,加之藝術類作品有其獨特的評判標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謹慎對待自己的言行,不允許將自己的審美習慣和個人愛好強加給學生,甚至限制學生個人發展空間,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藝術表現個性,教師應慎重考慮教學評價體系,避免學生個性萌芽過早夭折,改變目前教學過程中素描考核分數由任課教師一人評分的現狀,合理的評分標準是使學生擁有學習素描積極性的保證。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日益加快,設計教育被置于一個新的層面,工科工業設計專業的素描教學作為一門設計基礎課程對于學生設計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對于素描基礎薄弱的工科學生,我們應該盡快找出培養他們造型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教學方法,對教學觀的思考,是每一個教師長久的任務和責任。
參考文獻:
[1]汪大偉.設計素描[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2]魯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與視知覺[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3]唐鼎華.素描基礎[M].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精品課程《素描》(2014-J-0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