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尚
【摘要】隨著社會對青少年健康成長與足球振興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各中小學也在不斷加強對足球教學的探究。但就目前的中小學足球教學、訓練現狀來講,還存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學 足球教學 現狀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81-02
縱觀當前活躍在國內外賽場的優秀運動員,往往都是從中小學就接受系統、正規的訓練,才逐步走上各級賽場的。因此,要想為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就必須要加強對中小學足球教學的改革創新,充分重視、認真落實每項足球教育工作。
一、足球師資隊伍方面
目前,大部分中小學的體育教師都存在嚴重的缺編現象,針對足球教學發展與訓練方面提出的各種客觀要求,在實踐落實過程中不能等,也不能一味的依賴,教師的缺編狀況通常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的,對此各中小學管理者應認清現狀,并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1]。
首先,足球專業的教師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技能訓練來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并且要積極的為非專業教師提供指導與幫助;其次,學校應對兼職體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配備,將一些會踢足球,或者是對足球有著濃厚興趣的教師納入足球教師隊伍中,對課程設置給予精心策劃,制定嚴格、正規的課堂機率,并加大對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并積極為足球教師提供學習和進修的機會,使其能夠擁有更廣的發展與展示空間;最后,體育教師應積極承擔起校園足球教學活動的重任,通過網絡培訓、交流等學習平臺,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教學水平。
二、避免中小學生源流失
近年來,由于城鄉師資不平衡,以及教學硬件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以及很多中小學的優秀教師都選擇了在城市發展,進一步加劇了教師老齡化,從而導致中小學生源不斷流失。同時,城市中小學由于場地方面的擴展空間極小,對于校園運動中發生意外事件的處理也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為了確保中小學足球教學活動與訓練的正常開展,政府相關部門應適當加大調控力度[2]。
首先,應加大農村中小學硬件設施方面的投入,幫助學校解決活動經費、場地等方面的困境。同時,還要充分整合社區、社會的體育設施資源,不斷擴展體育教學場地,延伸體育課堂;其次,對于課程實施方案應給予科學設計,并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有效減少安全隱患,促進足球教學、訓練活動的安全順利進行;最后,相關職能部門應不斷加強對突發事件的協調管理。
三、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
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其運動技術水平。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思想和價值理念的影響,難以獲得預期的效果與目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推進過程中沒有做好活動之間的銜接,未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融合也有待加強,參與活動的師生也為發揮理想的推廣、普及效果。同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常常存在“一陣風”的現象,通常都是開始的時候熱情比較高漲,而后期則平平淡淡的結束。另一方面,足球教育體制建設不完善,中小學也未實現協調對接,進而導致學生無法獲得系統全面的培養與訓練[3]。
對此,隨著國家針對足球教學不斷出臺各種新的政策與措施,各中小學也應該正確認識到加強足球教學的意義,在教學實踐、訓練中,不僅要認真學習相關政策、文件,還要將其落實到各項教育工作中,并不斷加強足球教學和校園文化,以及特色建設的整合。另外,地方相關職能部門也要注重相關協調工作的開展,充分體現出足球教學發展的連續性,為中小學足球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四、科學安排足球訓練內容
對于足球訓練內容的安排來講,其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模仿能力強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在具體訓練中,教師必須要親身帶領,進行準確、反復的示范教學,條件允許下,學校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優秀運動員的訓練視頻資料,加強學生對規范技術動作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要注意,青少年極易疲勞,所以在訓練中不能僅關注參與熱情,還要準確把握運動量,結合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來對訓練時間進行科學安排,應實施長間歇、短練習的訓練模式。
總之,中小學體育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加強足球教學,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以及推動我國足球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整合現有教育資源,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足球教學活動與訓練,在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熱情的基礎上,讓學生接受更系統的訓練,進而從整體上提高中小學學生的足球素養。
參考文獻:
[1]雷波.優化組合教學法在中小學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2,(3):152-153.
[2]王崇喜,孫濤.大中小學足球教學內容銜接問題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33(3):107-110.
[3]胡學軍.中山市中小學推廣小場地足球教學與競賽的研究——場地設施困境與對策[J].運動,2015,(2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