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中峰
?
農村小學體育游戲活動的開發與利用
杜中峰
魯東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煙臺264025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當前我國農村小學體育現狀,針對農村小學場地器材缺乏、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探討如何開發體育游戲,創新地將體育游戲應用到小學體育教學之中。依據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原理創編體育游戲,結合運動訓練學理論將小學體育游戲分為三大類:一般性體育游戲、專項性體育游戲、綜合性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結合農村地域、文化特點,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以及不同教學目標,合理選擇不同性質的體育游戲。
關鍵詞:農村小學;體育游戲;開發;利用
1前言
2014年9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師大談及中國教育問題時指出:“目前,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區、農村地區,尤其要加大扶持力度”。農村教育問題依然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化教育發展的一大瓶頸。為縮小城鄉差距,改善城鄉教育不平衡問題,國家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資金的投入。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1號文件關注農村教育發展。雖然國家早已重視農村基礎教育,但由國情決定,我國農村教育依然存在很大問題。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農村基礎教育中加大體育教育已刻不容緩。近幾年國家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但是師資力量、教育條件等與城市差距依然很大,很多農村小學缺乏必要的體育設施。眾所周知,體育設施資源不足將影響到體育教學、課外活動以及課余體育訓練的正常進行,進而影響學生健康體質。國家無法短時間解決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農村小學如何借助本土地域、文化優勢,結合農村實際情況開發體育游戲,克服資源缺乏問題,順利開展體育教學,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問題。
2小學體育游戲改編的理論依據
2.1心理學理論
依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小學生處在具體運算思維階段,思維具有一定的彈性并且可以逆轉[1]。此階段的學生可以理解游戲規則與內容,但實際生活中只會刻板遵守規則,不敢改變。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要求游戲改編時,盡量完善其游戲內容及規則,但注意賦予游戲一定的靈活性。日常教學,教師應將體育游戲作為一種體育課程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與技能。小學時期是培養兒童學習動機、興趣、態度關鍵期,體育教師以及學校體育科研人員在改編游戲時,了解兒童關鍵期發展規律,改編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體育游戲。
2.2生理學理論
小學生處于兒童少年時期,其骨骼中軟骨成份較多,關節牢固性較差,有氧運動系統機能強于無氧運動系統機能,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均衡,神經活動過程不穩定[2]。游戲改編時,在保證游戲具有趣味性外,還要考慮到游戲強度和負荷,強度負荷過大都不利于小學生身心發展;另一方面,注意控制游戲時間,小學生的神經活動不穩定,游戲舉行太長 ,會導致小學生神經疲勞,降低對游戲興趣,甚至厭倦游戲,厭倦運動,同時長時間運動也對小學生呼吸系統產生不良影響。
2.3教育學理論
人本主義課程理論代表者馬斯洛認為,學校教育的重心是學習者,只有尊重學習者的本性與需要,才能使學習者成為真正意義的學習活動的主體[3]。除了要重視學問的知識結構外,還必須關注和尊重學習者的興趣、需要、愛好和動機。體育除有強身健體之功能外,還有潛在的教育功能。小學生如同白板,體育教師更大職責在于指導學生在白板上畫出豐富多彩的人生,培養廣泛體育愛好興趣,強身健體,用強健體魄鑄就祖國未來長城。
3小學體育游戲分類
體育游戲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體育手段,其分類具有多樣性。不同學者及專家根據研究或者教學目的不同,所采用不同的依據進行分類。筆者根據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及教育目的需要,結合運動訓練學中項群訓練理論將小學體育游戲分為三大類,一般性體育游戲、專項性體育游戲、綜合性體育游戲。一般性體育游戲指發展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平衡性等一般性身體素質相關的體育游戲。專項性體育游戲指為提高身體機能,預防發生運動損傷,輔助完成運動專項技能學習與訓練相關的體育游戲。綜合性體育游戲指滿足運動者娛樂、精神放松的需求同時發展其觀賞性以及表演性能力的相關體育游戲。具體分類如下:
4體育游戲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
4.1結合農村小學地域特點開展體育游戲
我國地域遼闊,地域存在差異性,不同地區農村小學地域特點不同。南北方氣候、人文、生活習慣的不同會導致人們日常參與的體育活動各不相同[4]。如北方地區農村孩子更加喜歡跳繩,丟手絹等游戲,而南方地區由于自然環境影響,農村孩子更加喜歡打水仗,賽龍舟等游戲。不同地區農村小學應根據自己本土特點,因地制宜開展體育游戲。
由于農村、城市地域存在較大的差異,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方式應區別于城市小學教學方式。城市小學體育教學可能在華麗寬敞的田徑場進行。而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可以不拘于學校現有的場地,比如開展一般性體育游戲中耐力類時,選擇綠色田園舉行,發展學生們心肺耐力等。海邊沿海地區,農村小學可以借助大海資源優勢,教授孩子游泳等技能,也可以組織開展游泳類專項性體育游戲。
4.2體育教師根據農村小學體育游戲分類開展體育教學
4.2.1一般性體育游戲教學
由于小學生身心發展存在階段性特點,因此體育教師對待不同年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應用不同類別的體育游戲。低年級應該側重學生全面身體素質發展,多采用一般性體育游戲。開展體育教學時充分利用當地現有的資源,使資源利用最大化。比如速度類一般性體育游戲—背向起跑,開展此游戲場地可以采用田園馬路。力量類一般性體育游戲—傳遞實心球,如果農村小學缺乏實心球器材,可以自行利用泥土制作實心球,代替標準實心球。耐力類一般性體育游戲,體育教師組織學生在校外田園間舉行趣味越野賽,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而且心肺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4.2.2專項性體育游戲教學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由于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斷增強,掌握運動技能的能力顯著增加,所以體育教師除不忽視一般性體育游戲教學外,更加側重專項性體育游戲,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合理利用專項性體育游戲,除滿足了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對運動的渴望外,也對早期的運動選材提供理論指導。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興趣、態度的關鍵期,小學高年級階段開展專項性體育游戲教學,學生能在歡快的體育課堂學習某些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能,為下階段的體育學習與運動訓練打下堅實基礎。
4.2.3綜合性體育游戲教學
綜合性體育游戲教學主要培養學生除身體素質以及運動專項其他能力,比如欣賞性、表演性等能力。這種教學采用的體育游戲沒有明確的概念,或者概念模糊,但是也保留有游戲的其他性質。在教學目標指引下,他只是供學生玩樂的工具。小學生神經活動不太穩定,長時間帶著任務去玩耍、運動,對他們的興趣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在一般性體育游戲教學和專項性體育游戲教學中間插入綜合性體育游戲教學,有利于緩解學生們學習上的壓力,同時協調兩者之間關系,使其協調發展,共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4.3合理開展室內體育游戲與室外體育游戲
每當提及體育游戲,大部分人都想到室外各種各樣的體育游戲,而室內游戲一直被大家忽視。室內體育游戲與室外體育游戲相結合會產生更大的效果。室內游戲應充分利用課桌,凳子等已有資源,如果需要空間,可以撤出課桌凳子等,創造游戲場地。比如為了發展學生們反應時,可以開展“搶板凳”游戲;為了發展學生們的協調性,可以開展“袋鼠跳”游戲。根據學生們需要,合理應用相應的游戲。室內游戲不適合體力耗費較大的游戲項目,不適合發展學生們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但是借助室內游戲,可以發展其靈敏、快速反應等能力。同時要合理安排室內游戲課時,室內游戲課時應少于室外游戲課時,陰雨天、氣候惡劣時,應安排室內游戲,保證課時有效完成。
4.4體育游戲通過體育教師的宣傳與推廣
體育教師是教育信息,教育資源的傳播者,上課則是教學的必要環節[5]。課堂上教師耐心向學生講述各種體育游戲內容及規則,使學生們全面了解各種游戲,挖掘其好奇心,探索心。同時講述本課堂所要進行的課堂游戲。有條件的農村小學可借助投影儀等音像設備,向學生們播放相關游戲視頻和圖片。目前農村小學老教師占大部分,而部分老教師教育觀念、教育理念落后時代發展步伐。更新教育觀念,教育理念應是老教師首要任務,要使他們充分認識體育游戲化教學的作用與影響,進而借年輕的體育教師先進教學理念與老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共同探討體育游戲化教學模式,把本土游戲創新的應用到課堂上,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應積極開展教學探討會,共同探討如何開發與利用體育游戲,使教育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時體育教師應承擔普及體育游戲的重任,日常中可以加入孩子們游戲隊伍中,陪孩子們健康成長。
4.5體育游戲化教學模式列入體育教學計劃之中
“體育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國內外并沒有明確的概念,對這種教學模式研究學者也非常少。陸文龍在撰寫碩士論文時把體育游戲化教學模式定義為: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通過選擇與其相適應的“寓教于樂”的游戲并導入、體驗和評定,使學生提高學習的情趣,掌握運動技能和培養體育興趣的一種教學模式[6]。這種教學模式必須符合教學目標,在新課改背景下,這種教學模式完全符合素質教育要求。
1.科學創編游戲內容,整學期不少于15種游戲,制定每種游戲的規則、內容,游戲創編時盡量采用組合運用法進行改編,所謂的組合運用法是指將兩個或多個不同的游戲,不同的動作技能等重新組合成一個新游戲,實現對幼兒體育的目的。游戲化教學課時在整個體育教學計劃中占一定比重(約占總課時的三分之二)。根據教學需要,可以將體育游戲化教學編入校本課程,進而創編特色課程。
2.學期末,對學生成績進行檢測,對教師上課表現進行評定,制定相應制度。如隨機選取兩種游戲,觀察學生游戲表現以及結合平時表現給學生打分,教師績效評定可以根據教案的編寫,上課的教學表現及效果,參與課程研發的積極態度等給老師打分。
4.6學校積極開展趣味運動會
2018年9月6日,共建“平安西江”行動在佛山召開年度總結評估會,評估成效、交流經驗,力爭將“平安西江”打造成平安交通建設綜合性示范項目,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共建各方同心同力同向,推動行動縱深化開展,“智慧西江、協同西江、綠色西江、文化西江和共享西江”的美好愿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近日,記者專訪了廣東海事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畢伍。
1.趣味運動會應增加團體項目。傳統的運動會通常是少數人表演的運動會,大部分學生只是觀眾,違背運動會廣泛性、參與性的目的。在趣味運動會上,盡量設計一些簡單、容易操作且參與人數較多的運動項目,如協力競走、袋鼠跳等,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整體意識等品質。
2.趣味運動會的運動項目具有安全性。學生們的健康安全應該放在第一位,在設計項目時,高難度游戲等不要加入,盡量選擇簡單且容易操作的運動項目。在參與運動會時,教師也應該強調安全的相關事項,傳遞“安全第一”的理念,讓學生們本著“安全第一、比賽第二”去參加運動會,從而確保學生們安全。
5農村小學生開展體育游戲時注意事項
1.做任何中等強度以上的體育活動之前,首先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充分的準備活動不僅克服心臟肌肉惰性,提高身體機能外,還能防止運動損傷[7]。小學生的關節的牢固性較差,骨密度較低,運動過程中骨骼,關節容易損傷,充分的準備活動能有效的降低運動損傷機率。小學生準備活動也要盡量富于趣聞性,慢跑等單調的準備活動不適合小學,可以創新應用校園集體舞,廣播體操等活動,使小學生在歡樂聲中熱身和準備,得到教學目的。
2.由于小學生神經活動不太穩定,教師應嚴格控制其游戲時間,避免因游戲時間過長降低學生興趣。每節課堂應由多種游戲組成,保證課堂內容呈多樣性,積極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對不同年齡性別的小學生應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如教授小學一年級與小學六年級時應采用不同游戲、不同方法。教授一年級的學生應更多重視動作示范,盡量減少理論化語言講述,而教授六年級等高年級應示范與語言講解并重,使學生盡快了解游戲規則,便于游戲開展。
6結論與建議
2.開展體育游戲應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改編游戲時保證游戲趣味性同時,考慮游戲負荷及強度,開展體育游戲時注意控制游戲時間,小學生不適合長時間運動。
3.體育游戲通過體育教師的宣傳與推廣,通過課堂教授相關游戲內容,使學生掌握相關運動技能,發展學生體質,達到教學目標。
4.體育游戲化教學模式列入體育教學計劃之中,完善其學生成績及教師績效制度。
5.合理開展室內體育游戲與室外體育游戲。室內外體育游戲教學側重點不同,室內體育游戲教學注重學生靈敏、協調性發展,室外體育游戲教學注重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特別是速度、力量素質發展。
6.根據不同年級以及不同教學目標,合理選擇不同類別的體育游戲。一般而言,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注重全面素質的發展,應采用一般性體育游戲;高年級學生除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外,還要注重專項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應多采用專項性體育游戲。
參考文獻:
[1]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王瑞元,蘇全生.運動生理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
[3]蘇春景.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李林.體育游戲的開發與利用[J].甘肅科技縱橫,2006,(35):4-5.[5]胡鶯佳.農村學校體育游戲開發與實施的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14.
[6]陸文龍.小學體育課運用游戲教學模式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0.
[7]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杜中峰(1991-),男,山東臨沂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7-0084-3
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7.035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ports Game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Du Zhongfeng
Abstract:By using literature material,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examines current status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sports, discusses sport game development and its utilization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reates sport games based on principles from psychology, physiology and pedagogy. According to spot training theories, this paper divides sport games in primary school into three parts: general sport games, specific sport games, and integrated sport games. Teachers should choose proper sport games in different nature according to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students and various teaching goals under region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Key words:rural primary school; sportgames;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Sport College of Ludong University,Yantai 264025,Shandong,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