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佳才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初中地理教學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同時,從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角度出發,對現階段的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進行詳細探究,以此把握初中地理教學發展方向,明確地理學科發展的特點,更好地做好學科定位,這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同時,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在于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全面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 初中地理 新課改 教學質量
初中地理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設立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促使學生認知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思維能力的一門必修課程。現如今的初中地理課程正在經歷改革創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都面臨巨大變化,從傳統教學模式逐漸過渡為新型的教學模式,以此適應時代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一、初中地理有效課堂建設的內涵
課堂是進行學科教學和德育教學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的基本場所。本文所探究的有效課堂主要是指,在經過了教師的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能夠得到具體的發展和深刻的理解,同時,能夠使得不同層次學生都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有所收獲,能夠真正學到知識,并且能夠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以此達到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
二、有效初中地理課堂建設的實踐
1.深刻理解和掌握地理新課標。
在地理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地理教學的總目標,并且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加以描述,尤其強調這三方面的有機組合。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串聯不同的知識點,這樣不僅能夠關注知識,而且能夠更好地關注其中過程與方法,使之融為一體。其中,“知識與技能”主要是指能夠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有用的,并且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所收獲的知識與技能,而其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主要是更加強調重點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具有全球意識和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的內在品德。
2.明確學科特點,做好學科定位。
地理學科本身不同于其他學科,是一門跨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性學科,其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全球觀、資源觀和環境觀,能夠提升學生的內在品質,地理學科進行教學的基本思路在于,了解人類所生活的主要環境,了解人與環境的關系,全面實現人和地的和諧發展。除此之外,地理學科更加強調地理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自然環境同人文環境的相互影響,以此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事物之間的差異和聯系,從地理的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并且以地理的方式解決地理問題。例如:在學習區域地理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大的區域特點入手,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和資源等多個方面,同時更好地明確地理學科的特點,逐漸引導學生以此思路看待地理學科的學習,以此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3.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新課改中強調教師應當及時轉變角色,改變以往落后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地理學科學習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1)新穎的導入。
由于現階段的初中階段教育教學中,初中地理并沒有得到應有重視,因此,地理學科在課時上往往不盡如人意,因此,課堂導入活動顯得尤為重要,只要良好的、新穎的導入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是課堂教學的良好開端。
現階段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導入形式多種多樣,為此,上新課時,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導入形式,精心設計新課導入,以此喚起學生對新的知識的渴求,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提升初中地理教學的魅力。常見的新課導入的形式主要有:故事法、諺語法、游戲導入法和創設情景法,這樣的靈活多變的新課導入形式能夠更好地給新課起頭,同時,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靈活的教學方法。
地理知識本身具有繁雜的特點,甚至其中眾多的地理原理和地理概念之類都是較為復雜和抽象的,為此,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提煉出來,更好地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興趣濃厚地進入課堂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激勵學生主動學習,而且能夠有效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教師可以采用模塊教學法,所謂模塊教學法,主要是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幾個模塊,逐一解決問題,例如:在講解《長江》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內容設計成多個模塊,由淺入深,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
再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地理學科本身是一門抽象的綜合性較強的學科,知識的空間跨度極大,現實中,進行教學的空間較為狹小,而多媒體技術則能夠更好地突破這一局限,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將呆板的內容形象化,以此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全面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地球的運動》這一課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地球的自轉、公轉之類的活動,以此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地球的運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學,應當采用更好的教學模式、靈活的教學方法,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紅.新課改下初中地理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2]段蘭蘭.新課改下農村初中地理教學改革淺談[J].教育教學論壇,2012,2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