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巖
摘 要: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制度雖然在逐步完善,但中小學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都相對僵硬,比起西方相對具有開放性和發散性的教學管理模式,我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此,教師不僅要在社會治理中全面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也應該積極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將實現教育發展和以人為本理念相結合,推動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和進步。小學教育是一個人正式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其教學管理模式的完善與創新也顯得尤為重要,對關于以人為本的小學教學管理模式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創新性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是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一個新要求,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理念已經深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國基礎教育中也需要融合這一理念。從各學科角度看“以人為本”中的“本”可以有很多種理解,而我們一般所說的以人為本就是把人當作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在小學基礎教育中,以關愛人的利益為出發點去進行教學管理模式的完善和發展,首先就要了解當前小學教學管理模式中現存的問題,之后再實施創新性的解決方法推動小學教學管理模式的發展。
一、僵化的傳統教學管理模式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束縛
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一般比較僵硬,單憑學生成績或教師職稱對教師進行考核和測評。因此,大多教師一般只按照管理者制訂的大綱要求進行填鴨式教學,無法進行創新,在這樣的約束下老師只能夠教條式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而學生就是被動接受。因此,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1.課堂中的灌輸式教學
從心理學研究領域來說,一般六到七歲的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很長時間,所以小學教師所進行的灌輸式教學對小學生來講是極其枯燥無味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很多孩子在進入小學前已經接受了很多學前教育,這就使得很多知識小孩子已經學會了,對孩子來說,他們因為已經知道老師所講的問題了,所以在課堂上就更不會好好聽課了。
2.繁重的課后作業
雖然現在全國都在推行素質教育,但實際上學校為了提高其升學率和升重點學校率,還是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課業負擔。此外,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情從側面也加劇了學校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發展。舉一個例子來說,十年前的小學生一般都是回家后自己完成作業,然后很多就跟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了,但是現在,有很多條件較好的家庭開始普遍地請課后作業輔導家教,每天陪著孩子做作業,做完作業還要給學生進行課業輔導。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現在給他們較重的課業負擔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厭學情緒等,不利于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
二、從各主體對象談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進
1.校級領導
校級領導要經常開展關于學習黨中央的各種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創新教學方法的培訓會議,在思想層面上保持先進性。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只有轉變思想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打破教學管理的僵局。
2.一線教師
我們一直提出要貫徹落實和進行教育融合的“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僅是對小學生來說的,對待一線教師也應該做到以人為本。關注教師的需求,不單單用冰冷的學生成績和固定的職稱去評價,因為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可能也會一味地關注學生成績和自己本身的職稱升級等問題,就忽視了對學生良好的啟蒙性、發散性教育。一線教師是每天與小學生接觸時間最多的人,學習高層領導制訂的各種方案也需要一線教師的傳達和執行,所以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進和創新也需要一線教師給校級領導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方案,推動以人為本與教學管理工作的融合發展。
三、以人為本的小學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性思考
綜合以上關于傳統小學管理模式出現的各種問題和解決措施的分析,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探討以人為本的小學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性的發展方向。我們可以考慮由現在校級領導不直接接觸學生而由一線教師進行直接接觸的管理模式,轉變為校級領導聯系班級制度模式。也就是類似于幫扶結對的方法,每個校級領導都相應地與一個班級結成對子,然后在時間條件的允許下直接到所結對子的班級中進行聽課指導,與學生進行一定的互動,根據小學教學的實際發展需求,高度重視小學教學管理氛圍的良好營造。
本文通過對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分析、各主體所應采取的措施和創新性思考等幾個方面分析了以人為本的小學教學管理模式的相關問題。總的來說,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推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堅持以人為本,將其融入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地從各方面進行對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最終能夠真正實現我國基礎教育的跨域式發展,從而使學生更加全面健康地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施建剛.對小學教學管理中“以人為本”新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匯:旬刊,2008(9):9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