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波
摘 要: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還應當逐步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采取恰當的措施,實現其對數學解題方法應用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解題方法 應用探究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對學生來講,具有很重要的積極作用。但實際上,大多數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只是簡單地停留在知識學習的層面上,很少花心思思考歸納不同數學題型的解題方法。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教會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初中數學解題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改革課堂教學的迫切性也變越來越強。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作為學生學習的助力,幫助學生分析總結做題中的各種方法,并讓學生明白掌握做題方法所能夠產生的積極作用,讓他們在有意識地掌握做題方法的同時,不斷提高自我的數學學習能力。
一、掌握初中數學解題方法對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解題方式的能力,就需要從源頭上做起,改善學生們對掌握學習方法不重視的觀念和態度,使學生明白其重要性。具體來講,掌握必要的初中數學解題方法所產生的積極作用,可以從接受主體和施授主體兩個角度加以分析。
首先,掌握必要的初中數學解題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效率,提高學習成績。初中生面對眾多復雜各異的數學題型,只是通過簡單地做題的途徑,很難實現“一網打盡”的學習效果。在接觸過很多題目、題型之后,學生也應當漸漸發現數學題型有規律可循,具體來講,盡管很多題目的設置和表達方式千差萬別,但是解題中所運用到的解題方法卻具有相似性和重復性。畢竟在初中數學的學科知識體系內,相關的數學知識點不易被初中生接受,學生成績的好壞不僅僅在于知識掌握程度上的不同,更在于其對不同的解題方式運用的不同方面上。在掌握必要的數學解題方法的情況下,學生方能實現自我做題成績的提升。
其次,掌握必要的初中數學解題方法能夠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掌握了必要的解題方法,也會進一步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會有意識地運用已經講過的相關做題技巧,學生如果能夠順利的了解教師的意圖,并順序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將所學的方法技巧及時地運用出來,那么就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反之,學生忘記了教師已經傳授的解題方式,教師不得不進行重復講解,就容易造成教學進程的停滯不前。因此,學生掌握必要的解題方法,將有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了解初中數學常用的解題方法
初中數學解題方法具有很多種,本文只選取一些常見的解題技巧進行簡單的闡釋。第一種解題方法是因式分解法。這是一種有力的數學解題工具,所謂的因式分解法就是將一個解析式用恒等變形的方法,將其中的某項解析式分配成幾個多項式正整數次冪和的形式。具體來講,因式分解的方法還可以細分為十字相乘法、公因式法等多種其他方式,這一方法的應用范圍廣,掌握這一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二種是未知數求解法。顧名思義,此方法就是將題目中要求求解的項通過設定未知數式的方式,并在未知數方程的計算中求出未知數值。這種解題方法在小學數學中就有所提及,只不過初中數學中涉及該方法時的難度加大,這就需要學生認真分析題干,并找出合理地可設定為未知數的項,以防止不必要的失誤。
第三種解題方法是面積法解題法。初中數學的題型主要分為代數題型和幾何題型,以上所提到的兩種在代數法中應用廣泛,面積法則在平面幾何題型中應用便利。通過面積法不僅可以方面面積的計算,有時也會在面積相等求其他值的方法運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解題效果。
第四種是反證法解題法。這種解題方式主要是運用反向思維進行解題分析,當正面思考不得解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這種反證法的方式,這種方式一般在反向思維思考中只會出現一種特殊情況,學習者通過否定或肯定這種情況,以判定其他情況。
三、培養學生初中數學解題能力的相關措施
第一,教師要提高學生對運用解題方法,培養解題能力的重視。很多學生之所以存在數學解題方法應用不好的問題,是受到他們學習態度的影響的,一部分學生認識不到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在題海戰術中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思維方式,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運用解題方法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第二,在初中數學的課堂訓練中,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訓練。具體來講,初中學生還處于學習自制力、自控力相對不足的狀態之中,很難對一些問題產生深刻的認識,也很難督促自己進行自我思考和分析,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積極引導,在做題中逐步引導學生向著運用解題思路這一方向上走。比如,在遇到集合相關的題型時,題目中有涉及復雜的面積內容,教師就可以提醒學生先思考可能運用到的解題方法,這樣學生就有可能朝著運用面積法或其他方法的方向去思考問題了。
第三,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思路。初中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很明晰的學科,學生對這一學科知識內容的學習也相對明確,但是初中數學的知識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知識的階段,初中生將接觸大量的考驗其復雜邏輯思考能力的綜合性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很多知識信息的整合,對學生這一方面的考查也往往通過應用題型的方式加以展現,為此,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多元化信息,并教會學生篩選的技巧。比如,教師在講解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應用題型時,可以向學生指出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妨礙性信息。學生在經過對大量信息的篩選之后,就會獲得有效地問題信息,最后才能夠根據有效信息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以提高應用題型的解題效率。
總之,解題方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范圍很廣,而且這種解題方式對學生的解題能力的提高,及其解題效果的提升都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促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解題方法,不僅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有積極的影響,也能夠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課堂教學目的的實現,最終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促進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