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山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高度重視課堂導入的設計,并結合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導入策略與方式方法。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下的先進導入策略進行了研究與歸納。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課堂導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36-01
高效的課堂導入有利于學科高效課堂教學目標的更好落實與實現。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下的導入藝術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創設貼近生活的課堂導入,有利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生活是一切知識的源泉”,蘊藏有豐富的知識素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創設貼近小學階段學生生活實際情況的課堂導入,以此為學生巧妙打造一個熟悉而親切的語文學習氛圍,促使他們在該氛圍中以最快的速度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并喚起對具體語文學習內容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魚游到了紙上》這篇課文時,筆者并沒有急于帶領學生進行具體知識點的教學,而是首先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畫畫是很多學生課余生活的一大愛好,大家也都有一定的畫畫作品,那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自己的作品跟原物相像嗎?”“不是很像”,學生們紛紛回答。“那你們知道為什么自己畫的不像呢?”“畫畫水平不夠”、“沒有人指導”……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認識與看法。“老師知道有一種方法,能很好地提高一個人的繪畫水平,《魚游到了紙上》這篇課文中的主人公就是用了這種方法才使得他畫得魚活靈活現,如同游到了紙上一般。大家想知道這種方法嗎?”“想”,學生們紛紛回應。更有甚者,催促筆者“老師快點講課文,我們要學習主人公的畫畫方法”。這表明,此時學生的注意力較為集中,對《魚游到了紙上》這一文本的學習興趣較為濃厚。如此,通過引導學生回憶現實生活中畫畫的相關經歷,就顯著提高了該節課堂導入的實效性。
二、創設溫故知新的課堂導入,有利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習就是一個實現已有知識與新學知識融合的一個過程。因此,已有知識的及時回顧與復習對于學生新知識輕松掌握與習得起著至關重要影響意義。古語所說的“溫故而知新”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道理。因此,筆者認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下導入藝術離不開“溫故而知新”這一課堂導入方式的科學、合理運用。
如,在教學《梅花魂》這篇課文時,筆者就在上課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了如下一個問題:“誰能背誦以下之前所學的關于‘梅花的詩句?”這如同一把鑰匙一般,打開了學生的記憶之鎖,他們紛紛將以往學過的“梅花”相關詩句背誦出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隨后,筆者緊接著提問道:“在這些詩人的筆下,梅花擁有哪些品格特征?”“頑強不屈”、“高潔堅強”、“風骨傲然”……學生們對梅花相關品質進行了很好地闡述。“是的,梅花是我們中國人非常喜愛的一種花,因為在梅花的身上往往能體現出中華民族‘頂天立地、不輕易低頭折節的民族氣節。《梅花魂》這篇課文中就描寫了這么一位老人,對梅花有著執著的熱愛,更渴望回到擁有梅花的故鄉。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梅花魂》這篇課文……”
如此,通過回憶已學的梅花相關詩句,就使得學生對梅花身上所具備的高尚品格及崇高氣節形成了更為深刻的認知,而這些都將作為他們理解《梅花魂》文章中“外祖父”之所以偏愛梅花的原因的重要情感因素,有利于他們實現對這一篇文章的更深刻把握。
三、創設直觀生動的課堂導入,有利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要依靠直觀化、形象化的思維思考方式,因此,教師若是能在上課一開始為他們創設直觀生動的課堂導入,有利于使得他們對具體的語文學習內容產生更濃厚的探究、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并在其推動下獲取較高質量的最終學習效果。
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就會利用多媒體教輔設備精心為學生營造直觀生動的課堂導入。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的具體知識點之前,筆者首先在課堂導入中利用多媒體教輔設備為學生播放了一組關于威尼斯小艇的幻燈片。在強烈的視覺感官沖擊下,學生們觀看的異常認真,并逐漸沉醉于威尼斯的魅力水景之中。趁勢,筆者講到:“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剛才在幻燈片中看到的威尼斯小艇,大家有沒有興趣跟老師一起走進這個充滿異國他鄉風格的課文學習中呢?”“有”學生們熱情地回應道。筆者接下來對這篇課文的教學活動自然是水到渠成、易如反掌。這般一來,借助直觀生動的課堂導入,不僅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文化視野范圍,此外更是使得他們通過幻燈片對《威尼斯小艇》這篇課文具備了更強烈的探究、學習興趣。
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高度重視課堂導入的設計,并結合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導入策略與方式方法。如此,才能在搞好課堂導入的基礎上,有力地推動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更好構建。
參考文獻:
[1]葉瑩《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中國校外教育》,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