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
〔關鍵詞〕家庭教育;事件;寬容;擔當;契機
我正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接到一個女孩的電話:“馬老師,您的學生把我媽媽撞了,給他家人打電話,他家長也不來,您過來協調一下好嗎?”
掛了電話,我急忙趕到現場。只見一個中年婦女坐在地上,用衛生紙捂著小腿上的傷口,周圍流了好多血。
經了解,由于我班一男生在和一班的一個男生騎著電動車打鬧時,迎面來了一輛車,一班學生躲車,我班的學生躲一班的學生的車,結果不小心撞到了中年婦女,腳踏板刮傷了中年婦女的小腿。
我班的學生打了好幾個電話給媽媽,他的媽媽都以在地里干活、太忙為借口不來。經過我再三勸說,他的媽媽才答應過來。一班的學生也給他的媽媽打了電話,他的媽媽先來的,一看不是自己的孩子撞的,就毅然離開了現場。我班學生的媽媽來到后,就指責自己的孩子:“你這個熊孩子竟給我惹事,氣死我了,我不活了行不。”拿著藥瓶子就要喝藥,被我拉住了。我勸說道:“你死了問題就解決了嗎?當務之急是先到醫院包扎傷口?!边@媽媽來了一句:“我沒錢,怎么給她到醫院包扎?”傷者家屬被這位媽媽的言行激怒了,要不是我在中間極力勸阻,雙方就有打起來的可能。為了避免事態擴大化,我對學生家長說:“孩子惹事,大人要負責。沒錢回家去借錢,不然傷者家屬不樂意,你這態度會激化矛盾的?!边@位母親很不情愿地回去借錢了,事情由此緩和下來。
孩子天性愛玩耍,對安全沒有太多的顧慮,所以騎電動車打鬧造成了撞人事件。一旦出了事故,孩子才會認識深刻,因此,及時抓住意外事件,對孩子進行教育,往往會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這個事件中,這兩位家長做得都不妥當。一班的家長溜之大吉,孩子就不會吸取教訓。如果和我班的家長共同承擔,給傷者看病,這樣讓孩子既學會了擔當,也知道了騎車打鬧的危害,對孩子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我班的家長很不明智,一來就尋死覓活,以沒錢為由不想給傷者看病。不考慮傷者感受,不僅會激化矛盾,還會讓孩子養成推脫狡辯的不良習慣。家長應該第一時間關注傷者的傷情,然后為人家積極治療。這是對孩子的一種無聲的教育,孩子也會在父母的行為中學會怎樣做人,更會反省自己的行為,從而避免今后類似事件的發生。
有時我們對孩子說得再多也沒有用,他們不經歷一些事件,永遠都不會長記性。事件本身恰恰是教育孩子的契機,抓住事件及時教育,孩子就成長了。怎樣把事件變成教育孩子的契機?我給家長們以下幾個建議。
一、家長應在事件面前保持冷靜
一個男孩,在校和同學發生沖突,動手打了同學,班主任把家長叫到學校,家長感覺很沒面子,在辦公室就動手打了孩子,結果這個孩子感覺自尊心受到傷害,非常沖動,從辦公室窗戶跳下,當場摔死。如果家長冷靜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理智處理,悲劇就不會發生。
還有一個例子,一個小男孩在放學的路上,撞了一個小女孩,導致小女孩的臉摔破了。小女孩的家長來到后,心疼女兒,沒控制住情緒,動手打了小男孩,結果小男孩家長來到后,雙方火拼,造成了一場嚴重的斗毆事件。如果雙方都冷靜一些,就不會讓事件激化,所以冷靜是處理好事件的前提。
二、家長的寬容會讓孩子良心發現
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特別好動,課間經常和同學打著玩。我多次提醒,他還是滿不在乎。一次,和同學打著玩,把餐廳的玻璃撞碎了,碎玻璃片傷到了同學的手。家長來到學校后,第一時間關注那位同學的傷勢,然后及時帶受傷的學生到醫院包扎。只對孩子嚴肅地說了一聲:“以后注意,吸取教訓。”并沒有任何指責的話語。
這個孩子老實了一個星期,隨后又活躍起來。在一次和同學的打鬧中,使對方的頭碰到了桌子角上,碰得頭破血流。我以為這次他爸爸會大發雷霆,沒想到這位家長很平靜地說:“你是我的孩子,我可以寬容你,但是你想到你的行為給同學帶來的傷痛了嗎?你想到爸爸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了嗎?”他只說了這么簡單的幾句話,就帶著受傷的學生去醫院了。
這個孩子從那以后真的變了。在心情日記中,他這樣寫道:“我第一次惹事,我以為爸爸會狠狠地揍我一頓,但是爸爸沒有。第二次惹事,我想這回死定了,但是爸爸還是原諒了我。我不能拿著爸爸對我的寬容繼續惹事,那樣太沒良心了。今后我要用行動為父母爭光,做一個讓父母一想到就欣慰的孩子。”寬容是一種深刻的教育,因為在人的體內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顆善良的心會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然后發現什么是正確的。
三、事件面前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勇于擔當
女兒在上體育課時,不小心把同學的手指弄傷了??墒菍Ψ搅粌和澮硌輳椆殴~,手指受傷了,就沒法表演了,哭得特別厲害。女兒也害怕了,就為自己辯護:“我不是故意的?!边@時我告訴女兒:“無論是否故意,我們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事件面前最重要是對傷者的人文關懷。”然后,我給女兒講了《論語·鄉黨》中關于孔子和馬棚失火的故事:孔子家的馬棚燒了,孔子上朝回來,問道:“傷人了嗎?”沒有問馬。女兒聽后,當場向同學表示了歉意,并主動檢查了同學的傷勢,還說了一些安慰同學的話。
隨后我帶著女兒一塊到醫院給同學檢查。在整個過程中,我讓女兒掛號、繳費、陪著拍片、拿藥,使她有了承擔責任的深刻體驗。事后,我又領著女兒買了些禮物去看望同學。第二天,女兒對我說:“爸爸,以后我一定要小心,避免傷害同學,也避免給父母帶來麻煩。”在這個事件中女兒學會了擔當,得到了成長。
四、家長要挖掘事件的教育價值
小宇平時有一群好朋友,同學過生日時,他們會經常喝點小酒。父母多次強調給同學過生日可以,但是不準喝酒??墒敲看卧谕瑢W的生日聚會上,小宇就把父母的叮嚀拋到九霄云外。一次同學過生日,小宇一高興喝得有點高,回家的路上,把門牙摔掉了。他母親雖然很氣憤,但是還是強壓住了怒火問小宇:“牙掉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覺?”小宇說:“后悔,不好意思見同學。讓父母跟著操心,感覺很對不起父母?!边@位母親接著問:“今后怎么辦?”小宇說:“吸取教訓,再也不喝酒了?!边@個事件中,孩子的這顆牙損失得就很有價值。母親通過發問,引導孩子深思,讓孩子通過自我反省,下決心今后再也不喝酒了。
根據心理學的原理,孩子在事件面前,一般比較恐懼、害怕、后悔,失去了逆反的底氣,事件在孩子的心里會留下很深的痕跡。平時你說話,他可能不聽,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還是能聽進去的。如果家長放棄對孩子的指責和包庇,冷靜下來整理一下思路,引領孩子進行深刻的反思和總結,事件就變成了教育孩子的契機。
(作者單位:山東濟寧鄒城市唐村中學,濟寧,273522)
編輯/于 洪 終校/王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