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職業教育中畢業生動手能力低,難以勝任工作崗位的現狀,迫使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多方面的探索。筆者以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為例論述場景教學的內涵和在會計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及在設置場景時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職業教育;場景教學;會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7-0103-02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簡介:陳碧君(1978-),女,清遠工貿職業技術學校會計中學一級教師、教學部長,本科。研究方向:財務會計教育。(廣東 清遠/511500)
一、場景教學法的內涵
場景教學法是以實際應用場景為核心,提倡“以用為本、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其目的是以工程經驗為指導,強化實戰技能,輔以實際企業測試項目,使用角色模擬的方式,通過逐步深入的六步教學法展開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對場景教學必須了解工作場景、項目主導、角色模擬、任務分解、六步教學、項目經驗、職業素質、團隊協作。
(1)工作場景。針對企業實際工作流程和工作場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項目分析和任務分解,重現在企業出現的任務環境。(2)項目主導。所有知識點和技能都是通過一個或者幾個項目來組織的,學生通過可擴展的項目案例來逐步學習知識和技能;所有的實踐都是項目中的一個實際任務,學生通過實踐可具備完成一種任務的能力。(3)角色模擬。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課程和項目實訓過程中,使用真實的企業項目,真實地按照企業的工作流程,模擬項目組中各種角色,協同完成項目和任務,體驗和掌握各種角色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經驗。(4)任務分解。在為完成整個項目而必須掌握的概念和知識環節的講解上,將整個項目劃分為多個子任務,再分析每個任務需要的知識、技能、素質要求,并通過完成任務的形式來組織學習內容、設計課程體系。(5)六步教學。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和自學都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按照以下6個步驟來組織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出一般規律和知識/技能、擴展知識/技能、解決更高級的類似問題。(6)項目經驗。通過對企業實際工作場景的模擬和實際測試項目的訓練,積累實際的項目經驗,熟悉項目過程中常見的技術、流程、人員協作問題,并掌握相關的解決方法。(7)職業素質。通過項目實踐、課堂研討以及職業素質訓練,學生能夠從任務目標設定、個人時間管理、團隊協作和溝通、沖突和情緒處理等方面,得到崗位所需要的職業素質訓練。(8)團隊協作。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將被劃分為幾個團隊,每個團隊將根據任務,合作完成一個任務和項目。整個過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二、場景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一)整合教學內容,創設工作情境
為了實施場景教學,教師需要對學生應該掌握的全部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將其歸納為若干單元模塊。具體整合時,可以打破傳統教材的框架結構,盡可能緊扣會計職業實踐,遵循企業會計處理經濟業務的流程。如可以按照“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結賬、對賬和試算平衡——編制會計報表”的會計循環進行,這樣的整合可以將分析和記錄交易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會計載體工具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通過一個個場景的設置和完成,能夠讓學生在理解企業會計工作實際運作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知識要點。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生動直觀的情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聯想,喚起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經驗及表象,從而使學生利用有關知識和經驗去同化新知識。鑒于各個會計任務模塊具有連續性的特點,設計者在創設工作情境時盡可能考慮各模塊之間的銜接和統籌安排。整個教學以工業制造業企業為背景,通過實際的工作過程,把整個班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是一個協作小組,然后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隱含在若干場景模塊中。同時把會計課程涉及的全部教學資料(包括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憑證、賬簿、報表等)裝入檔案袋發給學生,并進行角色分工及輪崗說明。這種逼真的場景和角色模擬有利于學生形成自我心理暗示,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隨后的教學中,針對各個模塊再創設適當的情境。
(二)構建實際場景,解決實際任務
根據基礎會計課程的特點和學生需要掌握的會計操作技能,結合工業企業會計實際工作情況,將課程內容進行分解,并根據會計工作過程構建場景,將所有的理論基礎知識穿插到實際的工作場景中。首先讓學生在小組內按崗位分成出納崗、會計崗、復核崗、報告崗。并讓學生討論每個崗位涉及哪些任務即工作標準,例如出納崗的工作標準有現金收付款工作標準,轉賬支票付款標準、商業匯票收款標準等,會計崗的工作標準有原始憑證填制工作標準、記賬憑證填制標準、登記賬簿標準等,復核崗的工作標準有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報表審核的工作標準。報告崗的工作標準主要是負責月報和年報的編制。然后以五糧酒廠12月份的經濟業務為主,讓學生充當該企業的會計、出納、復核、報告崗位,并從原始憑證的識別、填制和審核,到記賬憑證的識別、填制和審核,再次到賬簿的登記及錯賬更正,最后到報表的編制,整一個流程環環相扣,并要求學生完成一個角色之后輪換另一個角色,從而熟悉整個會計流程。在開始做賬前,還得事先向學生說明每個階段的任務和具體要求,交代注意事項。在設計場景時,教師要不斷向學生說明會計工作質量關系國家、企業、投資者以及職工等各方面的利益,讓學生意識到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并由此強化學生的責任感,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當學生按照工作場景解決相關的經濟業務時,教師應適當組織師生對相關模糊的問題的答案進行評價。在整個場景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始終提醒學生對問題解決的情況進行監控,檢查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是否一步步地接近工作目標,以便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而且,隨著工作任務的完成,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推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自主學習,小組分工合作
自主學習是學生完成任務的前期重要過程。此階段,學生應該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和要求,自主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會計知識,搜集有關資料,分析、判斷和評價相關信息,為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實際問題進行知識儲備。在搜集和整理資料時可以分工合作,取長補短。場景教學時可以分工進行角色扮演,不同小組之間也可以競爭合作,交流信息。小組分工的方式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思考和討論問題,發揮集體的力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建立可考核的合理的評價體系
學習效果的評價是場景教學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對整個教學效果的檢驗。因此,建立可考核的合理的評價體系顯得非常重要。該評價體系不能簡單以一份試卷作為標準要求,而是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并考慮職業要求標準,可從實操的準確性、規范性、學習態度、團隊合作能力、學生獨立完成一個月的賬務處理等多方面采取多元化的綜合評價。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既要關注其學習結果,也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其在整個學生過程中的成長和變化,真正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注意觀察,多了解學生,力求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由此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三、場景教學法的要求
為保證場景教學在會計教學中得到較好的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完善的教學設備
多媒體技術和網絡的發展為場景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多媒體教學設備是場景教學不可缺少的。此外,會計教學所需要的憑證、賬簿、報表、案例、以及會計場景模擬所需要的場地等也是場景教學所必備的。
(二)場景創設要逼真
教師在創設工作場景時要力求生動形象、有新意、有趣味性,尤其要注意增強教學環境的仿真性。如在進行憑證的填制和審核時,準備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資料、學生的崗位設置以及辦公桌的擺放等都要貼近企業實際,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促使其從心理上盡快進入自己所擔任的角色,而且有利于讓學生以直接經驗的形式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同時,場景的應用還要把握時機,要注意對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要把場景表明的意義與要講授的理論恰到好處地聯系起來,顯示出彼此之間的相通之處,這既能加深學生對難點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達到教學效果。
(三) 適時引導,協調兩種關系
場景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但學生占據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一切讓學生隨心所欲地處理,在運用場景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要自始至終參與其中,隨時了解學生情況,適時引導和指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并按質量完成任務。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學會協調兩種關系。一是協調好師生關系,在場景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當活動的參與者、指導者和幫助者,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二是協調好學生個體間的關系,由于場景教學下,需要小組成員合作完成各項任務,因此在小組合作中會出現意見分歧,甚至引發矛盾。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傾聽他人不同的意見,理解他人的想法,取長補短,疏導學生個體,小組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淡化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促進學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長,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構建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03).
[2]徐明成.基于“任務驅動”的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中的“合作—探究”教學法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4(12).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