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艷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新課改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提出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幾種策略,最后對初中英語課堂優化的效果進行解讀,希望本文能夠為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和課堂建設提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課堂優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223-01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只有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要打造高效課堂,就要優化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優化既體現“教”的有效性,更體現“學”的有效性。學生的課堂活動對課堂的有效性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呢?值得每一位初中英語教師進行探索。
一、突出學習重點目標,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教學目標是在圍繞教學重點知識的基礎上而設計的,也是學生在學習運用英語中的重要內容。可以說,重點目標的設計,一方面,體現了課程教學的重點知識,便于學生理解感悟;另一方面,能夠在構建學生知識結構體系中發揮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學習重點目標,注意好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我們首先要把重點學習目標進行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予以學習記憶。其次是重視學生的學習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而確定適當的教學過程和方法,讓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夠與文本內容相一致。最后,突出教學重點目標的實現過程和方法,允許學生能夠有學習探究的空間和時間。
二、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
有效的師生互動使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交流成為可能,而師生互動營造出來的輕松、充滿尊重和信任感的課堂又能夠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正向的情感。因此,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的第一個步驟。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情感表達和情緒傳達將起到關鍵性作用。例如,在英語寫作課上,教師態度嚴肅,在給班上給出寫作題目“my family”,要求學生:“請大家在30分鐘內完成寫作,現在就開始動筆吧”,則這堂英語寫作課會籠罩在一種“盡快完成作文”的氣氛下,雖然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了互動,但僅限于布置學習任務,教師的情感傳達是枯澀的;如果教師面帶微笑,不把作文題目寫上黑板而是讓同學對作文話題進行猜測:“我們今天的寫作題目是一個世界性議題,你們想一下會是什么?”這樣的引入使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紛紛討論,“是環保嗎?”“是經濟問題嗎?”當教師出示作文的題目“My family”的時候,學生可能會大失所望:這個似乎與“世界性議題”無關,面對學生們失望和質疑的表情,教師認真的看著學生們說:“不要小看這個題目哦,親子和家庭問題,是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的重點項目呢,說不定同學們在作文里的見解,能為這個大課題的研究做出貢獻啊!”而學生們在教師這樣的鼓勵下,帶著一種“為世界性議題出謀劃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行作文,一堂普通的英語作文課,也因為師生之間的互動,顯得主題更加明確、更有活力。
三、將多種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教師應該做到在掌握各種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和教師的教學特點,將各種教學方法進行結合,以求這些教學方法能夠在英語課堂中發揮最大的作用,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優化。以英語聽力練習為例,大多數教師在英語聽力練習課中使用播放錄音,請學生聽寫或者是復述的方式完成教學內容,雖然教師也在教學的導入過程中使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例如為學生描述一個“去外國旅行,和外籍學生進行交流”的場面,但單純的情境導入往往會花掉很多時間而并不能對課堂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英語教師能在聽力課堂上將情境教學和小組合作教學結合起來,以一桌的兩名同學成為一組,要求二人配合聽寫聽力的內容,然后在全班決出“英語聽力聽力最佳”組合。競爭的刺激會使學生們對聽力的內容格外注意,而小組學習的方式,也能夠使學生們按照各自的優勢分配“聽”哪方面的內容,例如,同桌的甲同學對單詞的掌握量比較高,而乙同學對句式掌握的比較牢固,二人配合,會很快弄清楚聽力材料的內容,比單獨一個人進行聽力訓練的效果高的多。以此同時,情境導入將不僅僅是教學背景的簡單闡述,而是能夠將情境所營造的氣氛貫穿于整節課的始終,使學生們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候更容易進行角色轉換,從而提高課堂效果。
四、幫助學生制定自主學習計劃
要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得到優化,就必須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優化,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被賦予更多的學習自由性,這種自由性給了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的權利,也給了學生自主安排學習內容的權利,而英語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制定自主學習計劃,使學習計劃成為一種集體行的學習習慣,從習慣養成方面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增強。英語口語學習由于需要長期的勤奮練習,而英語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對每個學生的口語發音和語法缺點、口誤等進行矯正,因此,針對英語口語的學習制定集體性的自主學習計劃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自主學習時間討論,在全班同學一致通過之后規定每周的固定時間作為英語口語專項練習時間,如將每周的周二、周四早自習選作口語專項練習時間;然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確定和協調口語練習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是學生根據學習需要擬定大概方向、由教師按照學生能力給出的材料,也可以是學生自主選擇的材料;教師應幫助學生確定每份口語材料都有“領讀者”,這就需要某一個或者一組學生去主動學習材料,帶領全班同學進行朗讀。這樣的英語口語自主學習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還能夠使全體同學擔負起“教學”的責任感;朗讀的材料由學生自行選擇,也更符合學生們的興趣和口味,使學習變成一種樂趣。主動尋找英語學習材料、進行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討論將成為一個班級進行英語學習的習慣之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因此有所提升。
初中英語課堂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陣地,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舞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不懈努力地去探究其中的奧妙,即時轉變觀念,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課堂教學,以靈活有效的方法來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