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祥英
摘 要:數學,既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又是一門應用范圍極廣的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起著重大作用。而許多學生總感到數學課枯燥無味,沒有情感、活力,學不懂。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數學雖是一門難度最大的學科,但搞好數學不需要太聰明,中等天分既可,主要是毅力和鉆勁。因此,本文闡述了華東師大版的初中數學學習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教學建議,希望對初中生的數學興趣培養產生一定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華東師大版;學習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361-01
新課標下《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唱獨角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尤其在華東師大版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是數學學習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會學習。對此,本文就針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措施談幾點體會。
一、利用數學本身的特征,激發主動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其本身有著自己的特征與魅力。因此,在華東師大版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用數學本身的特征與魅力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實用性。馬克思指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的應用了數學,才算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這句話充分顯示了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及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學的使用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滿著數學,作為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欲望。比如,如何利用數學知識測量我校旗桿的高度。學了圓錐面的展開圖的內容后,讓學生練習制作形狀為圓臺式的燈罩,圓錐形狀的煙囪帽等活動。
2、規律性。數學本身存在著一些規律和誘人的奧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總結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數學概念是人們通過感覺、知覺對客觀事物形成感性認識,再經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而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因此,概念教學不應只是簡單的給出定義,而要引導學生親自感受及領悟隱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數學思想。
二、挖掘教材興趣因素,鼓勵學生動手體驗
華東師大版初中數學新教材中有許多興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適合初中學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動手實踐內容,增強了教材的人文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指導學生利用硬紙、木條、鐵絲等材料,制作一些簡易的幾何模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并因此產生由此及彼地教學效果,例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用同樣長的鐵絲分別彎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和圓,然后引導大家觀察、比較、判斷。這樣的動手活動,學生興趣很濃,既培養了學生對實物與圖形的認識能力,又觸及到生活和生產實際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條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問題,學生動手活動的內容也可以為講授新知識作準備和鋪墊。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所謂創設問題情境,就是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將學習內容設計成若干與學生生活接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問題。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必須扎根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如果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離開了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將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華東師大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實際出發,努力創設問題情境,這樣既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和愿望,使學生能主動的參與其中,又能向學生提供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時,應該考慮那些貼近生活,同時在學生的平時活動中遇到過的圖形、物體或者是問題,這樣就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到通俗易懂。
四、一題多解,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知識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謹性,更具有靈活性,所以初中數學教學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數學知識的特點,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題,才能使學生越學越有興趣。在華東師大版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經常會遇到同一個題目,有的同學思維敏捷快速地解答出來,而有的同學思維較死繞了許多彎路,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最終也解答出來了,此時教師對他們的方法都應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永遠保持不斷探索和進取的精神。如在學習推導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時,書上介紹了從一個頂點出發的的對角線將n邊形分成(n-2)個三角形,可以推導出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為(n-2)×1800,也可以在n邊形的一邊上找一點P,再將點P與不相鄰的頂點的連結起來,將n邊形分成(n-1)個三角形,也可以推導出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此時再讓同學們在n邊形的內部或外部找一點推導出該公式,一題多解,極大地鞏固所學知識并提高學生了探索知識的欲望和興趣。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數學教師只有對學生微笑,真心實意地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以請感動學生,才能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反映。積極的情感反映可以讓學生喜歡老師,愿意和老師做朋友,才能讓相信老師,從而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要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又要時時抓住時機表揚、鼓勵學生,與學生建立親密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覺自己很有親和力,讓學生把對數學的恐懼轉變為熱愛,才能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在華東師大版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同學們都樂意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使學習數學成為學習中的一件快樂的事。
參考文獻:
[1] 周國文.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新校園:理論版,2013,(11)
[2] 陳欣城.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06)
[3] 馬光新.試論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課外閱讀:中旬,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