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綜合運用能力。寫作是中學生學習英語應該撐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中考中的一個重要題型。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培養;提高
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始終伴隨教材中對話、課文及詞匯、語法等英語材料和語言知識的教學而展開,并圍繞著學生聽、說、讀能力的培養而運行其中。但在目前的教學中,往往把寫作看作是應付的一種應急手段,放在次要的地位;加上訓練寫作花時間、效果不明顯,學生怕寫、老師怕改,因此寫作常常被放在初三階段才針對性訓練以應付中考。這樣學生就錯過了英語語言思維逐漸形成、培養的良好時機,造成學生學習了幾年英語卻在中考中連80個詞左右的英語短文都寫得錯漏百出。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怎樣進行書面表達訓練,一直是大家重視但實施起來又覺得很棘手的問題。
那么怎樣培養和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詞不離句 日積月累
文章是由句子組成的,而句子是由詞組成的,如果學生掌握了造句的技巧,把句子組成短文,寫作的難度就會降低了。所以本著“詞不離句”的原則,教師可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對學生進行造句訓練。比如每完成一新課的教學就讓學生用新單詞口頭造句,熟悉新單詞的詞性及用法,如學習teach--I teach you English./He teaches us maths. 課后再讓學生把Useful expressions每個造兩個句子寫在作業本上,這樣日積月累、熟能生巧,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詞匯,掌握了它們的用法,也對英漢句子結構的差異有所感悟和了解,這就為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在聽說練習中穿插寫作訓練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教材它所采用的是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匯了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每個單元的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而且每個單元都是聽、說領先,讀、寫緊跟。這給寫作訓練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特點,在聽說練習中適時穿插寫作訓練。例如,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 Section B之后,讓學生做六人小組活動( Circle Story ),1. Where did you go last summer vocation ? 2. What did you do there? 3. How was the weather? 4. Was the food good ? 5. Did you buy anything? 6.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again?每個同學抽一個問題并作出回答,但不允許互相討論或看。之后按問題的順序收集答案,編成一段話。所編的故事常常會讓同學捧腹大笑,但三五分鐘的整理,就能成為精彩之作。這種寫作活動既省時又有趣,把枯燥的語言學習為愉快的語言交流,效果極佳。
3 在話題交際中深化寫作訓練
語言的發展證明,書面語是從口語發展來的,口語是書面語的基礎。英國學者布里頓根據多年研究指出;“學生口語句型結構和表達方法往往是他們學習寫作的基礎。”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之間有著重要聯系。我們要圍繞每個單元的熱門話題設置真實情景,并安排多種形式的對話訓練,如pair work和group work,充分營造課堂交際的氛圍,創造更多師生間或學生間的對話與交流,充分訓練和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同時也為更高難度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 以“閱讀”領寫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Practice makes perfect.”等。這些都是學習一切語言的共同經驗,同時也說明人們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如果離開了閱讀,要提高寫作能力是十分困難的。閱讀是吸收語言材料和學習語言形式的必經之路,閱讀為寫作提供語言、內容和范例。讀、寫結合是培養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大量、廣泛地閱讀,不僅擴大詞匯量,而且還豐富語言知識,有效地提高了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需要,采用課內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方式,建議學生建立“優美英文詞、組、段欣賞本”,為以后的寫作儲備厚實的能源。當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如果能分辨、品嘗出英文段、句的優美時,那么我敢斷言這個學生已經真正開始喜歡上英語了,并且已進入學習外語的新的境界了。同時我們教師還應該適時引導學生通過報刊、雜志的英語閱讀學習,積累詞匯、儲存句型、慣用法,來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學習譴詞造句、布局謀篇等寫作技巧,進而鼓勵他們仿寫報刊雜志上的文章,促進書面表達的能力提升。
5 循序漸進地訓練寫作,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同時期的的訓練重點也是不同的。初一主要側重訓練說明文和一般的描寫文,初二主要側重寫記敘文,到了初三偏向訓練寫簡單的議論文。只有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分析分類的寫作訓練,才能提高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抓:
1、從單詞、簡單句抓起(初一階段)
段落篇章的基礎是句子,寫好單句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單句的練習可以從用詞造句、翻譯句子、選詞填空、連詞成句、句子改錯、擴展、縮寫句子等形式多樣,語言結構廣泛的各類練習入手,以加強在句子應用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一定寫作的基本句型以及一些常用的單詞、詞組、固定搭配和特殊用法,能寫出地道、準確的英語文章。
2、重視改錯題的訓練和句型的強記(初二階段)
句型是文章之骨架和基本單位,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掌握常用句型。在做改錯題時,能知道句子的錯誤所在,便是掌握好句型的最好體現,想一想一個人如果能幫別人修正錯誤了,那你說他離“老師”距離還遠嗎?而我們目前的教材內容豐富多彩,比如在我們仁愛版教材中,語言純正、原汁原味,一些常用、地道、固定的句型比比皆是,可是很多學生對此熟視無睹,一寫作起來,就“無話可說”或不知“活用”。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指導學生用心強記憶這些見過、學過的句子,增強語感,并根據學過的話題及涉及到的話題,設置情景,布置適當的寫作練習,如:寫邀請涵、寫信、寫請假條、談論天氣、購物等,讓學生有意識地用學過的一些常用句子和固定短語、句型進行針對性練習訓練,并督促學生在寫作記敘文時,應特別注意when,where,who,what,why的交代,力爭學生在寫作時做到句結構的多樣化,語言富于表現力,并通過改錯題這個載體,杜絕chinglish(中式英語)現象的出現。
3、加強中英互相譯(初三階段)
譯是寫的基礎,中譯英練習是運用詞匯和語法知識發展的綜合性練習,在中譯英的過程中可以熟悉英語句子的基本規律,通過比較、翻譯,了解中英語言的排序、運用手法等不同,學到很多文學知識和寫作技巧。譯得多了,腦中就有物,心中就有詞,寫起英文作文起來就得心應手了。所以多做翻譯練習,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具有實踐的意義。
6 及時和科學的評改學生英語作文
教師批改是寫作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進行作文修改和講評活動是鞏固語言基礎、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學實踐中要認真把握學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時有效地對學生習作進行批改,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
1、教師及時、認真的批閱法
教師本身的水平,特別是評價學生作文的水平要提高。教師的評價方法要講究,評價態度要適當。為使學生能在短時間里能見到自己作文準確的評析,加深寫作的記憶,教師應該在三個工作日內,認真地批閱完畢。同時要求教師是批閱學生作文時候,不僅要打上分數,還要直接校正學生文中所犯的錯誤、用符號標出錯誤類型并劃線、并給出具體評語。同時把文章中好的句子和詞組標志出來,并寫明好在哪里,相信學生看到評語會有一種成就感,這將大大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此外,教師應該建立一本“學生作文集”,在批閱的過程中,跟蹤記錄以下內容:(1)將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進行記錄,如:以Because play table tennis is very interested and it can make I relax.以便講評課上教師將其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共同分析討論錯誤原因和改正。(2)每次都記下3到4個優秀范文學生的名字,讓他們在作文點評課時誦讀其文章,這不僅讓優秀生得到了最好的褒獎,也讓其他學生在欣賞佳作的同時,也學會寫作的思路和技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激勵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積極嘗試創新。
2、生生互改
有學生的參與和實踐,能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從每個學習小組里,選擇幾個寫作基礎較好的學生參與批閱作文,幫助學困生。對于習作中的優缺點,學生的體會深刻,因而能很快地克服其作文中的缺點,吸收別人的優點,從而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之,寫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堅持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從課本到課外、從慢到快的循序漸進的原則,激發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作為英語教師,必須長期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訓練,才能真正促使學生培養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