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寶
摘 要:聽力是一項綜合技能,須建立在一定的詞匯和語法基礎上。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但不少學困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往往忽視聽力的訓練技巧,以致于聽力水平很難提高,本文從四個方面探討了有效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學困生;英語聽力;提高策略
聽,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要素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新英語課程標準》也對聽力測試提出了明確要求,如何培養與提高學困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是廣大教師目前正著力研究的問題,本文就有效提高學困生聽力水平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論述,以期與同行們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1 學好音標,扎實基礎
學好音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音標基礎的好壞決定了語音、語調的好壞,語音基礎打好了,對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起始階段訓練學生聽音素和單詞時:1)要注意聽辨發音相似的易混淆的音素、字母、單詞等。例如:[i:][i];[Λ][ a:];[e][?];[s][z];[n][l]等音素.bit/beat,cut/cart, bed /bad,light/night,cause /course等詞以及數詞18/80,8: 30/8:13,1990/1919的讀音區別。2)掌握音素和單詞在語流中的變化。常見的變化有四種:①音的省略;②音的連讀;③音的不完全爆破;④音的同化。因此,要認真教好音標,使學生從小打好語音基礎。
2 寓教于樂,激發興趣
聽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主動積極的過程。因而以何種方式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聽,讓學生有聽的強烈愿望,值得我們教師深入地去探討、研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興趣可以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并促使其努力學習;其次,有興趣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具有濃厚情趣的活動,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興趣可以促使學生集中精力去獲取知識,并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再次,學生早期的興趣對智力的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因此,培養學生聽的興趣對于聽力教學有著重要意義。 高一年級是培養學生聽的興趣的關鍵時期。眾所周知,音樂能吸引人,因此,教師可教學生—些英文歌曲;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聽一些英語小故事;也可以看一些教學錄像帶,比如《跟我學》、《走遍美國》、《新概念英語》等。這些教學帶圖像生動、語音標準。通過訓練,學生一定會在樂趣與活動中提高英語的聽說能力。
3 訓練技巧,培養習慣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的訓練。所謂聽力理解技巧是指對所聽內容的檢索、預測、取舍等技巧。
1.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狀態,集中精力傾聽錄音。選擇答案要有信心,檢查時不要輕易改變第一選擇。
2.利用每大題開始前的指令時間,搶讀或邊聽邊看選項,確定聽音的重點,使聽音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和選擇性。
3.作聽力筆記,強化記憶。把聽力材料中的關鍵詞,特別是人名、地名、年月日、年齡、價格、數字等簡要記錄下來。
4.熟悉聽力內容,掌握答題技巧。高考聽力常見題型是選擇題,聽力的內容主要是對話、短文或者獨白。答題技巧包括聽前預測、抓關鍵、記重點、充分應用多余信息和跨越難點等。
4 講究方法,強化訓練
掌握聽力技巧有助于提高聽力水平,但英語聽力技巧訓練不能孤立進行,要與學英語其它技巧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維定勢。因此在內容呈現上,應遵循聽、說、讀、寫教學順序,作到先聽后說、先說后讀、先讀后寫。
1.聽說訓練
“聽”是對輸入信息的“加工”,“說”是表達,是“輸出”,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在聽懂的基礎上說,在說的同時增強聽的能力,使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學生聽音時要根據不同句式和不同疑問詞來確定不同的聽的重點,對話話題:雙方說話人的身份,說話的話題,說話的地點;聽短文時要帶著故事中的人物(who)、主題(what)、地點(where)、時間(when)以及how and why等問題,注意捕捉文中相關信息,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意理解能力。聽音復述主要是聽后口頭復述,內容一般是一些課文段落,可以聽后復述,若是整篇課文,則可以聽后概述。這時教師寫出關鍵詞,或用圖片、投影以降低難度,旨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聽力課上,不僅要引導學生說,教師也要說。教師要根據學生每次聽力訓練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總結歸納、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講解語音知識和語法知識,幫助學生克服語音、詞匯、語法障礙等,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獲得知識過程中逐步提高聽力。
2.聽寫訓練
聽寫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在聽力課前,有意識地安排聽寫一些音相近的單詞,一些含有同化、強弱讀、連讀、失去爆破或包含否定的句子;聽寫有數字、人名、地名、價格、時間、日期、年齡、尺碼的對話和短文。聽寫時要注意提高學生聽寫的速度,因為聽、記速度反映著思維的敏捷度。聽第一遍時,可只記下每個詞的首字母,待聽第二、第三遍時再補全單詞,熟練、準確地完成全部內容。通過一個階段的聽寫訓練,不但學生的聽力精確度和聽寫的速度會有所提高,而且有助于鞏固學生的語法知識。
3.聽讀訓練
聽讀訓練,即聽完一兩遍錄音后,進行模仿跟讀。學生在跟讀時,仔細揣摩句子的重讀、弱讀、失爆規則從而掌握一些朗讀技巧。教師在課堂上應有意識傳授諸如語音重音、節奏、音變、連讀以及語調等知識。一旦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模仿起來就有聲有色,有腔有調,再去聽英美人講英語,就不是外語而是“鄉音”。同時朗讀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覺和提高對語言的感悟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視聽訓練
通過觀看英語動畫片、英語教學節目及英語電影,培養學生在特定環境中領悟使用語言的能力,拓寬視野,獲得樂趣和成就感。①要求學生能簡單復述所看內容,能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就教師提出的問題做出判斷。②在進行視聽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和家長取得聯系,密切配合。③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視聽習慣,觀看動畫片和電影時要注意傾聽語言,根據畫面和聽到的語言去猜測內容而不要去搶看字目。抓住大意而不要句句計較,以免影響學生的成就感。④家長與孩子在家共同觀看電視節目。家長記錄孩子觀看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使娛樂與學習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欣賞中聽英語。除以上介紹的四種方法外,我們還可以視各校教學設備和條件,采取聽做結合、聽聽猜猜、聽聽畫畫等訓練方法,力求大幅度提高聽力教學效果。
總之,聽力的訓練方法很多,學生對聽力技巧的掌握和良好聽力技巧的形成,要求教師上課應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力求語音教學電教化、組織教學口語化、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環境情境化。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整個課堂自始至終讓學生耳濡目染英語,同時,適量地讓學生聽一些聽力材料,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影等,以培養學生的良好聽音習慣,從而達到提高聽力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0,(5).2004,(1)
[2]《新英語課程標準》.
[3]黃源深.《英語教學聽力策略》. 1998,(3)
[4]劉毅.《我談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小學教學與研究》.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