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勁靜
湯臣倍健不僅是凈利潤首度出現下滑,且營業收入也首次以個位數增長。2016年上半年,公司交了自上市以來最差的一份財報,主因是廣告費大增、管理效率不高
近日,由湯臣倍健公司(300146)獨家冠名的《極速前進》,因請來劉翔、霍啟剛和郭晶晶夫婦等名人參與,讓收視率急速飆升。然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湯臣倍健卻上交了自上市以來最差的一份財報,其頹勢難掩。
據半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湯臣倍健營業收入為12.33億元,同比增長4.78%;凈利潤為3.59億元,同比下降13.94%,為上市以來首次下滑。對于凈利潤下滑的原因,湯臣倍健稱,“受宏觀環境影響藥店渠道增長乏力,銷售表現不達預期。”
但是,《投資者報》記者在查閱湯臣倍健半年報后,卻能發現藥店渠道的任何相關信息,那么藥店渠道到底貢獻了多少收入?傳統藥店渠道的優勢是否還能保持?在凈利潤和廣告投入都不如預期的情況下,湯臣倍健欲再投入新品牌,這將會給其帶來怎樣的影響?
《投資者報》記者就以上問題向湯臣倍健詳細詢問,得到公司董秘處相關人士的答復。
凈利潤出現拐點
作為保健品行業的龍頭,自2010年12月正式登陸創業板以來,營業收入從2010年的3.46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22.66億元;凈利潤從2010年的9211萬元增長至2015年的6.35億元。在創業板公司中創下了高速增長的一個神話。
然而,到2016年上半年,湯臣倍健不僅是凈利潤首度出現下滑,且營業收入也首次以個位數增長。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湯臣倍健2016年上半年收入遭遇滑鐵盧?
湯臣倍健董秘處相關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2016年上半年,湯臣倍健加大了品牌推廣的投入力度,期間費用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基于未來長遠健康的發展,上半年,公司對部分子品牌業務進行了相關調整。今年下半年,公司還將全面啟動以“全球營養,優中選優”的新品牌升級戰略,加大新業務及大健康的投入和布局,這些舉措短期內會對公司業績構成一定壓力。“ 此外,凈利潤下滑主要是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藥店渠道增長乏力所導致。”
順著此邏輯,該公司的藥店渠道在上半年到底貢獻了多少收入?湯臣倍健相關人士并未給出準確答復,只是稱:“2016年上半年度整個保健品品類在藥店的成長都不夠理想。”
據了解,湯臣倍健的銷售主要依賴于藥店渠道。在上市之初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銷售終端數合計9003個,其中藥店銷售終端數8553個,占比高達95%。上市后,受益于保健品藥店渠道的高景氣度,以及終端網點數量的快速擴張,湯臣倍健連續5年保持高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湯臣倍健從2013年的年報開始,就不再披露終端銷售數量。
記者從湯臣倍健此前發布的《投資者活動關系記錄表》中看到,電商渠道增長比較快,占比逐季在上升,2016年一季度接近10%,截至上半年,電商渠道所占收入份額已穩定在兩位數以上。可是,具體線上渠道的收入情況如何?湯臣倍健對此并未做任何披露。
據2016年半年報,湯臣倍健將主營業務劃分為四塊:片劑業務、粉劑業務、膠囊業務、其他業務,這四塊業務2016年上半年貢獻的收入分別為4.86億元、2.41億元、3.38億元、1.61億元。
其中,前三塊業務毛利率均出現明顯下滑,片劑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4.11個百分點至73.02%,粉劑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6.36個百分點至55.04%,膠囊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3.39個百分點至62.83%。對于上述三塊業務毛利率為何下降,半年報沒有給出解釋。
此外,湯臣倍健上半年的股價表現也令投資者失望。統計顯示,自4月以來,截至8月19日,期間內湯臣倍健下滑17.91%,而同期大盤則上漲3.47%,同樣在保健品行業有所布局的白云山、同仁堂則分別上漲13.69%和6.09%。
犧牲凈利潤砸營銷
盡管營業收入增速放緩、凈利潤下滑,但這些都未阻擋湯臣倍健的花錢速度。
根據湯臣倍健的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其銷售費用為3.09億元,同比增長32.73%(去年同期為2.33億元)。其中,廣告費用由去年同期的8627萬元增長至1.28億元,同比增長49.17%。
據了解,自從新廣告法規定,明星不能代言保健品,湯臣倍健自此進入后姚明時代,轉而通過冠名或特約贊助電視節目等其他方式打造品牌形象。湯臣倍健上半年不僅獨家冠名東方衛視《四大名助》、深圳衛視《極速前進》第三季,還特別贊助了浙江衛視的《來吧,冠軍》。
湯臣倍健董秘處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湯臣倍健近幾年品牌推廣費投入都在10%左右。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大了品牌推廣的投入力度,期間費用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盡管如此,該人士還表示,“基于長遠考量,今年下半年,公司針對主品牌‘湯臣倍健還將全面啟動以‘全球營養,優中選優的新品牌升級戰略,這次品牌升級對下半年及明年費用會有一定壓力,但是有益于公司的長遠發展。”
中信證券食品飲料研究員戴佳嫻指出,湯臣倍健上半年業績不達預期,源于子品牌“健力多”考核方式的變化。據了解,“健力多”是湯臣倍健2012年創建的單一品牌營銷模式,為此還特意籌備了佰嘉公司。然而在半年報中的數據顯示,廣東佰嘉凈利潤虧損1969.26萬元。由此看來,湯臣倍健單品運營模式的確遭遇到困局。
董秘胡超在此前湯臣倍健的2016年半年報電話會議中稱,單品模式通過近三年的運營發現,規模上升得比較快。但運營模式,導致組織架構過于臃腫、人員過于膨脹,整體管理效率不高,面對的零售客戶太廣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經營費用失控。去年最終導致虧損5000多萬。盡管嘗試多方面的調整,諸多因素導致收入不增反降。“單品模式如果沒有高毛利就比較難維持。目前還需要進一步調整。預計今年10月左右會有結論性的意見。”